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义龙

义龙新区调优“五大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

2018年03月30日 09:11:44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吴古昌
在今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义龙新区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产业扶贫思路,坚持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产业扶持导向,科学调优种草养畜、中药材、花卉苗木、芭蕉芋、百香果等“五大扶贫产业”项目种植面积11.4万亩。算准贫困账、谋好脱贫策,帮助贫困户发展“短、平、快”扶贫经济项目,扶贫产业项目对贫困户全覆盖,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确保年度贫困村出列“摘帽”和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共奔小康。
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义龙新区制定《义龙新区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方案》,采取“政府+基金+社会资本+行业领军企业+全产业链”的市场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产业规划和项目、春耕物资备足备齐、利益联结机制、产销衔接机制、专家技术服务团队”的“五个到村到户到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法开展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种草养畜产业主要分布在顶效、郑屯、鲁屯、万屯、新桥、德卧、龙广、木咱、雨樟等9个镇3.4万亩,中药材产业主要分布在顶效、郑屯、鲁屯、德卧、雨樟等5个镇1万亩,花卉苗木产业主要分布在顶效、郑屯、鲁屯、德卧、龙广、木咱等6个镇1万亩,芭蕉芋产业主要分布在万屯、新桥、雨樟等3个镇5万亩,百香果产业主要分布在顶效、新桥、德卧、龙广、木咱等5个镇1万亩。紧密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合作,实现符合五大扶贫产业生产方式的“种养加”模式、符合“造血”功能的扶贫模式、以城市对接和物联网为载体的产地社区直通车—智营销模式等三个模式的创新,把发展五大扶贫特色产业作为政府的民生工程、农民的致富工程、企业的品牌工程,打造扶贫开发的样板、现代高效扶贫产业的标杆,为全区高效生态种养业发展实现贫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吴古昌)
责编:卢生龙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义龙新区调优“五大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

亮点黔西南 | 2018年03月30日 09:11:44 | 吴古昌
在今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义龙新区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产业扶贫思路,坚持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产业扶持导向,科学调优种草养畜、中药材、花卉苗木、芭蕉芋、百香果等“五大扶贫产业”项目种植面积11.4万亩。算准贫困账、谋好脱贫策,帮助贫困户发展“短、平、快”扶贫经济项目,扶贫产业项目对贫困户全覆盖,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确保年度贫困村出列“摘帽”和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共奔小康。
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义龙新区制定《义龙新区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方案》,采取“政府+基金+社会资本+行业领军企业+全产业链”的市场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产业规划和项目、春耕物资备足备齐、利益联结机制、产销衔接机制、专家技术服务团队”的“五个到村到户到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法开展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种草养畜产业主要分布在顶效、郑屯、鲁屯、万屯、新桥、德卧、龙广、木咱、雨樟等9个镇3.4万亩,中药材产业主要分布在顶效、郑屯、鲁屯、德卧、雨樟等5个镇1万亩,花卉苗木产业主要分布在顶效、郑屯、鲁屯、德卧、龙广、木咱等6个镇1万亩,芭蕉芋产业主要分布在万屯、新桥、雨樟等3个镇5万亩,百香果产业主要分布在顶效、新桥、德卧、龙广、木咱等5个镇1万亩。紧密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合作,实现符合五大扶贫产业生产方式的“种养加”模式、符合“造血”功能的扶贫模式、以城市对接和物联网为载体的产地社区直通车—智营销模式等三个模式的创新,把发展五大扶贫特色产业作为政府的民生工程、农民的致富工程、企业的品牌工程,打造扶贫开发的样板、现代高效扶贫产业的标杆,为全区高效生态种养业发展实现贫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吴古昌)
责编:卢生龙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5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