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兴义

兴义市狠抓资产管理保脱贫、强成效、助振兴

2020年11月10日 08:14:50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李凤堂

  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国家、省、州、市每年都投入大量扶贫资金,组织实施了大批扶贫项目,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扶贫资产。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该市扶贫资产管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避免出现扶贫资产闲置、浪费、流失、损毁等问题,确保其保值增值,发挥长期效益。兴义市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管护模式,推出“5331”管理模式,即“五个强化、三级管理、三个主体、一个负责人”,形成切实有效的扶贫资产管理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为巩固脱贫成效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强化制度建设。为确保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高质量推进,落实落细各级管护责任,研究出台了《兴义市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兴义市扶贫资产运营管护制度(试行)》《兴义市扶贫资产收益分配制度(试行)》《兴义市扶贫资产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制度和办法,为规范扶贫资产管理、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健康稳定发挥效益、防止扶贫资产流失,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资产登记。为摸清资产底数,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组织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村,对已建成的扶贫项目资产按年度分门别类进行全面核查统计,建立扶贫资产台账,包括扶贫资产的资产名称、类别、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数量、单位、原始价值、资金来源构成、净值、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收益权人、收益分配及资产处置等信息等进行逐项登记造册,分类、分项、分年度登记扶贫资产明细,采取市级建立总台账,行业部门、乡镇(街道)、村级建立分台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2016年以来,兴义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形成资产的项目150个,总价值1,6144.03万元,其中:经营类35个、公益类100个、到户类15个。

  三、强化经营管理。按照“受益权与管护权相结合” “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一落实扶贫资产管护主体,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管护责任,建立了市、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即在市乡两级建立扶贫产业管理中心,行政村建立扶贫资产管理站)。一是在公益类扶贫资产管护上,由相应的产权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和临时性用工等方式解决管护力量不足问题,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扶贫资产管护。二是在经营类扶贫资产管理上,通过自主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承包或租赁经营等方式,明确“三个主体、一个负责人”(即资产权属主体、使用主体、管护主体和各主体具体负责人),实行挂牌管理,确保扶贫资产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充分发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的强力带动优势、龙头企业产业发展优势,激活扶贫资产带贫减贫动能。三是在到户类扶贫资产管理上,按照贫困户的意愿,采取菜单式帮扶的模式,由贫困群众自行选择、自主决策、自力更生发展产业项目,进一步激活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

  四、强化利益联结。按照脱贫攻坚期,扶贫资产收益优先用于扶持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期结束后,重新完善收益分配办法,原则上用于扶贫资产维护、脱贫成效巩固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兴义市扶贫资产收益分配制度(试行)》,由各项目村结合本村受益户、资源禀赋、贫困程度等实际情况制定扶贫资金收益差异化分配方案,对扶贫资产收益分配进行明确,重点鼓励参与生产发展、公益性岗位、外出务工等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坚持劳动致富、“不养懒人”,对完全没有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的,设置临时救助金,真正杜绝了“一分了之、一股了之”的现象。

  五、强化监督检查。按照“所有权与监管权相独立”原则,构建了扶贫资产动态监督检查体系。市扶贫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扶贫资产运营情况,组织相关部门每年至少开展3次以上监督检查,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化监管,对扶贫专项资金的受益对象、项目实施、资金拨付、效益发挥等使用管理实现全方位监督,及时发现运行不良、无法使用或达到使用年限的扶贫资产,并提出符合实际的处理意见,确保扶贫资产不闲置、不浪费,扶贫资产成效“不缩水”,有效预防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发生,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资产运营规范。同时,根据资产类别不同,通过公开公示、民主决策、定期巡察、驻企监管、审计监督、绩效考核、第三方评估等监督举措,有效解决重建轻管、收益低成效少等问题。

  (李凤堂)

责编:龙荣明 江林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兴义市狠抓资产管理保脱贫、强成效、助振兴

