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文化流芳
2013年09月02日 09:46:40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徽州墨客
现今年代最久的一锭徽墨,藏于黄山市博物馆,出土于一座唐墓,墨面有“文府”二字,人称“文府墨”。不足手掌大小的文府墨经地下千年而不坏,徽墨的地上历史,从它算起,最少千年。
我们那些笔墨纸砚终其一生的先人,无论如何不会料想今天这样一个年代:几乎所有人都识文断字,但成年以后却只在偶尔需要签名时才会用一次塑料签字笔。在远离纸墨和书写的今天,“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徽墨,它的命运和价值要在哪里延续?
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3岁的汪培坤,他经营的屯溪胡开文墨厂,在藏墨圈子里简称“屯胡”。屯胡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胡开文墨店。胡开文不仅制墨工艺博采众长、技高一筹,经营理念也为一时之先,先后开设9家分店,遍及大江南北。胡开文因此后来居上,是为清代徽墨四大家之首。
时代变迁,世事更迭。上世纪90年代后,国营的胡开文墨厂由于各种原因经营变得困难。2001年,50岁的汪培坤获当地政府支持,出资400万元承接该厂。此时的汪培坤,已经是声名远扬的制砚名家、古砚和古墨的收藏家。然而接下屯胡,就接下了新世纪中延续徽墨的使命,要承担由此而来的种种考验。
恢复古法炼烟,重新发掘久已失传的徽墨古法配方,研制数十种古法新墨,像世纪松烟墨、超细油烟墨、大漆烟墨、八宝五胆墨、鹿茸胶墨、宾虹宝墨、特制礼品墨等等。遍请书画名家试用,很快声名鹊起,不仅在国内拥有稳定的高端客户群,很多海外客户试用后也大批量订购。同时, 汪培坤修整古法点烟旧址,修胡开文故居、胡开文碑林园和文房四宝陈列馆,共同组成一个徽派园林,加上旅游风景区的天然优势,徽墨、胡开文、古徽州连在一起,成了这里最富魅力的文化意象。
然而,汪培坤还是感到徽墨传承的困难。徽墨上品,南唐后主李煜时代就立下了标准:“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这样的墨,制作工序有9道之多——炼烟,和料,杵捣,制墨,压模,晾墨,锉边,洗水,描金。无法同另外许多传统手工艺那样,可以一两个人从头到尾独立完成。这首先就限制了家庭小作坊的制作。并且,有些工序比如炼烟、和料、杵捣,对人工技术经验要求很高,而且完全可以用又脏又苦又累来形容。炼烟的过程自不必说,人人都知道油烟对身体的损害。单说杵捣,古语“轻胶十万杵”,说的是烟料加入胶后,要人工一棰一棰杵捣十万下,才能杵得透,烟料和胶才会均匀融合,最终成品才会“墨坚如石”又不易断裂。烟好,胶好,杵得透,写字作画才能出得来那种“墨分五色”的效果。还有晾墨,不见日头不见风,必须是常温、室内、自然通风的情况下,晾干,同时定期翻面,以免变形。古法一锭墨从取料到制成可以出售至少也得一年。之后也还要放几年,好墨如好酒,陈年过后,才好之又好,让人迷恋。
明朝人说过,一两黄金一两墨。虽然好墨一定会用到好胶好木料,会用到沉香麝香珍珠金箔,但是,好墨的金贵,贵不在此,贵在功夫、手艺、心血,还有时间。
然而,用汪培坤的话说,“好多写字画画多少年的人,也只用墨汁,从来不懂墨的好处”。墨分五彩,而墨汁的墨色无法控制,难以均匀晕开。另外,墨汁中合成胶、电解质、防腐剂等化工原料,破坏纸张纤维,时间长了容易褪色断裂;用老松木、桐油、牛皮或驴皮等天然原料制成的徽墨,用来写字作画,百年之后,墨迹仍然光泽如新,油亮生辉。极品徽墨,原料中必含名贵中药,沉香、熊胆、麝香,还有珍珠、金箔等。此外很重要的一点,用墨汁,省略研磨的过程,貌似方便,不过同时也损失了中国书画自古以来不可或缺的某种“意味”。
汪培坤十几岁跟师傅学手艺,知道好手艺要耗费多少功夫,这样的功夫,“下一代人不一定愿意出了”。可是,徽墨有多好,这一代,下一代,往后的很多代,是该记在心上的。要是徽墨不存在了,我们的一部分文化基因,也会随它一起消失了。
紫砂清韵
