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义龙

义龙试验区德卧镇强抓“四民”服务 让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2015年09月19日 08:21:39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

亮点黔西南讯 在今年践行“三严三实”和发展壮大村集体工作中,义龙试验区德卧镇党委、政府提出 “支部带动,结构调整,劳务增收,教育新村”的经济发展思路,以大水井村“五好基层组织短期培训示范基地”、“文明村”和“科普示范基地”等为龙头引导,积极组织全镇12个村1个社区“共同形成合力,加强民族团结,党员创业带富,村民齐心协力助推经济发展,率先致富以达同步小康指标”的综合党建工作,力争各村支部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不断强化通过“六民”服务工作建设和谐新农村,让人居环境变化、生活水平提高看得见摸得着。

一是流转土地抓产业更新换代以“富民”。近十年来,德卧镇党委、政府主抓主导产业金银花的种植,已在镇域内种植金银花6.5万余亩,其中扦插、拱架栽培技术与自制金银花机得以大力推广,但近年来,各种客观原因,导致金银花价格呈阶梯性下滑甚至滞销,经济发展略显疲软。党委政府分析后急速扭转劣势,对农业产业重新定位,改“集中种植”为“分散种植”,改“单一种植”为“多元种植”,在镇境内形成了“流转土地控制性种植”与“合同回收”的良好格局。仅在今年,德卧镇就分别种植麒麟西瓜2000余亩,观光苗圃育苗1500亩、扩大种植野生铁皮石斛达到500余亩、大棚石斛50余亩、芒果1000余亩、黄花梨200余亩,反季节向日葵110亩,红肉蜜柚150亩,金边玫瑰150亩,山豆根107亩,竹荪40亩、杉苗与生姜套种400余亩。这些特色农业产业,根据其生长条件量化分布在镇各村,有效控制了盲目跟随种植造成产品滞销的困境,构建了德卧镇多元化农民增收新平台。

二是抓基础设施全辐射建设以“便民”。由于德卧国土面积广,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均衡,镇党委、政府采取“突击边远,兼顾全镇”的策略,把大部分项目资金投入边远贫困行政村,仅在今年,就立项投入资金近4000余万元,用于实施甘河、郎行、扁占三个村的公路硬化和团山堡、停西两村的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同时安装饮水管道,基本覆盖了白水河、停西、扁占、毛杉树等四个村,解决了村民历年来的饮水难题。目前,扁占村老年活动室、德卧村八光组游泳池、营脚“美丽乡村·四在农家”休闲场所等相继开工,这些项目工程的建设,让村民在生产与休闲中“两得其便”。对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交通不便利的自然村,则采取“分批集中置地迁移”,目前,德卧镇沙厂组所有村民基本搬迁结束。投入20万资金的停西小学校园文化工程即将竣工。

三是抓多元化技能培训以“启民”。德卧镇紧紧围绕远程教育大课堂,采取“请上来,走下去” 的办法,有计划地对镇上比较欠缺或者薄弱的知识技能进行集体轮训,先后在镇政府集中培训了铁皮石斛种植与利用、竹荪栽培、自用船操作与管理、农耕机田间操作与管理或自我维修等农业生产或安全知识。并通过第一书记带头,联系领导与第一书记深入各村开展调研,规划各村产业发展,并对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等进行区域内可行性种养殖集体培训,各村培训达每次达50人次以上,同时委派农业服务中心、兽医站按月及时深入各村,对农户中出现的种植病虫害、养殖禽畜疾病进行“打帮手”指导,让相关农户将来可以足不出户即能自行解决。在各种培训以后,前期培训人员回所在村对其他人员以村或组为单位培训,真正做到一理通,百理融,最后达到“遍地开花”的“启智”效果。

四是抓优惠残疾人服务以“助民”。为切实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德卧镇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曾专门开设一次残疾人培训讲堂,集中整个义龙试验区残疾人进行种植、缝纫、开店等多种技能培训,大力营造了方便残疾人参与生产生活的社会环境。对残疾人教育培训,并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将全部残疾人纳入了低保范围等优惠政策,让德卧镇残疾人都开始积极寻找就业与发展门路。

现在,盘龙社区残疾人符治合在大水井村铁皮石斛示范基,已种植500亩仿野生铁皮石斛90余万丛。投入资金600万元。毛杉树村残疾人蔡关健在南盘江种植红肉蜜柚150亩,现已成熟采收,并参加了义龙试验区鲁屯古镇农展会展销。毛杉树村残疾人刘国荣种植竹荪10余亩。大水井村谭国兴在镇街道投资10余万在镇上开起超市。

通过对本镇残疾人开展科技服务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他们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之路,而且还动员了其他残疾人再就业。

通过“四民服务”,德卧镇逐步形成党员创业带富,农户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劳务增收的新村格局。(义龙试验区德卧镇党建办供稿)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义龙试验区德卧镇强抓“四民”服务 让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亮点黔西南 | 2015年09月19日 08:21:39 | 

