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兴义市“四民行动”筑牢党群干群根基

2014年04月15日 15:53:18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秦菊

 亮点黔西南 驻村不到两个月,兴义市鲁布格镇发玉村的驻村干部于朝隆就给该村罗家湾组的群众带来了福音——几经奔走协调,为通组公路的修建争取到5.5万元资金和60吨水泥。连日来,于朝隆晚上“借宿”农家,白天顶着烈日与村民一起修路。这是广大驻村干部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也是兴义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四民行动”的生动体现。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兴义市结合同步小康驻村、“四在农家”建设、精准扶贫等工作,深入开展“畅民意、聚民力、惠民生、暖民心”的“四民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深入最基层,根植群众,访民情、听民声、体民意、分民忧、解民困,以“四民行动”搭起了一座党政群“连心桥”,筑牢了党群干群的情感根基

 

铺建“绿色通道” 畅通民意 

 

为确保基层民意顺畅到达党委政府的决策中枢,兴义市着力铺建了四条民意“绿色通道”。

 

一是搭建“书记市长——群众直通交流台”,每日将干部群众反映问题直接送到书记和市长手中,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二是定期或不定期采取 “请进来”座谈听、“走出去”俯下身听的方式,广泛听取群众代表、企业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党外人士等社会各界的“真声音”;

 

三是开通市、乡镇(街道)27辆“民意直通车”,开往全市188个村(社区)搞宣传、送实惠、载民意;

 

四是建立健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群众工作中心(站、室),完善群众工作机制,让问题级级勤解决,民意层层能收集。

 

聚焦提前小康 广聚民力 

 

围绕2015年在全州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兴义市积极探索创新制度机制,凝聚发展共识,广泛汇聚干部群众智慧和力量。

 

一是持续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扶持方式,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二是完善就业创业培训和人才引进机制,深入开展乡镇干部培训和乡村能人培训活动,畅通渠道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贵州精神”展示长廊建设,抓好金银花、茶叶、板栗、苗圃花卉等产业基地建设,拓宽群众致富的渠道。

 

四是深化 “百日助推”和“百团招商”工作,坚定“兴义市的发展一天也不能耽搁”的理念,为全市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前小康凝聚强大“正能量”。

 

大力为民办实事 普惠民生

 

兴义市以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市提前全面小康的建成为依托,把民生作为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惠民工程建设,创新惠民服务举措,把改革发展的成果与全市人民共享。

 

一是持续深入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加大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

 

二是统筹抓好同步小康驻村、联乡驻村、“四在农家”等工作,形成联动合力,构建“小康水、不康路、小康电、小康房、小康寨、小康讯”的样样齐全的美丽乡村; 

 

三是推行民情日记制度,建立“机关单位+村(社区)”连心共建卡和“机关干部+帮扶群众”连心帮扶卡,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帐”,深入开展村、社区联系大走访调查;

 

四是探索创新机关党员“双报到”服务机制,为机关党员搭建一个锤炼党性、奉献社会、树立形象的舞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平安兴义”建设、矛盾纠纷调处、公益救助活动、政策咨询宣传等工作。 

 

真情帮贫济困 温暧民心 为改善和提高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兴义市上下联动开展一系列“暖心”帮扶活动。

 

一是整合民政低保扶困、残联助残救助、慈善协会帮扶、与红十字会捐助等资源,编织助困网络全市覆盖,形成“贫有所济、难有所帮、病有所救、幼有所扶、老有所养”的帮扶机制;

 

二是常态化开展党员领导干部“送温暖、暖民心”走访慰问活动,深入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党员和群众等群体中,为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馨问候和关怀;

 

三是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高度出发,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做到“五个精准”和“六个到村到户”,切实把扶贫工作帮在点子上,帮在心坎上,帮在根子上。

 

四是创新开展“讲帮促”活动,结合实际讲,结合困难帮,结合发展促,着力把党和政府的暖民心声统一到行动上来,坚定全市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努力实现全市人民生活“好花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兴义市“四民行动”筑牢党群干群根基