旧时,江浙一带人家如果生了女孩子,即便没有锦衣玉食供养,也免不了会给孩子起个秀啊、娥啊、仙啊之类的名字,以寄托天下为父母者美好的期许。1943年,江苏宜兴山丁南村一个汪姓小户人家,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在这个日后生养了7个孩子的家庭,作为长女的她,无疑承载了父母的希望,也承载着帮衬父母养家糊口的责任。她就是中国紫砂艺术大师汪寅仙。
紫砂成型技法的工谨严格,紫砂塑器取法自然的趣味,使紫砂陶艺明清以降备受文人墨客青睐,“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近年来,随着紫砂壶成为东南亚一带收藏界的“贵”客,居住了9位紫砂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小小丁蜀镇,作为紫砂的故乡,也成为热闹之所。走在丁蜀繁忙的小路上,那位戴着有色近视眼镜、满头花发的邻家老奶奶、老爷爷,或许嘉德拍卖会上身价已到5位数。
很难想象,如果不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工商业界振兴传统手工艺的共识和政策,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环境成熟,如果不是新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战略,汪寅仙这些纯粹的民间艺人即便能在行业里“出类拔萃”,也不会成为“大师”,站在现实生活的聚光灯下。
生活中当然没有这么多的“如果”,汪寅仙生逢美好时代。1956年,中国工商业迎来公私合营的高峰期,许多手工业经营者被“合作”进了国营工厂。位于丁蜀镇的宜兴紫砂工艺厂,就是在这种历史的大背景下,网罗了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中国紫砂界声名显赫的“七大老艺人”。这是宜兴紫砂厂的历史鼎盛时期,也就是这一年,13岁的汪寅仙通过考试,成为紫砂厂30名学徒工中的一名,受到吴云根、裴石民、蒋蓉、朱可心、顾景舟诸多身怀绝技的名师手把手的指教。这些从旧中国走过来的老艺人,对新政府新生活充满着热情和信任,他们打破传统的偏见,将一身绝技满怀欢喜地、毫无保留地教给这些“向泥巴讨生活”的子弟们。事实上,这30名学徒日后大多成为紫砂界的中坚力量。汪寅仙就是在这样激情洋溢的大时代洪流中,成为紫砂壶花货大师朱可心的爱徒。
传统手工艺的出路在于匠心独运,一花一世界。朱师傅在江南潮冷的冬季,围着双层围巾,躲在10平方米大小的厂宿舍里一遍又一遍地打泥片、塑桃形、贴叶子,将紫砂壶点线面起承转合、虚实平衡解析得淋漓尽致,一旁打下手的汪寅仙不过十六七岁却已胜读十年书。跟从朱师傅仿制“圣思桃杯”这一经历,打开了汪寅仙紫砂壶设计的“命门”。设计是赋无形紫砂泥于有形生命的思维过程。汪寅仙一生虽然拜师不少,但是对她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朱师傅。如今,汪寅仙在紫砂界也以“花货”名世,“岁寒三友壶”是她的“花货”系列的经典作之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一个有心的小姑娘,工友们上班,她在上班;工友们下班了、放假了,她还在加班,以至于要经常写检讨反思自己“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羸弱、瘦小的小姑娘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厂里的辅导小老师、班长、车间主任,并被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宜兴陶瓷造型培训班学习。1973年,三十而立之年,汪寅仙进入紫砂厂研究室,担任副主任。研究室的主任就是当代紫砂界泰斗顾景舟。次年,研究室为周恩来总理赴美设计作品。
勤奋、好学、肯吃苦是一个手艺人学手艺的必要条件,名师、悟性、机遇是一个手艺人成功的充分条件。“艺术是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从这一审美取向出发,我们看到汪寅仙紫砂艺术的节制美。一个艺人之所以成为大师,不仅因为技法成熟,而是要有风格性,能开创新的流派。正如汪寅仙经常挂在嘴边的,“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紫砂壶大师,汪寅仙的成名、成功、成法得益于时代。当代社会对传统手工艺的重新认识,对文化艺术价值的肯定,保护并支持了许多手工业艺人的生存和激情。这种历史阶段性的努力,时间愈久远,价值愈能得到证明。
