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州直

花开满园谱新篇—我州组织工作实现“七新”目标

2012年01月28日 08:49:56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易翔

花开满园谱新篇——我州组织工作实现“七新”目标

   亮点黔西南讯  2011年以来,黔西南州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组织工作花开满园、硕果累累,实现了“七新”目标,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发展型班子建设有新气象

    我州坚持把换届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党委领导、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选配发展型班子、严肃换届纪律等措施贯穿始终,突出干部德的考核,围绕“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要求,大力选拔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着力选配发展型领导班子,全州8县(市)和124个乡(镇)圆满完成换届选举,1363名县乡领导班子人选顺利当选。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实现合理梯次配备,学历和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配备符合政策要求,更加突出了发展型的特点,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切实换出了新希望,换出了新朝气,换出了新气象。精心组织州第六次党代会和州委、州纪委六届一次全会选举工作,全面完成州委、州纪委换届和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选、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的选举工作。

    换届选举风清气正有新亮点

    以实现严肃换届纪律“4个100%”为目标,实施“签收、签学、签谈、签诺”四轮覆盖模式,实现严肃换届纪律学习教育人人过关。州委常委率先垂范,带头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带动各级层层签订承诺书,签诺率达100%。州县组织部门派出52个督导组,对136个乡(镇、街道)和353个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全面排查干扰换届因素。实行“12380”24小时值守,做到举报受理“零距离”、换届违纪“零容忍”、换届监督“零差错”,对相关举报进行核查、处理和通报,保证换届选举健康有序进行。各地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注重创新形式、凸显地方特色,着力提高换届纪律知晓率。我州境内沿途设置大型户外换届纪律宣传牌和干部随身携带换届纪律学习手册的做法得到习近平同志的充分肯定,制作的换届纪律学习宣传实物被送到中组部展出,《“四轮覆盖”教育模式》等3项换届纪律工作入选“贵州省换届纪律特色工作”。17780名“两代表一委员”对换届风气的满意率为99.97%,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有新提高

    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德的专项考核,认真执行我州以察德为主要内容的深度考察方法“1+6”配套文件,对近900名州管干部集中开展了德的年度专项测评,在县(市)领导班子换届及各类干部选拔中全面推行任职考察德的专项测评、廉政报告、综合分析评价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方式,采取州委常委会成员和州人大主任、州政协主席无记名投票推荐方式,产生6名县(市)党政正职提名人选,通过差额推荐、差额考察,选拔了4名县(市)党政正职。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在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采取竞聘上岗方式,选拔53名中层处级干部。干部档案、干部信息化建设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全州管档500卷以上的29家单位干部档案全部实行一级标准管理,协调落实各县(市)和州直有关单位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全面开展州直单位干部档案集中审核工作,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完成“三年集中审核”任务。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新建树

    牵头抓好“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的组织指导。通过组建“四支队伍”,叫响“四个起来”,引导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应对望谟“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创先争优,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作风行为规范“四要十不准”规定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的意识,各地各单位切实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干事创业、简政放权,承诺办理实事85000多件。抓好机关作风整治和机关服务效能建设,建立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和乡村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切实为群众办理有关事项,搞好服务。各级各单位深入“四帮四促”联系点、党建扶贫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挂帮工作,帮扶困难群众42.7万人次。创新组织工作载体,着力扩大跨省区党组织规模,打破经济结构和属地管理界限,探索建立跨所有制党组织设置模式和“产业区域大党建”模式,成立私营经济党组织,全州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大力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等培训基层党员,培养党员致富能手,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更加激发了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活力。村常务干部目标绩效管理工作法得到李源潮同志的批示,自主研发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得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村官故事》、《建好阵地固根基》两部课件分获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评比二等奖和优秀奖。

