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石山深处的“凤姐”

2015年02月13日 08:35:00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姚雯丹

  石山深处的“凤姐”

姚雯丹

 

在兴义南部,连绵起伏数十里的石山群,不仅给泥凼带来了秀丽奇特的风光,也给这里的群众带来了艰苦的生存条件和数代生活的艰辛。张凤是泥凼镇的一名普通干部,2010年从保险公司柜员考到泥凼工作时的她已经35岁。近五年来,她没有非凡的业绩,却用为民解忧的情怀和帮贫济困的善举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点赞”,让“凤姐”成了泥凼山区群众心目中好干部的“标尺”。

在泥凼敬老院老人们的眼里,张凤就是他们的“好女儿”。张凤刚到泥凼工作时,敬老院条件简陋,每次看到老人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地坐在地上晒太阳,生性善良的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工作之余,她经常会到敬老院与老人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经历身世,有无子女,子女是否尽孝,有什么困难和夙愿,等等。为了让这些老人过得更好一些,从2011年起,张凤每月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拿出几百块钱来帮助这群特殊的老人,但凡看到哪个老人缺点什么,她就去帮他们买,糕点、棉被、衣服、牙膏、牙刷、漱口缸等。为了让老人们心理和精神上得到慰藉,她还常常到敬老院嘘寒问暖,与老人们谈心聊天、帮助他们收拾“家务”。如今,新的敬老院落成,老人们衣食住行条件得到改善,张凤还是一如既往地关爱着这群老人,老人们也常念叨着一直给予他们爱和温暖的张凤。每次看到她,老人们都会喜笑颜开,围着着她“话长话短”,似乎有说不完的心里话,还有老人俏皮的喊她一声“凤姐”。

“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果不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这些老人是不会选择来敬老院住的。老人们来这里,就要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让他们高兴,这是我们作为一名贫困山区的干部应该做的。”每次谈起这些老人,张凤心里感到很欣慰。
2012年初,离乡近30年的罗登高拖着妻儿5口人回到泥凼,一家人贫穷潦倒、居无定所,温饱都成大问题,更是当年计生节育的重点对象。由于生活的贫困和对计生政策的不了解,每次村干部和计生员去找他做工作,其夫妇俩都表现出极大地排斥情绪,这成了计生部门很棘手的一个难题。当时身为计生部门负责人的张凤,冒着寒冬的风霜和凝冻,带着自费买的粮食、衣物、棉被等生活用品,独自驱车来到罗登高家。张凤先不跟谈计生和手术的事,只是与他们拉家常,了解他家近些年生活状况和现在的实际困难,然后再伺机把计生政策和节育对家庭的好处向其夫妇俩娓娓道来。几天下来,张凤的耐心和真情终于打动了其夫妇,他们主动到计生站做了节育手术。手术后,张凤又隔三差五的提着大包小包去往罗登高家,不仅给予他家物质上的帮助,还出资鼓励他送孩子读书。随着张登高家庭状况不断好转,每当提到“凤姐”,他总是满怀感激。
在关心服务群众上,张凤绝对是一个“有心人”,她的为民“小锦囊”对身边的同事有着“言传身教”的影响。每次下村寨开展工作,她兜里总是揣着糖和零钱等,见到可怜的小孩和老人就给他们,这一做法被一些年轻的干部纷纷效仿。在泥凼,张凤还是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她经常把群众的呼声和诉求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由于身体的原因,张凤调离了任务繁重的计生部门,但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总是把泥凼群众装在心里,她是年轻干部的“凤姐”,也是泥凼乡亲们的“凤姐”。她在泥凼深石山区为干部群众搭起了一座美丽的“连心桥”。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石山深处的“凤姐”

亮点黔西南 | 2015年02月13日 08:35:00 | 姚雯丹

  石山深处的“凤姐”

姚雯丹

 

在兴义南部,连绵起伏数十里的石山群,不仅给泥凼带来了秀丽奇特的风光,也给这里的群众带来了艰苦的生存条件和数代生活的艰辛。张凤是泥凼镇的一名普通干部,2010年从保险公司柜员考到泥凼工作时的她已经35岁。近五年来,她没有非凡的业绩,却用为民解忧的情怀和帮贫济困的善举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点赞”,让“凤姐”成了泥凼山区群众心目中好干部的“标尺”。

在泥凼敬老院老人们的眼里,张凤就是他们的“好女儿”。张凤刚到泥凼工作时,敬老院条件简陋,每次看到老人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地坐在地上晒太阳,生性善良的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工作之余,她经常会到敬老院与老人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经历身世,有无子女,子女是否尽孝,有什么困难和夙愿,等等。为了让这些老人过得更好一些,从2011年起,张凤每月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拿出几百块钱来帮助这群特殊的老人,但凡看到哪个老人缺点什么,她就去帮他们买,糕点、棉被、衣服、牙膏、牙刷、漱口缸等。为了让老人们心理和精神上得到慰藉,她还常常到敬老院嘘寒问暖,与老人们谈心聊天、帮助他们收拾“家务”。如今,新的敬老院落成,老人们衣食住行条件得到改善,张凤还是一如既往地关爱着这群老人,老人们也常念叨着一直给予他们爱和温暖的张凤。每次看到她,老人们都会喜笑颜开,围着着她“话长话短”,似乎有说不完的心里话,还有老人俏皮的喊她一声“凤姐”。

“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果不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这些老人是不会选择来敬老院住的。老人们来这里,就要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让他们高兴,这是我们作为一名贫困山区的干部应该做的。”每次谈起这些老人,张凤心里感到很欣慰。
2012年初,离乡近30年的罗登高拖着妻儿5口人回到泥凼,一家人贫穷潦倒、居无定所,温饱都成大问题,更是当年计生节育的重点对象。由于生活的贫困和对计生政策的不了解,每次村干部和计生员去找他做工作,其夫妇俩都表现出极大地排斥情绪,这成了计生部门很棘手的一个难题。当时身为计生部门负责人的张凤,冒着寒冬的风霜和凝冻,带着自费买的粮食、衣物、棉被等生活用品,独自驱车来到罗登高家。张凤先不跟谈计生和手术的事,只是与他们拉家常,了解他家近些年生活状况和现在的实际困难,然后再伺机把计生政策和节育对家庭的好处向其夫妇俩娓娓道来。几天下来,张凤的耐心和真情终于打动了其夫妇,他们主动到计生站做了节育手术。手术后,张凤又隔三差五的提着大包小包去往罗登高家,不仅给予他家物质上的帮助,还出资鼓励他送孩子读书。随着张登高家庭状况不断好转,每当提到“凤姐”,他总是满怀感激。
在关心服务群众上,张凤绝对是一个“有心人”,她的为民“小锦囊”对身边的同事有着“言传身教”的影响。每次下村寨开展工作,她兜里总是揣着糖和零钱等,见到可怜的小孩和老人就给他们,这一做法被一些年轻的干部纷纷效仿。在泥凼,张凤还是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她经常把群众的呼声和诉求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由于身体的原因,张凤调离了任务繁重的计生部门,但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总是把泥凼群众装在心里,她是年轻干部的“凤姐”,也是泥凼乡亲们的“凤姐”。她在泥凼深石山区为干部群众搭起了一座美丽的“连心桥”。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