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兴义

万峰林坝区粮食产量屡创全省新高

2020年10月06日 09:24:07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单 微

技术创新 高产攻关

万峰林坝区粮食产量屡创全省新高

  兴义市万峰林坝区面积3348.7亩,是我州为数不多的千亩坝区之一。近年来,万峰林坝区实施水稻绿色高效高产示范种植,不断推广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通过增产增效、绿色发展,实现了传统水稻的提质增效。

  其中,坝区的兴义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由袁隆平院士倡导建立,于2013年建成,建设面积281亩,以“技术创新、高产攻关”为宗旨,为全省水稻持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基地建成以来,示范田亩产量不断刷新全省最高纪录,硕果累累。2014年,手插秧最高亩产达1079.2公斤,创全省水稻单产最高纪录。2016年,手插秧创全省年度最高亩产,每亩达1042.6公斤;年机直播最高亩产达851.4公斤,创全省水稻机直播单产最高纪录;同年,机械化插秧最高亩产925.97公斤,创全省水稻机插秧单产最高纪录。2019年,机械化插秧最高亩产达951.2公斤,再创全省机插秧高产纪录……

  “藏粮于技”,科技助农。通过品种优选和技术配套,万峰林坝区的水稻绿色高效高产示范成效稳步提升。

  9月20日,省农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该示范基地2020年水稻高产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百亩连片平均亩产达943.13公斤,最高产1081.8公斤,创全省水稻单产历史新高。

  据州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兴义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主要围绕水稻超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开展相关技术试验研究和超高产攻关,重点进行水稻创新种质资源品种筛选、超高产示范,栽培新技术、新机具、绿色高效肥料与农药的集成应用。

  在未来,该基地将不断将科研结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黔西南州温度和光照较好,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水稻产量的发挥,水稻种植对比全省有其独特优势。据今年试验情况来看,这片示范地应该能实现增产20%以上,通过技术进行示范种植,可以让老百姓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效,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8月25日,2020年贵州省水稻生产发展大会在兴义市举行,期间,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罗德强在观摩兴义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后说道。

  近年来,我州把粮食生产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着手,以坝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因地制宜选择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品种,深入开展粮食绿色增产增效项目,着力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深挖水稻生产潜力,多措并举稳定水稻种植面积,为全州稳粮增收提供强力保障。

  据统计,今年我州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4.13万亩,比上年增加5.91%,预计总产量91.45万吨,比上年增加8.28%。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70.02万亩,比上年增加1.27%,预计产量34.61万吨,比上年增加2.15%,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来源:黔西南日报作者:实习记者 单 微)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万峰林坝区粮食产量屡创全省新高

黔西南日报 | 2020年10月06日 09:24:07 | 单 微

技术创新 高产攻关

万峰林坝区粮食产量屡创全省新高

  兴义市万峰林坝区面积3348.7亩,是我州为数不多的千亩坝区之一。近年来,万峰林坝区实施水稻绿色高效高产示范种植,不断推广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通过增产增效、绿色发展,实现了传统水稻的提质增效。

  其中,坝区的兴义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由袁隆平院士倡导建立,于2013年建成,建设面积281亩,以“技术创新、高产攻关”为宗旨,为全省水稻持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基地建成以来,示范田亩产量不断刷新全省最高纪录,硕果累累。2014年,手插秧最高亩产达1079.2公斤,创全省水稻单产最高纪录。2016年,手插秧创全省年度最高亩产,每亩达1042.6公斤;年机直播最高亩产达851.4公斤,创全省水稻机直播单产最高纪录;同年,机械化插秧最高亩产925.97公斤,创全省水稻机插秧单产最高纪录。2019年,机械化插秧最高亩产达951.2公斤,再创全省机插秧高产纪录……

  “藏粮于技”,科技助农。通过品种优选和技术配套,万峰林坝区的水稻绿色高效高产示范成效稳步提升。

  9月20日,省农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该示范基地2020年水稻高产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百亩连片平均亩产达943.13公斤,最高产1081.8公斤,创全省水稻单产历史新高。

  据州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兴义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主要围绕水稻超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开展相关技术试验研究和超高产攻关,重点进行水稻创新种质资源品种筛选、超高产示范,栽培新技术、新机具、绿色高效肥料与农药的集成应用。

  在未来,该基地将不断将科研结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黔西南州温度和光照较好,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水稻产量的发挥,水稻种植对比全省有其独特优势。据今年试验情况来看,这片示范地应该能实现增产20%以上,通过技术进行示范种植,可以让老百姓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效,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8月25日,2020年贵州省水稻生产发展大会在兴义市举行,期间,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罗德强在观摩兴义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后说道。

  近年来,我州把粮食生产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着手,以坝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因地制宜选择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品种,深入开展粮食绿色增产增效项目,着力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深挖水稻生产潜力,多措并举稳定水稻种植面积,为全州稳粮增收提供强力保障。

  据统计,今年我州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4.13万亩,比上年增加5.91%,预计总产量91.45万吨,比上年增加8.28%。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70.02万亩,比上年增加1.27%,预计产量34.61万吨,比上年增加2.15%,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来源:黔西南日报作者:实习记者 单 微)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0-29
黔西南日报   2020-10-30
黔西南人才市场  2020-11-03
中共安龙县委组织部  2020-10-28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22
兴义市人民政府网  2020-11-23
义龙新区新闻中心  2020-11-05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盘兴铁路项目部  2020-10-31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14
廉洁黔西南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