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黔西南讯 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成立以来,兴义市紧紧围绕“三个转变”和“十项职责”,扎实开展民生项目监督工作,发挥特派组的职能作用,畅通农村信访渠道,强化民生项目的有效监督,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抓保障。整合9个纪工委和26个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力量,统一在全市以乡镇(街道)为单元设立26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为市纪委监察局管理的正科级常设机构,负责本乡镇民生项目监督工作。每个特派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特派员保证3-4名,1名为乡(镇、街道)纪委专职副书记或监察室主任、1名为乡(镇、街道)财政分局局长、1名为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确保每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成员5-6名。每个特派组有办公室1间,配备饮水机、桌椅、沙发、录音笔、传真机、复印机和照相机等办公办案工具和设备。
抓宣传。为强化对民生项目监督意识,扩大特派组的影响力和知晓率,积极组织各特派组成员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设立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相关文件精神以及省、州、市领导关于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的重要批示精神、民生项目监督以及涉农项目和资金的备案等知识,让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 “纪委书记谈民生项目监督”访谈节目一期,开展“赶集天”宣传50余场次,召开群众宣传会300余场次,开展培训30余场次,制作公示牌1900余块、宣传牌1500余块、宣传栏120余个,编排民生项目文艺节目到村组演出10余场次,利用广播宣传民生项目监督政策10余次,悬挂和张贴宣传标语7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20000余份。
抓管理。市委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调度会、座谈会、推进会和分析会,专门对特派组工作进行研究,及时了解工作开展情况,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全市26个特派组中选择3个示范试点,打造精品,以点带面,达到示范带动的效果。各村明确民生监督联络员,使特派组工作向村级延伸和辐射,有力地加大了监督力量。以特派组为单元划片管理,实行每月通报制度,切实开展特派组之间的争比进位活动。
抓梳理。围绕特派组工作“十项职责”,分门别类建立民生项目工作登记台帐。特派组定期组织涉及民生项目的财政分局、社会事务办、学校、医院、计生站、移民工作站、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和国土所等部门学习民生项目文件资料及政策法规,要求涉农部门负责梳理好每月的备案资料,规范操作程序,并于每月底将备案资料交特派组办公室备案。对民生项目备案不规范、不及时或不备案等情况进行督促,并限期进行整改。
抓巡查。各特派组主动跟进,履职尽责,切实开展民生项目的监督,认真抓好民生项目资金备案,加强民生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发放的监督检查,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从当前涉及民生项目的敏感问题和热点难点的对城乡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危房改造、生均经费和营养午餐等民生项目和民生资金问题中,各特派组明确巡查主题进行专项巡查,不断拓展信访渠道,真正实现了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对工作不力或有违规行为的,下发督办建议书并限期整改,严格责任追究。目前,特派组开展巡查50余次,发现问题200件,直接受理群众反映172件,现正在核查61件,已办结136件。立案7件,结案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件2人,移送司法机关4件5人。(龚元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