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石旮旯的绿色传奇
前言
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上,黔西南州被列为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消息传来,该州干部群众备感振奋,大家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有利于黔西南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构建特色生态产业体系,打造西江上游经济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绿色城镇化发展,推进城镇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今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六部门联合批准《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我省将向石漠化发起总攻,用3年多的时间全面完成现有1042万亩宜林荒山的绿化,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同时坚持控新治旧,加快解决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用两个9年时间,分别使全省主要固体废物实现零增加,并全面消化过去存放的主要固体废物。
素有“西南屏障”和“滇黔锁钥”之称的黔西南州是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统计资料显示,石漠化面积达到754.4万亩、潜在石漠化面积317.1万亩,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9.9%和12.6%,是全省最为集中连片的石漠化地区。2008年,该州8县市全部被列入全国首批100个石漠化综合防治试点县。
经过多年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融入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该州近年来坚持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造血式扶贫新路,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产业化治理石漠化的岩溶山区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畜“晴隆模式”、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和低热河谷地区种植早熟蔬菜的“者楼模式”。为喀斯特石山区治理石漠化提供了较好的经验。 整州被列为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后,无疑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大好机遇。“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保护压力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通过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必将为建设美丽黔西南注入强大动力。”黔西南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抢抓机遇,继续开拓创新,重点围绕美丽乡村打造万峰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结合实际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努力把黔西南州建设成为经济资源协调的科学发展之州,生态产业发达的绿色经济之州,生态屏障牢固的优美环境之州,自然人文融合的和谐宜居之州,率先探索出一条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生态州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 黔西南州2014各高中录取分数线划定 兴义八中562.5 2014-07-11 08:40:59
- 黔西南州作风建设“十严禁” 2014-07-10 16:29:24
- 黔西南州作风建设“十严禁” 2014-07-10 16:29:24
- 黔西南州作风建设“十严禁” 2014-07-10 16:29:24
- 黔西南州作风建设“十严禁” 2014-07-10 13:35:53
- 黔西南州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2014-07-10 11:27:20
- 涉嫌受贿 黔西南州原副州长曾孔祥被立案侦查 2014-07-10 10:58:43
- 黔西南州消防支队上门服务地方重点在建工程 2014-07-10 08:30:21
- 省交通厅副厅长韩剑波督导六六高速和黔西南州高速 2014-07-10 08:27:12
- 省交通厅副厅长韩剑波督导黔西南高速公路建设 2014-07-10 08:27:12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