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族文化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写在陈翰辉《荷乡渔唱》出版之际

2013年09月03日 11:19:47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杨煜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 写在陈翰辉《荷乡渔唱》出版之际
 
     2013年8月19日,是个安龙人民值得记住的日子。这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纯属巧合,晚清重臣张之洞之孙女,87岁的张厚粲教授从北京来到安龙寻访祖父张之洞、曾祖父张锳足迹,为安龙厚重的历史文化注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真可谓喜事连连,也就在这一天,我得知安龙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龙县史志界专家陈翰辉先生的散文集《荷乡渔唱》正式出版发行,可喜可贺。
 
    也许是酷爱文学和新闻的原因,最早知道翰辉先生是刚参加工作后不久,在《黔西南日报》、《绿海》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认识的。每每读罢他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清新朴实、干净利落的感觉,至此,陈翰辉这个带有几分儒雅和文化气息的名字便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但真正结识翰辉先生是2008年从乡镇到县直机关工作以后的事。那是在一次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这时的翰辉先生已退休客居省城,而是作为特邀人员参会,我现场聆听了他对文化工作的发言。讲话观点鲜明,很有见地,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对文化特别是安龙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我终于有幸见到了崇敬已久,知识渊博,敢于直言,文如其人的翰辉先生。
 
   《荷乡渔唱》是一本记叙性的散文集,主要讲述的是安龙的人和事、景和物,共三卷43篇13.4万字,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走近安龙的山山水水,走近安龙的历史文化,篇篇文章用清新优美的文字,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散文的方式记述着故乡的一草一木,讲述着这方土地上一个又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和事,以及作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点滴和对人生的感悟。
 
     手捧《荷乡渔唱》,读罢《品读安龙》,让人对龙城荷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仅了解了她曾经的辉煌与现实的无奈,而且读出了她的苍凉悲壮和风流儒雅;读着《岑南絮语》,自己仿佛走在蜿蜓盘旋的古驿道上,走在神秘幽深的小巷里,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品读《钟鼓楼下》,翰辉先生小时候住在钟鼓楼下,听着钟声,偎在火塘边,在昏黄的桐油灯下苦读诗书的场景挥之不去;《苍凉西关》里的西关街,历史上是一条繁华的街道,它见证了南明永历朝廷在安龙四年间的恩怨与纷争,繁华与衰落,古代宫廷斗争的情景使人浮想联翩;《走近张之洞》则让人想起年方11岁的张之洞站在半山亭上极目远眺,感慨万千,文思喷涌,挥笔写下《半山亭记》时的豪迈与气度……
 
    《荷乡渔唱》没有说教的痕迹,文章对每一个故事,每一段历史,每一位人物,每一处景物的叙述与描写,没有平铺直叙的罗列,没有刻意的说教,而是橇动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愫,赋予故乡山水花草、故事人物之灵性,以清新优美的文字向人们娓娓道来,不知不觉中将你带到心灵的最深处。仿佛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从古代穿越时空来到安龙,带着你穿梭在故乡的大街小巷上,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轶闻趣事,是那么的悠闲,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
 
   《荷乡渔唱》凝聚着翰辉先生一生的心血,是翰辉先生严谨治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集中体现;是翰辉先生晚年客居省城馈赠故乡,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是人们深入了解安龙,认识安龙,走近安龙的“导师”。(文/杨煜)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写在陈翰辉《荷乡渔唱》出版之际

亮点黔西南 | 2013年09月03日 11:19:47 | 杨煜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 写在陈翰辉《荷乡渔唱》出版之际
 
     2013年8月19日,是个安龙人民值得记住的日子。这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纯属巧合,晚清重臣张之洞之孙女,87岁的张厚粲教授从北京来到安龙寻访祖父张之洞、曾祖父张锳足迹,为安龙厚重的历史文化注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真可谓喜事连连,也就在这一天,我得知安龙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龙县史志界专家陈翰辉先生的散文集《荷乡渔唱》正式出版发行,可喜可贺。
 
    也许是酷爱文学和新闻的原因,最早知道翰辉先生是刚参加工作后不久,在《黔西南日报》、《绿海》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认识的。每每读罢他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清新朴实、干净利落的感觉,至此,陈翰辉这个带有几分儒雅和文化气息的名字便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但真正结识翰辉先生是2008年从乡镇到县直机关工作以后的事。那是在一次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这时的翰辉先生已退休客居省城,而是作为特邀人员参会,我现场聆听了他对文化工作的发言。讲话观点鲜明,很有见地,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对文化特别是安龙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我终于有幸见到了崇敬已久,知识渊博,敢于直言,文如其人的翰辉先生。
 
   《荷乡渔唱》是一本记叙性的散文集,主要讲述的是安龙的人和事、景和物,共三卷43篇13.4万字,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走近安龙的山山水水,走近安龙的历史文化,篇篇文章用清新优美的文字,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散文的方式记述着故乡的一草一木,讲述着这方土地上一个又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和事,以及作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点滴和对人生的感悟。
 
     手捧《荷乡渔唱》,读罢《品读安龙》,让人对龙城荷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仅了解了她曾经的辉煌与现实的无奈,而且读出了她的苍凉悲壮和风流儒雅;读着《岑南絮语》,自己仿佛走在蜿蜓盘旋的古驿道上,走在神秘幽深的小巷里,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品读《钟鼓楼下》,翰辉先生小时候住在钟鼓楼下,听着钟声,偎在火塘边,在昏黄的桐油灯下苦读诗书的场景挥之不去;《苍凉西关》里的西关街,历史上是一条繁华的街道,它见证了南明永历朝廷在安龙四年间的恩怨与纷争,繁华与衰落,古代宫廷斗争的情景使人浮想联翩;《走近张之洞》则让人想起年方11岁的张之洞站在半山亭上极目远眺,感慨万千,文思喷涌,挥笔写下《半山亭记》时的豪迈与气度……
 
    《荷乡渔唱》没有说教的痕迹,文章对每一个故事,每一段历史,每一位人物,每一处景物的叙述与描写,没有平铺直叙的罗列,没有刻意的说教,而是橇动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愫,赋予故乡山水花草、故事人物之灵性,以清新优美的文字向人们娓娓道来,不知不觉中将你带到心灵的最深处。仿佛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从古代穿越时空来到安龙,带着你穿梭在故乡的大街小巷上,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轶闻趣事,是那么的悠闲,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
 
   《荷乡渔唱》凝聚着翰辉先生一生的心血,是翰辉先生严谨治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集中体现;是翰辉先生晚年客居省城馈赠故乡,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是人们深入了解安龙,认识安龙,走近安龙的“导师”。(文/杨煜)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