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名校把铁炼成钢:民族班87名高考生 83人上二本以上线
亮点黔西南讯 由兴义一中、兴义八中组织招生的首批册望(册亨、望谟)民族寄宿制87名高中班学生,经过三年的精心培养和学生自身刻苦学习,终于在2013年的高考中开花结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87人参考,83人上了二本以上录取线,其中,上一本线共42人,上二本线共41人。
6月26日,据黔西南州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文化教育科介绍,册望(册亨、望谟)民族寄宿制高中班,是按州委、州政府指示精神,由州民宗委、州教育局于2010年8月联合启动,由兴义一中、八中组织招生共同开办,首批册望(册亨、望谟)民族寄宿制高中班学生100名(实招87名)。
理科最高分考生分别是,兴义一中来自望谟县大观乡中学的布依族学生岑贵(563分,含政策加分)和兴义八中来自望谟县民族中学的苗族学生杨华(546分,含政策加分);文科最高分考生分别是,兴义一中来自望谟县打易中学的布依族学生黎从彦(581分,含政策加分)和兴义八中来自望谟县石屯中学的布依族学生陆永芳(565分,含政策加分)。
据州民宗委文化教育科负责人罗俊英介绍,2010年前,时任州委书记的陈敏和时任州政府州长的陈鸣明等领导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黔西南州边远地区,特别是集中在册亨和望谟两县的少数民族学生考出外面学校的人很少,人才的奇缺和少数民族子女上学难的问题,立即引起两位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回来后,陈州长召开了州长办公会议,与州民宗委、州教育局领导座谈,希望在州里两所重点学校(兴义一中、八中)开办册望民族班。同时,要求两家组成调研组,就关于利用本州优势教育资源,为册亨、望谟两县举办册望班,以解决两县人才紧缺问题进行专题调研。2010年3月,州民宗委和州教育局联合启动册望民族班招生工作,同时研究制定了黔西南州《册望民族寄宿制高中班招生和管理办法》,经州政府审定后,决定从当年起,连续三年由兴义八中、兴义一中各招收一个册望民族高中班,高一集中编班,高二分科,打散分班,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进步。2010年8月,在册亨、望谟两县民宗局和教育局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报名、组织考试和录取,顺利完成了两校100名学生(实招88名就读)的录取工作。
罗科长介绍,由于民族班实行的是民族教育专项资金补助和奖励政策,所以,重点招收的是两县农村户口、城镇低保户家庭的少数民族子女,以及县城以外(乡镇)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应届毕业生。同等条件下,农村独生子女、二女结扎户、荣誉军人、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优先录取。按照州委、州政府的指示,每年每班由州民宗委从州级民族教育专项经费中拨出15万元开办册望民族班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及教师教学成果奖。一般每学年每生补助3000元左右。
这些来自册亨、望谟两县边远乡镇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兴义一中(实招47人,后有1人转回望谟就读)和八中学校(实招42人,后转走1人)后,因为学习基础薄弱,许多学生不适应新学习环境,感到学习压力大,有自卑心理。但是两校领导对开办册望班高度重视,他们精心选拔了一帮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负责民族班的教学和管理。老师们除了搞好自己的教学,抽时间与同学们谈心交流,让他们知道虽然他们录取分数线低,但老师们不会歧视,反而更加关注他们。老师们如父母般的关怀和耐心的教育,打消了他们的自卑心理,使他们获得了自信,更激发了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学习成绩迅速提高。
两校首届册望班的全体学生在各级政府部门关怀下,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关心帮助下,在全体册望班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13年的高考中考出了优异的成绩,向社会、向学校、向家人、向老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李雯南 江 文 报道)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