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蛋炒饭,“吃”出致富产业链
被誉为“中国最美峰林”的兴义万峰林景区,喀斯特奇特的地貌和独特的布依风情,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其中“品尝一碗蛋炒饭”成为游客们必不可少的一项美味体验。
地方小吃变“网红”,一天卖出上千碗
每天上午10点左右,“黄秀蛋炒饭”餐馆内的十几张餐桌陆续被坐满,等待点餐的顾客排起了长龙,老板兼大厨迅速点火上锅,把准备好的土鸡蛋打成蛋液,倒进热油锅内,金黄的蛋液瞬间膨胀起来,再放入刚刚蒸好的包谷饭,加上一点自制的糟辣椒,调味快速翻炒,最后撒上葱花增香,整个过程只见炒锅和锅铲“上下翻飞”,四五分钟,一锅色香味俱全的蛋炒饭便炒制完成。
“蛋炒饭是游客们的爱好,早上一开店就有客人来,每天连续七八个小时不停地端锅掌勺,手上都磨起厚厚的老茧。”“黄秀蛋炒饭”老板陈飞笑着说,早已习惯并不觉得辛苦,只要生活过得更加红火,心里面装着的都是高兴。今年“五一”期间,小店每天都会迎来几十桌游客,卖出一千多碗蛋炒饭,配上各种可口小吃、配菜,每月的收入能有三四万元,因为蛋炒饭,他们一家过上了小康生活。
陈飞和黄秀夫妻俩之前外出务过工、也种过田,与蛋炒饭结缘开始于2011年,当时贵州省第六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兴义召开,万峰林作为重点打造景区之一,村容村貌和各种旅游设施都得到有力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知道万峰林,并来到这里旅游度假,夫妻俩看中乡村旅游带来的广阔前景,小店因此应运而生。
在黄秀看来,家门口开店卖蛋炒饭是挣钱顾家两不误。“店面开在景区里,游客徒步旅游时都会经过这里,而且我们是家庭经营,不需要房租,服务人员都是自己的家人,配菜小吃简单美味,收费不高,来吃过的游客都很满意。”
谈话间,夫妻俩忙里忙外,配合默契,不一会就将炒好的蛋炒饭端上桌子,小店里顿时只剩下四溢飘散的香气和游客大快朵颐的愉悦声响。桌上一碗碗冒着热气的蛋炒饭,再配上几个当地特色小菜,泡萝卜、水芹菜、凉拌折耳根……看上去清爽又美味,让游客吃得意犹未尽,一拨游客吃完立刻迎来另一拨游客占座点餐。
一碗在家就能做出的蛋炒饭,为何能够收获到如此大的青睐?“黄秀蛋炒饭”老板陈飞回答说:“我们用的大米都是万峰林当地产的新鲜大米,油是每天新鲜炼的,鸡蛋也是向村民收购的,所有食材保证新鲜、质量好,炒出来的蛋炒饭就香。”
炒好一碗饭,带动乡村旅游产业
尝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越来越多在外谋生的当地人陆续回到了家乡,加入到“蛋炒饭大军”当中。
陈尊祥自2016年在万峰林景区经营起蛋炒饭后,卖蛋炒饭已经成为一家人重要的经济来源。据他介绍,一碗蛋炒饭12元,除去鸡蛋、米饭、油等成本,能挣到4元左右。(下转第二版)
平常他家每天能卖两三百碗,周末和假日甚至能卖上千碗,“多的不敢说,每年挣个二三十万元不成问题。”陈尊祥说。
在万峰林景区,像陈尊祥家这样的蛋炒饭店从最初的两三家发展到几十家,并在将军桥一带形成了“蛋炒饭一条街”,旅游旺季期间,这里平均每天要炒3万多份蛋炒饭,餐馆日均收入3000元以上,很多村民凭借一碗蛋炒饭就实现了致富增收。
此外,景区内经营有60多家农家乐餐馆和200多家民宿客栈,几乎家家都可以为游客提供蛋炒饭。作为美食界的“当红炸子鸡”,蛋炒饭凭借独特的味道,已成为兴义市的一张城市名片和黔西南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网红”食品。
据州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今年“五一”期间,全州累计旅游接待游客人数594.3万人(次),同比增长39.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39.5%,万峰林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接待45.8万人(次)。
据了解,在蛋炒饭的带动下,村里涌现出了新职业“鸡蛋经纪人”,负责专门向当地村民收购鸡蛋,再“送货上门”交到各个蛋炒饭店家手中。据该职业经纪人龚光正介绍说,2019年旺季的时候,他每天要从村民手中收购六七千个土鸡蛋去做蛋炒饭,每个鸡蛋有一毛钱的利润,收入可观,除了像他一样的“鸡蛋经纪人”,还有专门供应米、肉、豆腐等食材的职业经纪人。
近年来,依托“蛋炒饭经济”,万峰林举办起“蛋炒饭节”“寻梦万峰林音乐节”“自行车大赛”等系列集民俗、休闲、运动式的文化节庆,通过全方位展示我州民族文化风情以及优美山水风光,让游客更加真切地感受当地生态、文化魅力,有力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促使越来越多的村民搭上蛋炒饭产业“顺风车”,吃上了“旅游饭”,“网红”蛋炒饭间接承载起加速黔西南旅游产业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重任。(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赵漫漫)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