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身残志不残 退伍不褪色——乡村能人王显华的创业故事

2014年04月22日 14:39:52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邹付华 刘飞

身残志不残 退伍不褪色

——乡村能人王显华的创业故事

邹付华 刘飞

 

    在兴义市乌沙镇窑上村有这样一位特殊党员,他的传奇故事被大伙儿口口相传,他敢想敢干、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胆识得到大家竞相称赞,他就是身残志坚的党员王显华。

    王显华,男, 1971年生,1989年12月应征入伍,在云南省文山州服役,1990年10月18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八里河东山84号阵地排雷过程中,不幸被地雷炸伤左眼,被致二等一级伤残,1991年退伍回乡。

    人生就是“战场”

   “人生和战场是一样的,每战胜一次困难就像打胜一场战役。”也许是2年不同寻常的军旅生涯锻造了王显华天生的倔劲,回到家后,他在心里告诫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了,但绝不能把自己当“废人”,绝不能给国家添麻烦、不给当地政府增负担,不等政策、不靠扶持、不要救助,面对国家的安抚政策,王显华一一拒绝了。他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退役的战士,他决定从头做起,干一番事业。

    说干就干。王显华先是拜师学艺,学习了理发技术,从学徒坐起,一步步技术娴熟后开了一家自己的理发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积累了“第一桶金”。之后,他又将视线转移到小旅馆,将理发店“变成”了一家小旅馆。看到家居市场逐渐火爆,需要有大批的木材作为原材料来支撑,王显华又转行做起了木材生意。头脑灵活加上踏实肯干,艰苦奋斗加上坚持不懈,没几年,王显华就成了村里的致富能人。

    送子去从军

    王显华天生对军队怀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自己虽然在执行任务中导致终生残疾,但他却从不后悔他曾经是一名军人,反而为此感到骄傲。

    2008年12月,自己的儿子王鑫刚达到入伍当兵的年龄,他就把儿子送进了部队。临行时,他告诫儿子:“一定要好好表现,对得起身上的军服。”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王鑫在部队的表现非常优异: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9年被评为学习雷锋先进个人,2010年获得营嘉奖和队嘉奖。在部队,有一件事一直吸引王鑫的注意力,那就是他所在的连队养殖了很多的肉牛,且效益非常不错,王鑫一直在思考,云南和贵州同处云贵高原,气候条件相差不多,肉牛养殖在贵州应该也能发展。带着这样的思考,退伍回乡后,王鑫把发展肉牛养殖的想法大胆地向父亲提了出来,这个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王显华的大力支持。

    退伍不褪色

    吃水不忘挖井人。王显华说:“作为党员,一名退伍军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家乡的群众像自己一样富裕起来。”上阵父子兵,两位同样倔强的退伍军人一拍即合,决定再次转型——搞肉牛养殖。

    去年7月,王显华拿出了自己47万元的积蓄,在州、市农业畜牧部门和乌沙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兴义市万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窑上村新发组建成肉牛养殖基地。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485万元,建成圈舍1950平方米,职工用房500平方米,购买肉牛100余头,种草120余亩。按照王显华的计划,他将在今年年内实现牛存栏500头;在3年内,实现年出栏1100头,年均纯收入可达180余万元。

    谈起下步的规划,王显华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说,最大的愿望是借助党委政府的政策、技术、资金方面的扶持,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让农户到合作社领养能繁母牛发展养殖业,带动周边村组100户以上的农户实现致富。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伍军人,自己富了不算,关键的是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富!”王显华坚定地说。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身残志不残 退伍不褪色——乡村能人王显华的创业故事

亮点黔西南 | 2014年04月22日 14:39:52 | 邹付华 刘飞

身残志不残 退伍不褪色

——乡村能人王显华的创业故事

邹付华 刘飞

 

    在兴义市乌沙镇窑上村有这样一位特殊党员,他的传奇故事被大伙儿口口相传,他敢想敢干、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胆识得到大家竞相称赞,他就是身残志坚的党员王显华。

    王显华,男, 1971年生,1989年12月应征入伍,在云南省文山州服役,1990年10月18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八里河东山84号阵地排雷过程中,不幸被地雷炸伤左眼,被致二等一级伤残,1991年退伍回乡。

    人生就是“战场”

   “人生和战场是一样的,每战胜一次困难就像打胜一场战役。”也许是2年不同寻常的军旅生涯锻造了王显华天生的倔劲,回到家后,他在心里告诫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了,但绝不能把自己当“废人”,绝不能给国家添麻烦、不给当地政府增负担,不等政策、不靠扶持、不要救助,面对国家的安抚政策,王显华一一拒绝了。他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退役的战士,他决定从头做起,干一番事业。

    说干就干。王显华先是拜师学艺,学习了理发技术,从学徒坐起,一步步技术娴熟后开了一家自己的理发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积累了“第一桶金”。之后,他又将视线转移到小旅馆,将理发店“变成”了一家小旅馆。看到家居市场逐渐火爆,需要有大批的木材作为原材料来支撑,王显华又转行做起了木材生意。头脑灵活加上踏实肯干,艰苦奋斗加上坚持不懈,没几年,王显华就成了村里的致富能人。

    送子去从军

    王显华天生对军队怀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自己虽然在执行任务中导致终生残疾,但他却从不后悔他曾经是一名军人,反而为此感到骄傲。

    2008年12月,自己的儿子王鑫刚达到入伍当兵的年龄,他就把儿子送进了部队。临行时,他告诫儿子:“一定要好好表现,对得起身上的军服。”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王鑫在部队的表现非常优异: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9年被评为学习雷锋先进个人,2010年获得营嘉奖和队嘉奖。在部队,有一件事一直吸引王鑫的注意力,那就是他所在的连队养殖了很多的肉牛,且效益非常不错,王鑫一直在思考,云南和贵州同处云贵高原,气候条件相差不多,肉牛养殖在贵州应该也能发展。带着这样的思考,退伍回乡后,王鑫把发展肉牛养殖的想法大胆地向父亲提了出来,这个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王显华的大力支持。

    退伍不褪色

    吃水不忘挖井人。王显华说:“作为党员,一名退伍军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家乡的群众像自己一样富裕起来。”上阵父子兵,两位同样倔强的退伍军人一拍即合,决定再次转型——搞肉牛养殖。

    去年7月,王显华拿出了自己47万元的积蓄,在州、市农业畜牧部门和乌沙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兴义市万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窑上村新发组建成肉牛养殖基地。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485万元,建成圈舍1950平方米,职工用房500平方米,购买肉牛100余头,种草120余亩。按照王显华的计划,他将在今年年内实现牛存栏500头;在3年内,实现年出栏1100头,年均纯收入可达180余万元。

    谈起下步的规划,王显华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说,最大的愿望是借助党委政府的政策、技术、资金方面的扶持,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让农户到合作社领养能繁母牛发展养殖业,带动周边村组100户以上的农户实现致富。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伍军人,自己富了不算,关键的是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富!”王显华坚定地说。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