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的乔迁”——黔西南易地扶贫搬迁这几年
“今天我得了文明卫生示范户的表彰,以后我要带动大家把卫生搞好,都成文明户!”2017年12月10日,兴义市永安小区的住户代月国在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推进计划暨表彰大会上说。
为了让新市民快速融入新家园、适应新生活,相关部门做了许多努力:推进小区卫生室建设,让群众就近就医;全面登记适龄儿童的就学情况,及时协调,确保不存在一人无校上学;全面开展就业意愿登记,加强就业培训,多渠道协调解决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
“新市民”在黔西南是一个热词,围绕这个概念,她正在用自己方式,创造着异地搬迁的“黔西南模式”。
收入从每月八九百到每月五六千
走进兴义市坪东街道办洒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内的文才箱包厂,工人们正在忙碌。46岁的张师傅正在用板车将工人们做好的箱包从三楼运送到二楼,虽然身体有残疾,但干活却很有干劲。
“从农村搬到城里,社区党支部很关心我,为我找到特别适合我的活,我就得好好干、努力干,要不然对不起支部的关心,也对不起工厂。”张师傅是去年6月从普安县高棉乡嘎坝村坝巩田组搬到洒金的,“由于我们夫妻都身体残疾,以前在农村时家庭十分困难,一家五口靠低保金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搬到兴义后,张周普家住进一套100平方米的三房,在社区党支部的关心下,读大学的大女儿,读中学的二女儿、小儿子均顺利入学并得到就学补助。去年9月13日,张师傅的妻子进入贵州苗药厂上班,平均月入2000元,张师傅每个月也能挣1800元。
去年11月下旬,张师傅将一家人的户口都迁到了洒金安置区,他说从这时起全家人真正算是兴义人了,也真正过上了城市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由此,张师傅家的低保金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一家五口领的农村低保金每月800元,现在每月2200元。加上夫妻二人的工资,一家人每月的收入有五六千元。
洒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作为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重要承接地,2017年接纳搬迁户1852户8199人,其中晴隆775户3584人,普安945户4087人,兴义雄武132户528人;2018年还将接纳易地扶贫搬迁户2000余户10000余人。从建立党组织到健全社区服务中心,从建设住房到方便出行,从保障就业到创业致富等等,洒金安置点全面推进新市民计划实施带来的新变化,是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施新市民计划的一个缩影。
从“最后一公里”看出民生细节
2017年底,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出台《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试行)》指出,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要求,坚持跨区域搬迁、城镇化搬迁,推动新市民转变思想观念、就业方式和行为习惯,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到城镇居住的群众与市民享有同等城市配套、同等公共服务、同等市民待遇,快速融入新环境,乐居新家园,成为新市民,共享新生活。
《计划》中特别提到,要构建城镇组团、管理有序、就业充分、保障到位、和谐宜居的新居住区。
除了就医、就业、就学等“大民生”的选项,一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也能体现出新居住区是否真正做到和谐宜居。
今年3月,洒金易地搬迁安置区至坪东广场的211路公交车开通。许多安置区群众特意乘坐体验,其中就包括了张师傅。
“没搬来时,交通状况很差,赶集离家有好几公里,路难走,很多人就用摩托车载人,安全问题不说,一趟就要15元,也划不来。”张师傅说,“简直是千差万别,现在我们进城一趟公交车就解决了,才两块钱。”
南兴社区(洒金安置区)居委会委员邓宁也是一名安置区的搬迁户,她说:“搬来兴义后,兴义市的工作做得很具体很好,特别是新市民计划的开展,处处为搬迁群众着想谋福利,就拿公交车来说,现在开通了到安置区的专线,加上之前的两路,群众们可以坐的公交车就有3条线路了,出行真的很方便。”
正在延续的异地搬迁“黔西南模式”
去年,团结出版社出版了《民心的乔迁——贵州省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录》一书,该书由前贵州省黔西南州州委书记、现《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作序,由贵州省黔西南州州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编写,是一部反映当地扶贫工作的新闻报道评论文集。
黔西南在国家脱贫攻坚的大政指导下,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对本省易地扶贫搬迁一盘棋这项工作展开因地制宜的落实,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实绩。此书是此项工作的全记录,对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7年,黔西南州完成签订搬迁协议24227户110421人,占计划数的100%;累计建成住房及主体工程24227套,完成实际入住4251户19779人,2017年度项目工作全面完成。
2018年,黔西南州计划搬迁任务为36298户158097人,建设居住区25个。“十三五”期间,黔西南州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6.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4万人)。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