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州直

农村沼气:多重困难"掣肘",深入推广需破几道"坎"?

2012年07月13日 10:48:37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作者:李惊亚

 农村沼气:多重困难“掣肘”,深入推广需破几道“坎”?

    新华社记者 李惊亚

    长期以来,中国民间流传着“无臭不农村”的说法。随着农民群众生活日渐改善,沼气走进了千家万户,村容村貌、环保节能意识日益提升,但这一项利民工程要深入推广,仍面临建设难度大、投入不足、服务体系弱等困难,正在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

    “无臭不农村”印象悄然改观

    记者在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摆贡寨看到,昔日堆放在自家院子的猪牛粪已难见踪迹,鼻子仔细嗅一嗅,更是闻不到一点牲畜粪便的恶臭味。

    村民汤国香说:“过去牲畜粪便堆放在外面容易污染水质,人喝了生怪病,现在通过政府补贴,大家都在自家牲畜圈里建了沼气池,粪便做原料,用地下管道输送来的沼气煮饭、照明和取暖,再将沼渣施到地里做肥料,十分简便好用。”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严重的地方只见白花花的石头,山上寸草不生,百姓陷入“无水可饮、无地可耕、无柴可烧”的“三无境地”。

    在贵州石漠化严重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村沼气更是缓解了石漠化山区能源紧缺的大问题,发挥着经济、生态、卫生等多重“综合效应”。

    黔西南州农委主任莫武安说,经过多年的示范和建设,沼气建设技术基本成熟,一户10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气池,可有效解决3口~5口人的农户10个月~12个月的生活燃料,年可节煤炭约1000公斤~2000公斤,节电150度左右,全年可节约燃料费600元~800元,节约电费70元。

    农村沼气还能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据测算,一口10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气池,一年所产沼气的能量相当于3亩~4亩薪炭林一年的产柴能量或150亩干旱草地的地表生物产量。建一口沼气池,相当于保护或新造了3亩薪炭林。

    “用沼气池处理人畜粪便,既可杀虫灭菌,又能得到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能减轻燃烧煤炭所带来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和致癌物质的室内空气污染,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卫生面貌。”莫武安说。

    困难“掣肘” 深入推广难

    随着沼气工程逐步向交通不便、农民收入相对较弱的区域推进,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逐步暴露,制约了农村沼气工程的深入发展。

    “黔西南州处于喀斯特地貌,沼气池开挖需要进行爆破作业,建池农户的量大、面广和分散的特点使政府的爆破工作难以跟上项目建设的需要,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农户的建池投入。”黔西南州农委能源办主任岑健枝说。

    记者了解到,喀斯特山区地质地形复杂,建池成本高、难度大,虽然国家补助资金已提高到每户2000元,但农户需投入3000元~3500元才能建设一口主体池,补助提高部分不能冲抵建材价格上涨和人工工资的增加,部分贫困农户难于承担,导致覆盖率较低。

    同时,建池技工的大部分工资由农户承担,技工工资无法及时支付,影响了建池技工的积极性,造成部分技工流失。

    “由于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逐年增多,以户为单元的传统养殖户逐渐减少,对户用沼气建设需求相应减少。”贵州兴义市敬南镇刘永贵说。

    据了解,近年来养殖大户及规模性养殖企业逐年增多,对常温中小型沼气项目需求增大,而目前常温中小型沼气项目不能满足现有养殖企业的实际需要,无法为养殖企业消纳养殖粪污,形成了户用沼气指标难于落实而中小型沼气项目争不到的局面。

    “三分建池七分养护,农村虽然在沼气建后维修管理方面建立了部分后续服务网点,培养了部分后续服务人员,但尚属于摸索阶段,沼气管护行业还没有形成产业,服务人员报酬也无法得到保障,服务效果差,服务水平低,建池农户在沼气使用中的故障不能及时得到排除和解决,未建池农户对是否建池心有顾虑。”岑健枝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无配套资金,该由地方财政匹配的资金转由农户承担,一部分有建池愿望的农户放弃建池。同时,每完成一口沼气池需要支出工作经费80元以上,由项目县农业部门承担,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项目进展艰难。

    多措并举解决农村环保能源难题

    记者采访的农业、扶贫等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工程建设纵深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半径愈来愈大,逐渐向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发展,这些农户建设条件较差,自筹资金更难,政府需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沼气建设工程全面、健康发展。

    “建议国家及省级补助资金达到每户3500元,同时取消州县两级政府的资金匹配及解决部分工作经费。”岑健枝说,“根据农村实际需要,鼓励大中型沼气建设,推动农村节能减排,加大50立方米~300立方米的中小型常温沼气的建设规模和数量,满足养殖企业的实际需求,积极在农村规模养殖场和农副产品加工厂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尽量减少畜禽粪便和污水造成的污染。”

    同时,加大农户管护培训、宣传力度。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阳光工程等多种培训途径,让建池农户知道农村沼气安全使用和管护,做到建设一口,使用一口,常年累月都能正常使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传媒方式,广泛宣传沼气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培养节约能源意识。

    莫武安认为,农村沼气技术服务网点是农村沼气能否持续使用的根本保障,是检验农村沼气能否持续使用的标准,加强农村沼气技术服务网点建设,坚持做到县有沼气服务站,乡有网点,村有服务人员的“三有”原则,做到沼气缺配件有供应站,沼气出问题有人及时上门维修服务。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强化农村能源工作的领导,地方政府部门要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把农村沼气建设纳入对政府和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确保任务完成,有效改变村容村貌,实现强区富民目标。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12日电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农村沼气:多重困难"掣肘",深入推广需破几道"坎"?

