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群众的健康 改革开放四十年全州卫生事业发展纪实
一切为了群众的健康
—— 改革开放四十年全州卫生事业发展纪实
一
“没想到生病住院治疗还能全部免费,国家政策真好啊!”6月7日,正在安龙县医院住院的龙山镇巧烂村村民梁厚品老人感慨道。
梁厚品今年71岁,跟二儿子生活在一起,二儿子智力障碍,生活无法自理,父子俩主要是靠低保金生活,是精准扶贫户,今年2月份搬迁到钱相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几个月前开始反复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夜尿,由于怕花钱,就一直没有去医院。5月20日,病情突然加重并尿闭,于是到安龙县医院住院,经医生诊断,老人患有前列腺增生症,如不采取手术会出现反复的感染、出血,产生膀胱结石,长时间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老人住院,小儿子梁永松也从老家赶来照顾。听说需要手术,老人心里犯难了,家里的情况怎么负担得起医药费?
“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哦,不行你们拉我回家找点草药吃算了。”梁厚品怕给儿子带来负担,提出回家治疗的要求。
“现在国家政策那么好,应该花不了多少钱,我先去找医生问问。”小儿子梁永松安慰父亲。
梁永松找到老人的管床医生,把家里的情况跟医生说了,医生也耐心地给他作了说明:“放心吧,你们贫困户有‘四重医疗保障’,住院做手术不需要你们付钱的。”
5月23日,梁厚品在医院接受了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症状明显较好,一周后便能自行排尿且顺畅。过不了几天,就可出院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州医疗卫生行业从治疗简单跌打损伤、感冒拉肚子,到攻克疑难杂症,切除癌细胞,建立胸痛中心,攻克一个又一个医疗难题,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气分析仪”,从“赤脚医生”到顶级专家,贫困群众从看不起病,到看病不花钱。四十年沧桑巨变,我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飞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州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梁厚品就是在我州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中受益的其中一个老百姓。
二
“梁厚品之所以住院手术不用花一分钱,得益于我州实施的‘四重医疗保障’。”州卫计委主任梁龙甫介说,“2017年10月,我州制定了《黔西南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医疗健康扶贫作战方案》,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和‘一站式’服务,实现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3549人“四个100%和一站式及时结报”的目标任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00%参保;确保精准贫困户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经报销后报销比例达 90%以上;确保所有大病贫困患者报销比例达‘四重医疗保障’100%。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 100%。”
我州已全面实行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一站式及时结报。实施“两提高一取消一兜底”,精准扶贫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均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住院起付线,政策范围内费用兜底。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面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2017年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参保全覆盖。各县(市、新区)均落实了医疗扶助资金,个人自费医疗费用由医疗扶助资金给予补助,其中县域内就医自费费用实行兜底,县域外就医自费费用按不低于90%的比例给予补助。
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全州“四重医疗保障”受益62095人次,医疗总费用22603.53万元,报销金额18655.35万元,其中基本医疗补偿16251.32万元,大病保险补偿622.46万元,医疗救助1781.6万元,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97.61%,实际补偿比82.53%。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我州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5种重大疾病保障的基础上,按照“三定、两加强”原则,对农村贫困人口中儿童白血病等7类13种大病实施专项集中救治,政策实施以来全州共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338例(建档立卡贫困患者67例,非建档立卡贫困患者271例)。
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5月,全州共有8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1701名特定人群实行就医“十减免”优惠政策,共减免医疗费用11346.6元,进一步降低了贫困群众就医负担。
三
从2012年开始,我州各县市人民医院抓基本,强基层,夯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业务用房,加快设备采购,强化学科建设,优化医院管理,不断满足患者高质量就医需求。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新农合大病保险全覆盖、乡村医生全覆盖、乡村校医全覆盖。截至2016年底,全州133个乡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13所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完成远程医疗平台建设,13种大病纳入集中救治,开展36种慢病签约管理,1067个村(社区)卫生室完成新建或改扩建,通过招聘或下派,完成乡村医生到岗到位,990所农村中小学建成校医务室,以招聘或挂靠方式配齐校医。同时,黔西南在AAA级以上景区景点建设卫生室。通过“六个全覆盖”,提升医疗卫生覆盖面,提高医疗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就近就医看病需求。
2017年9月,全州所以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层销售,破除以药养医机制,让利于民;推行药品、耗材购销“两票制”,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费用;与全国、全省同步开通异地就医及时结报,推行看病就医“一站式”服务,对建档立卡户实施看病就医“十减免”,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四
2017年,全州紧紧围绕人口健康信息化“五个全面建成”建设目标(全面建成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全面建成县级以上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全面建成全省医药监管平台、全面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面建成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数字预防门诊全覆盖),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成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疗全覆盖工作任务。全州共投入4673.51万元购买DR机、全科诊疗仪等9种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设备,投入3418.95万元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乡镇卫生院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平台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会诊室、影像室、检验室、心电图室和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等“五室”及县级区域远程医疗中心场地标准化建设。全州133个乡镇卫生院院内信息管理系统采取云部署模式,已全部建设实施;全州对影像、心电、检验、B超等操作人员、信息化管理人员和诊断医生进行了三轮培训和业务考核工作,参训人员达720余人次。全州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向省级以上医疗机构申请完成远程会诊病例718例,向省外医疗机构申请完成远程会诊病例106例,县级医疗机构向州级医疗机构申请完成远程会诊病例512例,共完成远程会诊1336例;同时统筹利用远程设备资源,全州共开展远程示教、远程培训40余次,召开远程视频会议60余次。完成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工作任务。
目前,全州已建设完工的有121个,均按照省“六统一”要求的建设标准建设。完成了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统一挂号平台、医药监管平台建设任务。全州12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完成电子病历共享平台的接入并上传数据(安龙县中医院、望谟县中医院因新院建设申请暂缓实施)、14家启动实施医药监管平台后期建设工作。完成了州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基础平台建设任务,实现与省全民健康信息基础平台的对接。
2016年7月,州医院正式加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州人民医院与所帮扶的安龙、册亨和普安3个县人民医院形成联合体,州人民医院托管贞丰县人民医院;兴义市医院与所帮扶的兴仁县人民、望谟和贞丰3个县人民医院形成联合体;州中医院与晴隆县人民医院、普安县中医院、贞丰县中医院、兴义金谷子中医疗养院形成联合体,实现了信息共享,建立了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机制,逐步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全州8个县市均已全部开展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工作,分级诊疗覆盖率达到100%。
五
按照州委、州政府构建“康养黔西南、四季花园城”的规划,依托黔西南优越的生态环境、地理气候、空气质量等资源禀赋,合理规划建设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康复组织,全州已启动医养一体化建设项目,主要是推进了州人民医院生态健康城(计划投资30亿元)、兴义市酒店转型发展养老养生、兴仁中医院医养结合试点、兴仁县民政养老养生园区建设、安龙县养生谷健康养老服务(计划投资1.2亿元)、普安县心理康复及休闲养生综合体建设项目(计划投资6.8亿元)。州卫计委、州人社、民政等8部门还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黔西南州医养结合实施方案》,对2018年至2020年全州医养结合工作进行了规划安排,成立医疗健康扶贫医养结合工作专班,整合部门资源优势,力求在医养结合方面探索新路径,提升了医养结合工作水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个人的健康,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从1978到2018,改革开放40年来,我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红利,再说起“没有健康,哪有小康”这句话,全州群众就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更加坚信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抖擞的精神,才是群众昂首阔步迈向小康社会的坚强保障。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袁 艳 戴宏瑶)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