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补鲁揭牌开寨 古村落脱颖而出
2月3日下午,兴义市清水河镇联丰村的雨补鲁自然村寨门前鼓声震天,长号齐鸣,期盼已久的雨补鲁“美丽乡村”建设正在这里举行揭牌开寨仪式。

金龙贺喜
曾经,雨补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世外桃源”。虽然距离兴义市区仅20公里,距离清水河镇区也才5公里,可只有一条路能够进入雨补鲁,整个村寨坐落在一个自然天坑里,四面群山环抱,坑底平坦,土壤肥沃,林木繁茂,泉水涓流淙淙,四季不息,有良田、石屋、古树、古井、溶洞、古营盘与茶马古道,平均高差约600米,寨中地形呈喇叭花状,具有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

开寨活动现场
然而,随着年轻一代外出务工,以及各种外来文化与信息的浸染侵袭,雨鲁补原有的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整个古寨独特的建筑与民俗文化均濒临消亡危险。清水河镇党委政府将这一现象逐级上报,遂得到州、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竭诚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前来雨补鲁考察指导,并聘请吕品晶为雨补鲁“美丽乡村”建设总建筑师,对整个雨补鲁的特色建筑与独特民俗文化进行抢救性的修复与传承。

雨补鲁村寨中的古榕树
揭牌开寨仪式上,长龙蜿蜒旋转,雄狮舞动欢腾,吕品晶怀着欣喜之情,向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介绍雨补鲁“美丽乡村”改造历程。他说,乡村建设的过程,是保护和发展不断深化和演进的过程,乡村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乡村生活需要不断提升和发展,只有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乡村文化的建设才有可持续的动力和源泉。雨补鲁现在只是比较好的完成了传统村落风貌的整治,还需要深入挖掘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和当代意义。乡村是未来的奢侈品,保护好雨布鲁就是保护好自然和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这也是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我们要不断提升村落的整体环境品质,建设和谐的邻里关系,不断增强我们村寨的风貌习俗特色,未来的雨布鲁一定会是一个村民安居乐业、游人如织、欣欣向荣的既具有深厚传统乡村文化积淀、又具有高雅现代生活品质的村寨!祝福雨补鲁!

雨补鲁陈姓祠堂
走进修复后的雨补鲁村寨,就仿佛打开时光隧道回到了远古,寨墙高筑,古树参天,瓦屋依然,炊烟袅袅,乡愁弥漫。石墙青瓦的小屋院落一角,村民们还在推石磨撵米磨面,糯米糍粑也依然用石碓来舂,传统的劳作在这里得到全方位的体现。
据当地人介绍,居住在雨补鲁天坑里的150余户600余人,80%以上为陈姓人家。陈姓先民依山就势,逐水而居。相传在650多年前,陈友谅与朱元璋抗衡,兵败。陈氏家眷因被明朝廷追杀而四处逃散,其中一支历经数代奔波,最终选择雨补鲁这个既隐蔽又能安养生息的天坑居住下来。年复一年,生息繁衍,便有了今天一寨陈姓的盛况。为寄托对中原家乡的思念,陈氏先祖把中原的古幡文化带到了这里,他们仿照宫廷制作了管乐器材,经常在寨前的思乡台上弹奏古幡曲、跳古幡舞蹈,与一山之隔的纳秧表亲戴氏家族每年举行走幡活动。

雨补鲁农家
如今,民居、石板路、文化广场、乡村客栈、陈氏宗祠、乡愁馆、思乡台、寨门、走幡道等均已得到恢复重建,全寨风貌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深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古韵氛围,独特的建筑风貌,重要的人文价值,毋庸质疑,雨补鲁就是一个保存最为完整的传统村落!

- 黔西南30名州直部门一把手集体“赶考” 2016-02-05 10:35:42
- 邓家富到州气象局慰问(图) 2016-02-05 10:34:26
- 黔西南春节多云到晴:天气好 尽情嗨! 2016-02-05 10:24:09
- 黔西南30名州直部门一把手集体“赶考” 2016-02-05 10:01:02
- 义龙试验区发放32万元“红包”慰问困难群众 2016-02-05 09:57:47
- 册亨刑事执行检察局:加强安全检察监督 确保监区 2016-02-05 09:51:59
- 普安县高棉乡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2016-02-05 09:47:47
- 册亨高速收费站附近一宿舍发生火灾 消防官兵紧急处 2016-02-05 09:42:19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