亮点黔西南 | 2020年11月10日 08:14:50 | 李凤堂

  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国家、省、州、市每年都投入大量扶贫资金,组织实施了大批扶贫项目,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扶贫资产。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该市扶贫资产管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避免出现扶贫资产闲置、浪费、流失、损毁等问题,确保其保值增值,发挥长期效益。兴义市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管护模式,推出“5331”管理模式,即“五个强化、三级管理、三个主体、一个负责人”,形成切实有效的扶贫资产管理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为巩固脱贫成效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强化制度建设。为确保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高质量推进,落实落细各级管护责任,研究出台了《兴义市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兴义市扶贫资产运营管护制度(试行)》《兴义市扶贫资产收益分配制度(试行)》《兴义市扶贫资产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制度和办法,为规范扶贫资产管理、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健康稳定发挥效益、防止扶贫资产流失,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资产登记。为摸清资产底数,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组织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村,对已建成的扶贫项目资产按年度分门别类进行全面核查统计,建立扶贫资产台账,包括扶贫资产的资产名称、类别、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数量、单位、原始价值、资金来源构成、净值、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收益权人、收益分配及资产处置等信息等进行逐项登记造册,分类、分项、分年度登记扶贫资产明细,采取市级建立总台账,行业部门、乡镇(街道)、村级建立分台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2016年以来,兴义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形成资产的项目150个,总价值1,6144.03万元,其中:经营类35个、公益类100个、到户类15个。

  三、强化经营管理。按照“受益权与管护权相结合” “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一落实扶贫资产管护主体,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管护责任,建立了市、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即在市乡两级建立扶贫产业管理中心,行政村建立扶贫资产管理站)。一是在公益类扶贫资产管护上,由相应的产权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和临时性用工等方式解决管护力量不足问题,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扶贫资产管护。二是在经营类扶贫资产管理上,通过自主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承包或租赁经营等方式,明确“三个主体、一个负责人”(即资产权属主体、使用主体、管护主体和各主体具体负责人),实行挂牌管理,确保扶贫资产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充分发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的强力带动优势、龙头企业产业发展优势,激活扶贫资产带贫减贫动能。三是在到户类扶贫资产管理上,按照贫困户的意愿,采取菜单式帮扶的模式,由贫困群众自行选择、自主决策、自力更生发展产业项目,进一步激活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

  四、强化利益联结。按照脱贫攻坚期,扶贫资产收益优先用于扶持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期结束后,重新完善收益分配办法,原则上用于扶贫资产维护、脱贫成效巩固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兴义市扶贫资产收益分配制度(试行)》,由各项目村结合本村受益户、资源禀赋、贫困程度等实际情况制定扶贫资金收益差异化分配方案,对扶贫资产收益分配进行明确,重点鼓励参与生产发展、公益性岗位、外出务工等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坚持劳动致富、“不养懒人”,对完全没有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的,设置临时救助金,真正杜绝了“一分了之、一股了之”的现象。

  五、强化监督检查。按照“所有权与监管权相独立”原则,构建了扶贫资产动态监督检查体系。市扶贫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扶贫资产运营情况,组织相关部门每年至少开展3次以上监督检查,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化监管,对扶贫专项资金的受益对象、项目实施、资金拨付、效益发挥等使用管理实现全方位监督,及时发现运行不良、无法使用或达到使用年限的扶贫资产,并提出符合实际的处理意见,确保扶贫资产不闲置、不浪费,扶贫资产成效“不缩水”,有效预防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发生,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资产运营规范。同时,根据资产类别不同,通过公开公示、民主决策、定期巡察、驻企监管、审计监督、绩效考核、第三方评估等监督举措,有效解决重建轻管、收益低成效少等问题。

  (李凤堂)

责编:龙荣明 江林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0-29
黔西南日报   2020-10-30
黔西南人才市场  2020-11-03
中共安龙县委组织部  2020-10-28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22
兴义市人民政府网  2020-11-23
义龙新区新闻中心  2020-11-05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盘兴铁路项目部  2020-10-31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14
廉洁黔西南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