    人才队伍建设有新进展

    深入抓好《人才规划纲要》的落实,将《黔西南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2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33个部门,出台《黔西南州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暂行)》、《黔西南州高层次人才津贴实施办法(暂行)》,从机制上对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提供保证。完成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和高校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做好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等方面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全年共引进紧缺人才63人。其中,面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引进9名博士、3名急需专业人才到水利部门挂职服务和工作;到省外高校开展急需专业人才引聘工作,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加大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宣传,争取和落实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经费15万元,启动4个科研项目,切实营造了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氛围。

    干部队伍素质有新提升

    认真做好干部轮训、调训工作,举办新任县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妇女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全面完成出国出境等调训任务。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招商引资的需要,专门举办“提升发展工业经济能力”、“提升发展城镇化建设能力”、“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能力”等系列培训班次,选派672名各级干部赴浙江大学、贵州大学、无锡工业园区、重庆、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和挂职锻炼,举办“五千村官进大学”培训工程等,将全州经济工作领域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和村级换届后村“两委”干部基本轮训一遍。注重加强干部教育改革创新,将州内高校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认真做好干部在线学习,建立全州十大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打造了“贵州精神”等特色培训品牌。进一步加大干部实践锻炼力度,在下派干部到基层一线工作的同时,选派67名干部到省内外、上级机关挂职锻炼,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的能力素质。

    组工队伍有新形象

    以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和“组织部长下基层”、“四帮四促”等系列活动,立足本职岗位,讲党性、讲信念、讲团结,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进一步加强组织系统作风建设,优化组织系统机构设置,适应工作需要增设机关内设机构2个,增强组织工作力量,抓好“大组工网”、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化建设,切实为全州组织工作提供保证。积极推进组织工作理论创新,《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和考察办法问题研究》、《整合现有资源加强抓基层党建工作力量问题研究》分获全省组织工作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加大组织工作宣传推介力度,以“周祖文”署名在州内主流媒体刊发《大力加强发展型领导班子建设》、《让人才在金州热土绽放光芒》等评论员文章,编辑出版《金州组工巡礼》画册、推出抗灾救灾图片展等,充分展示全州组织工作的新面貌和组工队伍的新形象。(易翔 报道)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花开满园谱新篇—我州组织工作实现“七新”目标

亮点黔西南 | 2012年01月28日 08:49:56 | 易翔

花开满园谱新篇——我州组织工作实现“七新”目标

   亮点黔西南讯  2011年以来,黔西南州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组织工作花开满园、硕果累累,实现了“七新”目标,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发展型班子建设有新气象

    我州坚持把换届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党委领导、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选配发展型班子、严肃换届纪律等措施贯穿始终,突出干部德的考核,围绕“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要求,大力选拔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着力选配发展型领导班子,全州8县(市)和124个乡(镇)圆满完成换届选举,1363名县乡领导班子人选顺利当选。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实现合理梯次配备,学历和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配备符合政策要求,更加突出了发展型的特点,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切实换出了新希望,换出了新朝气,换出了新气象。精心组织州第六次党代会和州委、州纪委六届一次全会选举工作,全面完成州委、州纪委换届和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选、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的选举工作。

    换届选举风清气正有新亮点

    以实现严肃换届纪律“4个100%”为目标,实施“签收、签学、签谈、签诺”四轮覆盖模式,实现严肃换届纪律学习教育人人过关。州委常委率先垂范,带头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带动各级层层签订承诺书,签诺率达100%。州县组织部门派出52个督导组,对136个乡(镇、街道)和353个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全面排查干扰换届因素。实行“12380”24小时值守,做到举报受理“零距离”、换届违纪“零容忍”、换届监督“零差错”,对相关举报进行核查、处理和通报,保证换届选举健康有序进行。各地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注重创新形式、凸显地方特色,着力提高换届纪律知晓率。我州境内沿途设置大型户外换届纪律宣传牌和干部随身携带换届纪律学习手册的做法得到习近平同志的充分肯定,制作的换届纪律学习宣传实物被送到中组部展出,《“四轮覆盖”教育模式》等3项换届纪律工作入选“贵州省换届纪律特色工作”。17780名“两代表一委员”对换届风气的满意率为99.97%,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有新提高