青瓷大师
徐朝兴,龙泉人,第一位青瓷界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公认的青瓷界泰斗。一头白发,谈到高兴时,抬手握拳让我们看他胳膊,那完全是壮年重体力工人或是健身爱好者才会有的肌肉,饱满强健,轮廓清晰。他说,每件青瓷,选料、造型、拉坯、制作釉水,等等,所有工序,都要靠一个人独立完成,肌肉嘛,从13岁进厂学徒算起,55年拉坯练出来的。平常的掰手腕比赛,他也是常胜将军。上世纪50年代,徐朝兴在龙泉瓷厂劳动竞赛中创造的单日拉坯产量纪录到今天还无人能破。徐朝兴的自我评价是,“我想我是个干什么都能干好的人,但是命中注定,要吃青瓷这碗饭。”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这是考古学家、“中国陶瓷之父”、曾任故宫博物院陶瓷馆馆长的陈万里先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结论。最早享誉世界的中国瓷器即是青瓷。五大名窑中,哥窑专属的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靖康之变宋室南迁,中原制瓷高手大批加入,龙泉青瓷于此鼎盛,行销世界。宋元以后,青瓷一路衰落,到明末景德镇兴起时,龙泉窑厂所剩无几。1949年时,几经乱世动荡,更是窑火难寻。直到1957年周恩来总理指示恢复五大名窑,龙泉青瓷才重现生机。
这一年,徐朝兴14岁,在龙泉县木岱村瓷厂已经做了一年学徒。徐家曾是龙泉大财主,土改之后,家里太穷,“吃了午饭就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晚饭吃”,徐朝兴兄弟三人,弟弟被人抱养,哥哥早早去瓷厂当学徒。13岁时某一天,徐朝兴跟着父亲从早晨6时到下午5时赶了80多里路,赶到哥哥去的同一家瓷器厂申请当学徒。太小了,太矮了,“那会就1米3的样子”, 厂里不肯收,父亲没有办法,自己回去了。徐朝兴就留下来跟着哥哥,“小孩子都喜欢玩泥巴” ,玩了一天,这个“小鬼 ”竟然有模有样在拉坯,老工人替他和厂里说,留着这小鬼吧,他蛮灵。徐朝兴的师傅叫李怀德,是龙泉青瓷得以恢复的关键人物,他贡献了李家始自南宋祖辈相传的配釉秘方。加上当时多位陶瓷方面学者和专家的倾力支持,这个仿古小组历经5年,碾磨、配料、拉坯、上釉、烧制,每一道工序,无数失败摸索,照《龙泉瓷厂长志》记载,1959年国庆前,瓷厂所制国庆用瓷经鉴定,大部分达到明代龙泉青瓷水平,部分接近宋代哥窑弟窑水平。龙泉青瓷,1700余年的血缘和命脉得以再续,徐朝兴50年辉煌荣耀的青瓷生涯,由此发端。
迄今为止,徐朝兴是获得最多国家奖项的青瓷大师,他的作品清醇典雅,工艺水准比肩历代青瓷名品,每每被中南海、大会堂等选中收藏。随着这几年青瓷市场升温,拍卖行中,他的作品也成为备受青瓷藏家追捧的珍品。
2006年10月,徐朝兴从艺50周年回顾展在杭州举行,美术界和陶瓷界对徐朝兴青瓷成就作了这样的评价:“由于青瓷历史悠久,长期受仿古风尚与实用目的的双重约束,故近代青瓷创新甚少,但他能自觉拓展传统陶艺技法,注重陶瓷本体语言的挖掘和发挥,所以能蜕变出属于自己风格的青瓷作品,从而开创出龙泉青瓷的一代新风——由他开创的哥弟窑相结合的表现技法,以及融商周古瓷之神韵与现代创作理念于一炉,把传统跳刀技法与灰釉进行综合表现等一系列创新形式,对龙泉青瓷的推陈出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徐朝兴是龙泉的骄傲,他的工作室朝兴青瓷苑,不时有中小学生慕名上门,徐朝兴跟他们介绍交流,合影拍照,还按人数洗好照片再送给大家,有时就这样结下一段其乐融融的忘年交。某年过年,徐朝兴和夫人开车到乡下探访一位中学生朋友,那个家庭的贫穷让他深深震动,他告诉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学费他管,要是考不上就跟着自己做青瓷。在徐朝兴的资助和帮助下,这个孩子现在一所外语学院读二年级。想起自己吃不饱饭的童年,13岁时跟父亲走一天路到瓷厂当学徒的少年,69岁的徐朝兴希望自己的帮助可以让这个孩子的成长少一些艰难多一些阳光,这也是他对命运和家乡的另一种回报。
