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内涵要求 建设和谐文化(学者论坛)
|
追求“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这在历代众多的诗文和书画作品中都有充分体现。 (清)八大山人 《幽溪载酒图轴》 资料图片 |
追求“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这在历代众多的诗文和书画作品中都有充分体现。 (五代)董源《潇湘图》(局部) 资料图片 |
|
追求“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这在历代众多的诗文和书画作品中都有充分体现。 (唐)冯承素行书摹 兰亭序卷(局部) 资料图片 |
近年来,和谐文化逐渐成为学术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和谐文化理念的提出,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和发展中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的客观形势,符合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形成文明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从物质层面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甚至整个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一切物质成果,都可以被看作物质层面的文化;从制度层面看,文化体现在一系列社会规范和准则中,正是由于有这些规范和准则,社会才能够平稳有序运行,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从观念层面看,文化指的是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传统、风俗习惯、道德准则等。纵观人类历史,无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人们都在为保证社会的健康有序运行而不懈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仅要求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而且要求进一步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因此,建设和谐文化、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就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人的身心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文化。它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根据实践要求和时代特征而增添新的内容;它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和谐文化涵盖多个层面,既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社会风尚,也包括行为规范和制度体系等。
和谐文化的理论渊源
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和谐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和”的观念,在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贵和”、“和谐”成为主流的社会理念。可以说,“和谐”深深融入我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认识中,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儒家学说中,“和”的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孔子看来,“和”是天下之达道,只有“和”才能够让万物生长繁育、人们各就其位。当然,“和”并不是一味追求一致,而是求同存异,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毕生都在倡导“和”的思想,积极宣扬“礼之用,和为贵”、“均无贫,和无寡”等思想,强调“和”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且是调解人们之间利益冲突的处事方式和治国之术。此后,儒家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继续遵循了这一理念,并将其发扬光大,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荀子的“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强调只有和谐才能产生战无不胜的力量;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阐述的也是类似的道理;董仲舒更是提出凡物必有合等观点。可以说,和谐的理念一直贯穿于儒家思想之中,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改变而消失。
和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观点,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思想流派中也有诸多论述。老子强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提出万事万物都包含阴和阳两个方面,两方面相互融合构成“和”,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及其生存的基础;管子强调“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倡导以道德的培养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和谐对抗分裂,保护自己和他人;墨子则将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将家庭不和、离散之心视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即所谓“离散不能相和合”;佛教中也有不少“和”的思想,如“诸法因缘和合生”等。
和谐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劳动。通过劳动,人们不仅能够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更重要的是能够达到一种身心和谐的境界,找到生活的目标和追求,找到生活的重心和价值。这种目标和价值能够引导人们以积极的态度生活,实现身心全面发展,并使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始终倡导独立的劳动意识,强调通过劳动达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以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平等、自由、和谐的社会秩序。
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注重持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始终保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应注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的研究,并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探索通过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谐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和谐文化强调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应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不断赋予传统和谐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同时,应坚持以开放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关于和谐文化的有益思想,使和谐文化建设不仅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而且站在世界文化发展前沿。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文化发展环境对于和谐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才能避免思想停滞、观念僵化、声音单调,使各种文化资源获得成长空间、各种文化形式自由发展、各种文化关系彼此协调。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应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把握好“一”与“多”的关系,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前提下,鼓励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努力实现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