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夜间巡逻场景。
亮点黔西南讯 自1月17日“平安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红袖套”工程巡逻工作为抓手,有效整合基层维护社会治安的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加大维稳防控力度,建立健全“专群结合、警民联防、群防群治”的治安防控网络,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稳步、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一是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积极倡导“我为人人守一夜,人人为我守一月”的综治理念。
二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成立以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人大工委主任为督查领导,政法委书记严龙为组长,其余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成员由综治办、司法所、法庭、群工站抽调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各村(社区)成立以村(社区)支书(总支书记)为督查领导,村(社区)主任为组长,成员由常务干部和各组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形成书记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抓落实的强化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逐级抓好队伍建设,实现责任落实到人。
三是制定长效值班制度。值班人员统一在党政办公室值班,必须到岗到位,严格遵守值班考勤制度,每个班必须有4人在党政办公室值夜班。四是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建一批280人的专职巡防队,加强专职巡防队伍建设。强力推进以干部职工、退休人员、门店业主、流动摊贩、部门保安、环卫工人等社会力量为主的360人“红袖套”义务巡防队工程。以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时段为重点,对复杂路段、公共场所、交通要道、薄弱环节、隐患部位、背街小巷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并督促检查各村(社区)巡逻情况。
四是实行网格化巡逻管理模式。在辖区主要路口设置4个固定治安执勤点,采取三警模式“警车、警察、警灯”在客运南站长期驻扎,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个点由4个人轮流值守,定人、定车、定岗、定责,夜间开启警灯,2小时固定巡逻一次。在巡逻中,履行有困难必帮、有危险必救、有需求必应的为民服务承诺,坚决防止各类现行违法犯罪、恐怖暴力案件和个人极端行为的发生,全力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将维稳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切实解决辖区社会稳定工作,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设平安、和谐、生态、富裕的下五屯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截止目前,辖区复杂路段、公共场所、交通要道共有天网工程监控探头304个,开通304个,收戒吸毒人员17人,社区矫正在矫人员19人,依法解除矫正10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48件47人,打击、抓获打架、斗殴、盗窃、犯罪163起49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发案与去年同期相比立285(去年同期397),下降112。(侯有春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