锡绣素手
赵红育的外表,非常符合人们对一位女性刺绣艺术家的想象。清新,雅致,灵动,嗓音委婉,神情柔和,举手投足幅度很小,带着一种舒缓又精准的古典节奏。吴侬软语本来好听,又是在讲那么美的刺绣,非常自然地带你进入到无锡精微绣的唯美世界:
“无锡精微绣,是苏绣分支,它把刺绣的精、细、美表达得非常透彻:远看诗情画意,近看人物神情毕现,用放大镜看,更是惟妙惟肖。”
历史上的江南,有着悠久而发达的手工业传统,不断汇聚了各方文人雅士,商业繁荣的同时,这里人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趣味也有了长久的积累。晚清以后,上海、苏州、南通,都有民间开设的刺绣传授组织。光绪23年(1897年),李佩黻、李韵和妯娌在无锡当地创办了锡山绣工传习会, 来学习的多是闺中少女,传授的是富有观赏价值的“闺阁绣” ,吸收上海露香园顾绣的精华, 风格上讲究江南文人画一样的淡雅清丽。“学者上百人”,锡山绣工传习会影响所及,这一时期,刺绣名家辈出,生产规模也很大,传习会的绣品在当年世博会、国际博览会上屡获金奖。这一切成就了无锡刺绣的鼎盛,绣工会的成就赢得了当时农工商部“精制绣品、折法改良”的银奖牌嘉奖。赵红育的师傅华慧贞就是锡山绣工会的第一批学员。
赵红育1973年开始跟随华慧贞师傅学习刺绣,算起来,当时6个学生,跟着3个老师傅,就是锡绣的一条命脉了。刺绣很讲“心灵手巧”,赵红育悟性好,天分高,灵感不断,绣品出众。她的第一幅单面精微绣作品是《观音》,图中观音的衣纹上,绣着三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700多字,每个字比粟粒还小,却字字清晰工整,笔画流畅。第一幅双面精微绣《寿星图》,火柴盒大小的绣品,笑容可掬的寿星佬,飘飘扬扬丝袍上,500个寿字纤毫毕现。1989年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双面精微绣《丝绸之路》,长40厘米、宽16厘米,半个笔记本屏幕大小的幅面,一支26个人、21匹骆驼、4匹马、5头小毛驴和3头猎犬组成的商队。针法极其复杂,巧夺天工。 “狗要用施毛绣,刻画出狗毛茸茸的感觉;骆驼则用乱针绣,不能太乱,刻画出骆驼皮毛的感觉;人物的衣服则用套针绣,才能有丝绸的质感。像人的眉毛,常常只能是凭感觉才能描绘。”生动精细,疏密有致,意境深远。
赵红育主持创作的发绣长卷《古运河梁溪风情图》,这幅耗费8000多工时,用3000克20种不同颜色头发完成的绣品,其精湛的绣工,让人叹为观止。1800多个半寸大小的人物,每一个都姿态生动;房舍楼宇1200余间;大小桥梁20多座、船只280余艘。用了散点针、滚针、缠针、虚实针、套针、接针、铺针等多种针法,头发天然从乌黑到雪白的层次丰富的色泽,完美地表现出工笔的神韵,而刺绣材质的特殊,又呈现出与笔墨不同的层次和光彩。
刺绣的魂就在其精、细和美。精微绣体现了这种极致的精细美。与通常双面绣相比,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用针用线用料用色上更加严谨讲究,尤其在绣刺细部时,须将一根丝线分成七十至八十分之一,局部细微之处,无法用笔勾勒,全凭手眼与心灵相通方能绣成。
有人说,全部女红里,说到境界,刺绣当为最上。道光年间,寓居无锡的刺绣名家丁佩在《绣谱》里说:“刺绣以针代笔,以绢素为纸,以丝线为朱墨、铅黄。”“取材极约、而用甚广”,为“闺阁中之翰墨。”近代极负盛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为一代刺绣大家沈寿记录整理的《雪宦绣谱》里也记录了沈寿这样一句话:“久而久之,遂觉天壤之间,千形万态,但入吾目,无不可入吾针,既无不可入吾绣。” 赵红育的刺绣生涯接近40年了,她说现在绣花时候终于可以坐直了,年轻时眼睛近视,头要低下来靠近看,现在一来眼睛略花,和近视相抵;二来,一针一线的40年,针法,万物,了然于心。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