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今天聊聊黔西南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口弦和苗族芦笙调(三十四)
苗族口弦
“苗族口弦”流传于北盘江畔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苗族聚集的村寨,其中三宝乡、碧痕镇是“苗族口弦”的主要保存地。“苗族口弦”为歪梳苗支系代代相传,让“苗族口弦”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苗族口弦”所使用的乐器为铜制,犹如剑状,长约10厘米、宽约 1厘米、厚约0.1厘米,中间开有舌状簧片。以一只手握琴柄端放于两唇之间,用手指拨动另一端,靠嘴部气流吹动舌状簧片发声进行演奏,以口腔为共振腔控制声音的大小和音色。
“苗族口弦”吹奏,通常为苗族男女恋爱时,由女子吹奏,因口弦声音较小,犹如窃窃私语,通常在静谧的环境下吹奏,恋爱中的男女需要靠得很近才能听到。曲调主要分为欢愉和忧伤两种,其中,欢愉曲调用于男女热恋期间,以曲代声,以音传情,含蓄地表达男女间的爱慕之意,节奏较为欢快。忧伤曲调用于女子独处时,倾诉忧郁的心情或表达其思念之情。“苗族口弦”的曲调并不单纯地表现乐曲本身旋律,而是吹奏者将自己不好意思说的话,通过口弦的演奏表达出来,可谓曲为心声,知音懂之,以此寻觅心仪的终身伴侣。
“苗族口弦”在苗族民间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原始古朴风格。“苗族口弦”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音乐演奏形式,是苗族人古老文化和民众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苗族口弦”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具体渊源已不可考究,其音乐曲调形式和表达的审美内涵随着苗族人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逐步定型,曲调独具民族音乐特点,与其他民族口弦相比,曲调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区别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因此,深受苗族群众的喜爱,在苗族民间有一定范围内的流传,已成为苗族文化中的组成部分。
2019年,苗族口弦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族芦笙调
“苗族芦笙调”流传于“四印苗”群体中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据“四印苗”古歌讲述:其族群在苗族女王“司莽司妹”的带领下,从江西迁徙至贵阳的“黑央龚哑拉”(黔灵山),曾定居一段时间后,又从贵阳向西南方向辗转迁徙至安顺、六盘水、黔西南等地,部分“四印苗”人到达晴隆并定居下来。苗族芦笙调主要用于婚丧场合。据悉,在苗族中有这样一个规矩“生要用芦笙、死也要用芦笙”,因此,在苗族的婚俗中,新郎家必须带上芦笙去接亲,在丧葬民俗中也必须要吹奏芦笙“引领”和送别死者。因此,芦笙在苗族人的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苗族人人生礼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芦笙舞 王会平 摄
“苗族芦笙调”所用芦笙为F 调,由六管构成,共鸣箱较小,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由男子演奏,曲调主要由三类构成,根据不同的场合有所不同,有男女青年在谈恋爱时的恋爱调;用于男女恋爱时的场合,男方吹奏芦笙,女方则吹奏口弦,一唱一合,互为应答,内容有家庭生产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以音乐的形式互相倾诉衷肠,交流感情,以此确定自己的未来伴侣。籍此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有迎娶新娘的接亲调;选择好良辰吉日,在迎娶新娘时,由男方家请一芦笙手作为陪郎,到女方家迎娶时演奏吹接亲调。离别调,用于送别死者场合,如果有亲人去世,就要吹奏接送逝者的别离调。苗族芦笙调与苗族语言有极大关联,所奏曲调也是通过芦笙来演绎苗族人的语言和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苗族芦笙调也是苗族人在情感表达上重要的载体。
苗族芦笙调主要分布在晴隆县中营镇新红村和兔场坪村。毗邻的六枝特区“四印苗”群体中亦有分布。“苗族芦笙调”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民族民间音乐,无文字记载,虽是口口相传,但具体渊源已不可考,据已知的传承人王洪安(1886 年出生) 推算,至百年以上。“苗族芦笙调”包含了婚丧礼俗和审美娱乐诸多内容,吹奏芦笙一直作为当地婚丧嫁娶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流传着,已成为具有独特民族音乐形态的艺术形式,深受苗族人民及其它民族群众的喜爱。
2019年,“苗族芦笙调”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黔西南宣传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