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义龙

义龙新区韦欢:故乡的端午节

2013年06月10日 14:17:24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韦欢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故事,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我们贵州黔西南民众把端午节与纪念屈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鲁屯镇,是一座从容闲适、懂得享受的小镇;也是一座潜力巨大、旅游品位逐渐上升的小镇,更是一座极具历史魅力的古镇。当然,仅一个端午节从吃开始到游晏家湾水库结束,就巧妙的将地域文化与景点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使载体和底蕴两者相得益彰,天作之合。
   
    悬艾叶。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本地人的优良传统。
   
    戴荷包。荷包,又叫香包。端午节小孩佩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包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可爱。祈福神明保佑小孩长命百岁,百病不生,辟邪并健康成长。在小孩子的肚脐和额头上抹雄黄,可以防止毒虫入侵。
   
    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一直到今天,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在异乡打工的我,此刻,很怀念家乡的端午节。


    在“三屯”人们的心里,端午节这一天去游晏家湾水库,是青少年男女们最憧憬的事儿了。在我记事以来,端午游晏家湾水库,一直是三屯人最看重的内容。秧苗该插的,插完了;包谷,该薅的,已经薅了。反正闲着无事,一到端午这千载难逢的节日,农人们便三三两两的相约了,到晏家湾走一走,看一看,场面不亚于赶查白时的盛况。城里的人们,有的一大早就自驾车来这里来垂钓来了。晏家湾水库以宽阔的胸襟,喜迎八方来客。到了这里,碧绿的水,凉爽的风,让尘世的烦恼和满身燥热的人们得到一丝丝闲暇和恬静。那弯弯曲曲的小道,静谧清幽,与周围青翠的松树林浑然一体,在清澈湖水的映衬下,相映成趣。游人衣著鲜亮,悠闲自在;红男绿女,嬉笑玩闹,纵情自然。看山,看水,也看人,笑语盈盈,荷包飘香。小船在水中犁开一道银波,浆儿荡起无数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如破了的碎银,闪闪发光。晏家湾水库是集秀美景色、历史传说和时代文明为一体的集合体,汇集了大自然奇特的自然景观。端午游晏家湾的三屯人,总想把道之不尽的历史故事浓缩于湖光山色之中,留下了浓郁的却又是让人魂牵梦绕的水库情缘。


    晏家湾无意中配合了三屯人的愿望。近乎朝拜的游水库仪式中,凝结了具体本质性的信仰,又沾染了端午节原始的诗意,因此便被鲁屯人、万屯人、郑屯人不约而同而又轻松有趣地把它定在了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文
/韦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义龙新区韦欢:故乡的端午节

亮点黔西南 | 2013年06月10日 14:17:24 | 韦欢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故事,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我们贵州黔西南民众把端午节与纪念屈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鲁屯镇,是一座从容闲适、懂得享受的小镇;也是一座潜力巨大、旅游品位逐渐上升的小镇,更是一座极具历史魅力的古镇。当然,仅一个端午节从吃开始到游晏家湾水库结束,就巧妙的将地域文化与景点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使载体和底蕴两者相得益彰,天作之合。
   
    悬艾叶。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本地人的优良传统。
   
    戴荷包。荷包,又叫香包。端午节小孩佩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包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可爱。祈福神明保佑小孩长命百岁,百病不生,辟邪并健康成长。在小孩子的肚脐和额头上抹雄黄,可以防止毒虫入侵。
   
    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一直到今天,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在异乡打工的我,此刻,很怀念家乡的端午节。


    在“三屯”人们的心里,端午节这一天去游晏家湾水库,是青少年男女们最憧憬的事儿了。在我记事以来,端午游晏家湾水库,一直是三屯人最看重的内容。秧苗该插的,插完了;包谷,该薅的,已经薅了。反正闲着无事,一到端午这千载难逢的节日,农人们便三三两两的相约了,到晏家湾走一走,看一看,场面不亚于赶查白时的盛况。城里的人们,有的一大早就自驾车来这里来垂钓来了。晏家湾水库以宽阔的胸襟,喜迎八方来客。到了这里,碧绿的水,凉爽的风,让尘世的烦恼和满身燥热的人们得到一丝丝闲暇和恬静。那弯弯曲曲的小道,静谧清幽,与周围青翠的松树林浑然一体,在清澈湖水的映衬下,相映成趣。游人衣著鲜亮,悠闲自在;红男绿女,嬉笑玩闹,纵情自然。看山,看水,也看人,笑语盈盈,荷包飘香。小船在水中犁开一道银波,浆儿荡起无数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如破了的碎银,闪闪发光。晏家湾水库是集秀美景色、历史传说和时代文明为一体的集合体,汇集了大自然奇特的自然景观。端午游晏家湾的三屯人,总想把道之不尽的历史故事浓缩于湖光山色之中,留下了浓郁的却又是让人魂牵梦绕的水库情缘。


    晏家湾无意中配合了三屯人的愿望。近乎朝拜的游水库仪式中,凝结了具体本质性的信仰,又沾染了端午节原始的诗意,因此便被鲁屯人、万屯人、郑屯人不约而同而又轻松有趣地把它定在了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文
/韦欢)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