亮点黔西南讯 在今年践行“三严三实”和发展壮大村集体工作中,义龙试验区德卧镇党委、政府提出 “支部带动,结构调整,劳务增收,教育新村”的经济发展思路,以大水井村“五好基层组织短期培训示范基地”、“文明村”和“科普示范基地”等为龙头引导,积极组织全镇12个村1个社区“共同形成合力,加强民族团结,党员创业带富,村民齐心协力助推经济发展,率先致富以达同步小康指标”的综合党建工作,力争各村支部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不断强化通过“六民”服务工作建设和谐新农村,让人居环境变化、生活水平提高看得见摸得着。

一是流转土地抓产业更新换代以“富民”。近十年来,德卧镇党委、政府主抓主导产业金银花的种植,已在镇域内种植金银花6.5万余亩,其中扦插、拱架栽培技术与自制金银花机得以大力推广,但近年来,各种客观原因,导致金银花价格呈阶梯性下滑甚至滞销,经济发展略显疲软。党委政府分析后急速扭转劣势,对农业产业重新定位,改“集中种植”为“分散种植”,改“单一种植”为“多元种植”,在镇境内形成了“流转土地控制性种植”与“合同回收”的良好格局。仅在今年,德卧镇就分别种植麒麟西瓜2000余亩,观光苗圃育苗1500亩、扩大种植野生铁皮石斛达到500余亩、大棚石斛50余亩、芒果1000余亩、黄花梨200余亩,反季节向日葵110亩,红肉蜜柚150亩,金边玫瑰150亩,山豆根107亩,竹荪40亩、杉苗与生姜套种400余亩。这些特色农业产业,根据其生长条件量化分布在镇各村,有效控制了盲目跟随种植造成产品滞销的困境,构建了德卧镇多元化农民增收新平台。

二是抓基础设施全辐射建设以“便民”。由于德卧国土面积广,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均衡,镇党委、政府采取“突击边远,兼顾全镇”的策略,把大部分项目资金投入边远贫困行政村,仅在今年,就立项投入资金近4000余万元,用于实施甘河、郎行、扁占三个村的公路硬化和团山堡、停西两村的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同时安装饮水管道,基本覆盖了白水河、停西、扁占、毛杉树等四个村,解决了村民历年来的饮水难题。目前,扁占村老年活动室、德卧村八光组游泳池、营脚“美丽乡村·四在农家”休闲场所等相继开工,这些项目工程的建设,让村民在生产与休闲中“两得其便”。对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交通不便利的自然村,则采取“分批集中置地迁移”,目前,德卧镇沙厂组所有村民基本搬迁结束。投入20万资金的停西小学校园文化工程即将竣工。

三是抓多元化技能培训以“启民”。德卧镇紧紧围绕远程教育大课堂,采取“请上来,走下去” 的办法,有计划地对镇上比较欠缺或者薄弱的知识技能进行集体轮训,先后在镇政府集中培训了铁皮石斛种植与利用、竹荪栽培、自用船操作与管理、农耕机田间操作与管理或自我维修等农业生产或安全知识。并通过第一书记带头,联系领导与第一书记深入各村开展调研,规划各村产业发展,并对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等进行区域内可行性种养殖集体培训,各村培训达每次达50人次以上,同时委派农业服务中心、兽医站按月及时深入各村,对农户中出现的种植病虫害、养殖禽畜疾病进行“打帮手”指导,让相关农户将来可以足不出户即能自行解决。在各种培训以后,前期培训人员回所在村对其他人员以村或组为单位培训,真正做到一理通,百理融,最后达到“遍地开花”的“启智”效果。

四是抓优惠残疾人服务以“助民”。为切实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德卧镇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曾专门开设一次残疾人培训讲堂,集中整个义龙试验区残疾人进行种植、缝纫、开店等多种技能培训,大力营造了方便残疾人参与生产生活的社会环境。对残疾人教育培训,并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将全部残疾人纳入了低保范围等优惠政策,让德卧镇残疾人都开始积极寻找就业与发展门路。

现在,盘龙社区残疾人符治合在大水井村铁皮石斛示范基,已种植500亩仿野生铁皮石斛90余万丛。投入资金600万元。毛杉树村残疾人蔡关健在南盘江种植红肉蜜柚150亩,现已成熟采收,并参加了义龙试验区鲁屯古镇农展会展销。毛杉树村残疾人刘国荣种植竹荪10余亩。大水井村谭国兴在镇街道投资10余万在镇上开起超市。

通过对本镇残疾人开展科技服务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他们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之路,而且还动员了其他残疾人再就业。

通过“四民服务”,德卧镇逐步形成党员创业带富,农户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劳务增收的新村格局。(义龙试验区德卧镇党建办供稿)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