新华网贵州频道 | 2012年07月13日 10:48:37 | 李惊亚

 农村沼气:多重困难“掣肘”,深入推广需破几道“坎”?

    新华社记者 李惊亚

    长期以来,中国民间流传着“无臭不农村”的说法。随着农民群众生活日渐改善,沼气走进了千家万户,村容村貌、环保节能意识日益提升,但这一项利民工程要深入推广,仍面临建设难度大、投入不足、服务体系弱等困难,正在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

    “无臭不农村”印象悄然改观

    记者在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摆贡寨看到,昔日堆放在自家院子的猪牛粪已难见踪迹,鼻子仔细嗅一嗅,更是闻不到一点牲畜粪便的恶臭味。

    村民汤国香说:“过去牲畜粪便堆放在外面容易污染水质,人喝了生怪病,现在通过政府补贴,大家都在自家牲畜圈里建了沼气池,粪便做原料,用地下管道输送来的沼气煮饭、照明和取暖,再将沼渣施到地里做肥料,十分简便好用。”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严重的地方只见白花花的石头,山上寸草不生,百姓陷入“无水可饮、无地可耕、无柴可烧”的“三无境地”。

    在贵州石漠化严重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村沼气更是缓解了石漠化山区能源紧缺的大问题,发挥着经济、生态、卫生等多重“综合效应”。

    黔西南州农委主任莫武安说,经过多年的示范和建设,沼气建设技术基本成熟,一户10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气池,可有效解决3口~5口人的农户10个月~12个月的生活燃料,年可节煤炭约1000公斤~2000公斤,节电150度左右,全年可节约燃料费600元~800元,节约电费70元。

    农村沼气还能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据测算,一口10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气池,一年所产沼气的能量相当于3亩~4亩薪炭林一年的产柴能量或150亩干旱草地的地表生物产量。建一口沼气池,相当于保护或新造了3亩薪炭林。

    “用沼气池处理人畜粪便,既可杀虫灭菌,又能得到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能减轻燃烧煤炭所带来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和致癌物质的室内空气污染,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卫生面貌。”莫武安说。

    困难“掣肘” 深入推广难

    随着沼气工程逐步向交通不便、农民收入相对较弱的区域推进,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逐步暴露,制约了农村沼气工程的深入发展。

    “黔西南州处于喀斯特地貌,沼气池开挖需要进行爆破作业,建池农户的量大、面广和分散的特点使政府的爆破工作难以跟上项目建设的需要,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农户的建池投入。”黔西南州农委能源办主任岑健枝说。

    记者了解到,喀斯特山区地质地形复杂,建池成本高、难度大,虽然国家补助资金已提高到每户2000元,但农户需投入3000元~3500元才能建设一口主体池,补助提高部分不能冲抵建材价格上涨和人工工资的增加,部分贫困农户难于承担,导致覆盖率较低。

    同时,建池技工的大部分工资由农户承担,技工工资无法及时支付,影响了建池技工的积极性,造成部分技工流失。

    “由于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逐年增多,以户为单元的传统养殖户逐渐减少,对户用沼气建设需求相应减少。”贵州兴义市敬南镇刘永贵说。

    据了解,近年来养殖大户及规模性养殖企业逐年增多,对常温中小型沼气项目需求增大,而目前常温中小型沼气项目不能满足现有养殖企业的实际需要,无法为养殖企业消纳养殖粪污,形成了户用沼气指标难于落实而中小型沼气项目争不到的局面。

    “三分建池七分养护,农村虽然在沼气建后维修管理方面建立了部分后续服务网点,培养了部分后续服务人员,但尚属于摸索阶段,沼气管护行业还没有形成产业,服务人员报酬也无法得到保障,服务效果差,服务水平低,建池农户在沼气使用中的故障不能及时得到排除和解决,未建池农户对是否建池心有顾虑。”岑健枝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无配套资金,该由地方财政匹配的资金转由农户承担,一部分有建池愿望的农户放弃建池。同时,每完成一口沼气池需要支出工作经费80元以上,由项目县农业部门承担,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项目进展艰难。

    多措并举解决农村环保能源难题

    记者采访的农业、扶贫等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工程建设纵深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半径愈来愈大,逐渐向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发展,这些农户建设条件较差,自筹资金更难,政府需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沼气建设工程全面、健康发展。

    “建议国家及省级补助资金达到每户3500元,同时取消州县两级政府的资金匹配及解决部分工作经费。”岑健枝说,“根据农村实际需要,鼓励大中型沼气建设,推动农村节能减排,加大50立方米~300立方米的中小型常温沼气的建设规模和数量,满足养殖企业的实际需求,积极在农村规模养殖场和农副产品加工厂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尽量减少畜禽粪便和污水造成的污染。”

    同时,加大农户管护培训、宣传力度。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阳光工程等多种培训途径,让建池农户知道农村沼气安全使用和管护,做到建设一口,使用一口,常年累月都能正常使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传媒方式,广泛宣传沼气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培养节约能源意识。

    莫武安认为,农村沼气技术服务网点是农村沼气能否持续使用的根本保障,是检验农村沼气能否持续使用的标准,加强农村沼气技术服务网点建设,坚持做到县有沼气服务站,乡有网点,村有服务人员的“三有”原则,做到沼气缺配件有供应站,沼气出问题有人及时上门维修服务。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强化农村能源工作的领导,地方政府部门要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把农村沼气建设纳入对政府和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确保任务完成,有效改变村容村貌,实现强区富民目标。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12日电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