    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德的专项考核,认真执行我州以察德为主要内容的深度考察方法“1+6”配套文件,对近900名州管干部集中开展了德的年度专项测评,在县(市)领导班子换届及各类干部选拔中全面推行任职考察德的专项测评、廉政报告、综合分析评价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方式,采取州委常委会成员和州人大主任、州政协主席无记名投票推荐方式,产生6名县(市)党政正职提名人选,通过差额推荐、差额考察,选拔了4名县(市)党政正职。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在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采取竞聘上岗方式,选拔53名中层处级干部。干部档案、干部信息化建设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全州管档500卷以上的29家单位干部档案全部实行一级标准管理,协调落实各县(市)和州直有关单位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全面开展州直单位干部档案集中审核工作,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完成“三年集中审核”任务。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新建树

    牵头抓好“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的组织指导。通过组建“四支队伍”,叫响“四个起来”,引导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应对望谟“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创先争优,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作风行为规范“四要十不准”规定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的意识,各地各单位切实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干事创业、简政放权,承诺办理实事85000多件。抓好机关作风整治和机关服务效能建设,建立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和乡村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切实为群众办理有关事项,搞好服务。各级各单位深入“四帮四促”联系点、党建扶贫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挂帮工作,帮扶困难群众42.7万人次。创新组织工作载体,着力扩大跨省区党组织规模,打破经济结构和属地管理界限,探索建立跨所有制党组织设置模式和“产业区域大党建”模式,成立私营经济党组织,全州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大力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等培训基层党员,培养党员致富能手,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更加激发了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活力。村常务干部目标绩效管理工作法得到李源潮同志的批示,自主研发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得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村官故事》、《建好阵地固根基》两部课件分获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评比二等奖和优秀奖。

    人才队伍建设有新进展

    深入抓好《人才规划纲要》的落实,将《黔西南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2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33个部门,出台《黔西南州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暂行)》、《黔西南州高层次人才津贴实施办法(暂行)》,从机制上对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提供保证。完成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和高校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做好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等方面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全年共引进紧缺人才63人。其中,面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引进9名博士、3名急需专业人才到水利部门挂职服务和工作;到省外高校开展急需专业人才引聘工作,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加大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宣传,争取和落实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经费15万元,启动4个科研项目,切实营造了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氛围。

    干部队伍素质有新提升

    认真做好干部轮训、调训工作,举办新任县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妇女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全面完成出国出境等调训任务。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招商引资的需要,专门举办“提升发展工业经济能力”、“提升发展城镇化建设能力”、“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能力”等系列培训班次,选派672名各级干部赴浙江大学、贵州大学、无锡工业园区、重庆、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和挂职锻炼,举办“五千村官进大学”培训工程等,将全州经济工作领域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和村级换届后村“两委”干部基本轮训一遍。注重加强干部教育改革创新,将州内高校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认真做好干部在线学习,建立全州十大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打造了“贵州精神”等特色培训品牌。进一步加大干部实践锻炼力度,在下派干部到基层一线工作的同时,选派67名干部到省内外、上级机关挂职锻炼,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的能力素质。

    组工队伍有新形象

    以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和“组织部长下基层”、“四帮四促”等系列活动,立足本职岗位,讲党性、讲信念、讲团结,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进一步加强组织系统作风建设,优化组织系统机构设置,适应工作需要增设机关内设机构2个,增强组织工作力量,抓好“大组工网”、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化建设,切实为全州组织工作提供保证。积极推进组织工作理论创新,《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和考察办法问题研究》、《整合现有资源加强抓基层党建工作力量问题研究》分获全省组织工作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加大组织工作宣传推介力度,以“周祖文”署名在州内主流媒体刊发《大力加强发展型领导班子建设》、《让人才在金州热土绽放光芒》等评论员文章,编辑出版《金州组工巡礼》画册、推出抗灾救灾图片展等,充分展示全州组织工作的新面貌和组工队伍的新形象。(易翔 报道)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