亮点黔西南 | 2014年04月15日 15:53:18 | 秦菊

 亮点黔西南 驻村不到两个月,兴义市鲁布格镇发玉村的驻村干部于朝隆就给该村罗家湾组的群众带来了福音——几经奔走协调,为通组公路的修建争取到5.5万元资金和60吨水泥。连日来,于朝隆晚上“借宿”农家,白天顶着烈日与村民一起修路。这是广大驻村干部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也是兴义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四民行动”的生动体现。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兴义市结合同步小康驻村、“四在农家”建设、精准扶贫等工作,深入开展“畅民意、聚民力、惠民生、暖民心”的“四民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深入最基层,根植群众,访民情、听民声、体民意、分民忧、解民困,以“四民行动”搭起了一座党政群“连心桥”,筑牢了党群干群的情感根基

 

铺建“绿色通道” 畅通民意 

 

为确保基层民意顺畅到达党委政府的决策中枢,兴义市着力铺建了四条民意“绿色通道”。

 

一是搭建“书记市长——群众直通交流台”,每日将干部群众反映问题直接送到书记和市长手中,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二是定期或不定期采取 “请进来”座谈听、“走出去”俯下身听的方式,广泛听取群众代表、企业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党外人士等社会各界的“真声音”;

 

三是开通市、乡镇(街道)27辆“民意直通车”,开往全市188个村(社区)搞宣传、送实惠、载民意;

 

四是建立健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群众工作中心(站、室),完善群众工作机制,让问题级级勤解决,民意层层能收集。

 

聚焦提前小康 广聚民力 

 

围绕2015年在全州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兴义市积极探索创新制度机制,凝聚发展共识,广泛汇聚干部群众智慧和力量。

 

一是持续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扶持方式,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二是完善就业创业培训和人才引进机制,深入开展乡镇干部培训和乡村能人培训活动,畅通渠道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贵州精神”展示长廊建设,抓好金银花、茶叶、板栗、苗圃花卉等产业基地建设,拓宽群众致富的渠道。

 

四是深化 “百日助推”和“百团招商”工作,坚定“兴义市的发展一天也不能耽搁”的理念,为全市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前小康凝聚强大“正能量”。

 

大力为民办实事 普惠民生

 

兴义市以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市提前全面小康的建成为依托,把民生作为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惠民工程建设,创新惠民服务举措,把改革发展的成果与全市人民共享。

 

一是持续深入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加大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

 

二是统筹抓好同步小康驻村、联乡驻村、“四在农家”等工作,形成联动合力,构建“小康水、不康路、小康电、小康房、小康寨、小康讯”的样样齐全的美丽乡村; 

 

三是推行民情日记制度,建立“机关单位+村(社区)”连心共建卡和“机关干部+帮扶群众”连心帮扶卡,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帐”,深入开展村、社区联系大走访调查;

 

四是探索创新机关党员“双报到”服务机制,为机关党员搭建一个锤炼党性、奉献社会、树立形象的舞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平安兴义”建设、矛盾纠纷调处、公益救助活动、政策咨询宣传等工作。 

 

真情帮贫济困 温暧民心 为改善和提高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兴义市上下联动开展一系列“暖心”帮扶活动。

 

一是整合民政低保扶困、残联助残救助、慈善协会帮扶、与红十字会捐助等资源,编织助困网络全市覆盖,形成“贫有所济、难有所帮、病有所救、幼有所扶、老有所养”的帮扶机制;

 

二是常态化开展党员领导干部“送温暖、暖民心”走访慰问活动,深入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党员和群众等群体中,为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馨问候和关怀;

 

三是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高度出发,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做到“五个精准”和“六个到村到户”,切实把扶贫工作帮在点子上,帮在心坎上,帮在根子上。

 

四是创新开展“讲帮促”活动,结合实际讲,结合困难帮,结合发展促,着力把党和政府的暖民心声统一到行动上来,坚定全市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努力实现全市人民生活“好花红”。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