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社会文化

平平淡淡总是真———记百岁老人张吕氏

2013年09月06日 10:33:51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唐泽洋

   平平淡淡总是真

———记兴义乌沙百岁老人张吕氏

    张吕氏,汉族,1913年10月21日生,兴义县七舍区雄武乡木咱村松毛坪组人。

 
    据张吕氏回忆,她在虎年嫁到兴义县乌沙区乌沙乡纳姑村大山脚组张德刚家;41岁时改嫁到同乡的乌沙村一组张绍林家至今。
 
    三点一线,命中与张家有缘;百年沧桑,书写着酸辣苦甜。36500个晨昏交织的日出日落,烙印着张吕氏平淡无奇又铭心刻骨的人生履历……
 
     淳朴的农民情怀
 
    张吕氏一生中最凸显的性情是:憨厚、淳朴、老实。会的求生手艺中,青年时为寨邻老幼缝补父母装对襟衣服,针线活密实得令众人称大拇指,现今儿孙们给她买衣服,在花色品种上她要自己选,别人选的她看不上;中年后用面粉染色做去世后的供果卖;老年后帮人家带娃娃,一个孩子一个月6—7元工钱。比如胡佳福家、陆学才家、李姓人家的孩子,几乎都是张吕氏一手带大的,现在这些孩子都长大成人有了出息,每逢她的生日,或逢年过节都会去看望她,给她孝敬钱,或吃的、穿的一大包。
 
    张吕氏有空闲时,喜欢到乌沙街上、赶场天还要到离家800米距离的农贸市场逛逛。正因为她喜欢游玩,在马路上曾被车撞过三次。其中两次被摩托车撞,竞奇迹般毫发无损,没有要开摩托车人的一分钱,自己走回家;2002年被一外地面包车撞伤,住院24天,肇事司机仅开了医药费。张吕氏多次叮嘱儿孙们:“不能敲开车的竹扛,人家与我前世无冤,后世无仇,又不是故意撞的?白钱白米吃不得,到时会遭报应的!”
 
    张吕氏现今生活极有规律:早餐是自己煮面条吃,中饭或晚饭吃肉园子。喜欢吃泡米花、用圆碓充花生米,对梨子、苹果之类水果,喜爱用铁勺剜肉吃,仅剩个空壳壳。张吕氏还有个爱卫生的好习惯:一个星期自已热水洗两次澡。自家洗,不要儿媳、孙女帮助。遇农忙时节,儿孙们在田间地头忙活,她还会煮好全家人的饭,等儿媳返家妙菜,全家人热热烙烙吃饱喝足。她在家闲耍时,喜爱用拖把拖客厅,逗曾孙张成龙宇玩玩(曾孙为8个多月),祖孙俩的笑声不断,尽情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常惹得过路人羡慕地驻足称赞,久久不愿离开。
 
    作为一户普通农家,一年四季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有滋有味生活,还有比这样更舒心更安逸的日子吗?
 
    美满的四世同堂
 
    张吕氏嫁到纳姑村张德刚家,生了3个儿子,因生活贫困,缺医少药,出沙沙(天花)先后夭折;后嫁到乌沙村张绍林家,又生了张志忠(现年61岁)、张志兴(现年59岁)。现如今,大儿子张志忠家有儿女两男一女,家孙3人,外孙1人;二儿子张志兴家有儿女两女一男,家孙1人,外孙2人,换句话说,张吕氏家现已是拥有18人的四世同堂大家庭!从古至今,中国农民期盼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儿孙满堂”的美好家庭,在年近百岁的张吕氏家——闪亮登场!
 
    一辈子勤劳朴实、粗茶淡饭、历经坎坎坷坷的张吕氏,贫穷困苦似乎如恶魔般缠绕着她。青年时期连失三子的泣血之痛,中年后嫁给“土改”时曾担任过农会主席的张绍林。张绍林大字不识一个,一辈子仅会起早摸黑种庄稼,家闲时仅会做甜粑粑卖,换点盐巴辣子小用钱。开始住茅草房,后来供销社补助300元建了一栋进深1.8丈的烂瓦房,全家6口人住。挨二儿子张志兴住的张吕氏,直到2010年才拆了旧房,2012年花了10.46万元建起了一栋140个平方米的三间水泥平房!
 
    张吕氏住在草房、瓦房的陋室里,从来没有怨天尤人,也不同寨邻人家攀比,每天总是默默做着她力所能及的事。即使是在“文革”期间,全家人缺衣少食,青黄不接时,还要到同乡的普梯村借包谷度难关,长期吃“楼梯粮”,她也从无怨言,咬牙承受,似乎认为这是她人生中应有的磨难。“只要有口气,没有翻不过去的坎!”这里迄今儿孙们仍念叨的张吕氏的教导。
 
    笔者采访结束时,想给张吕氏家拍张全家福照片。张吕氏很高兴。一边催促二儿子张志兴赶快给在城里做工的大儿子张志忠打电话让其回家,一边急匆匆起身回房间换衣服。一会儿功夫,张吕氏穿上了逢年过节才穿的新衣服,梳好头发,才在儿孙的簇拥下,端坐在中间的“太师椅”上,满面绽放着苦尽甘来,百岁寿星的陶醉笑靥……(文/唐泽洋)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平平淡淡总是真———记百岁老人张吕氏

亮点黔西南 | 2013年09月06日 10:33:51 | 唐泽洋

   平平淡淡总是真

———记兴义乌沙百岁老人张吕氏

    张吕氏,汉族,1913年10月21日生,兴义县七舍区雄武乡木咱村松毛坪组人。

 
    据张吕氏回忆,她在虎年嫁到兴义县乌沙区乌沙乡纳姑村大山脚组张德刚家;41岁时改嫁到同乡的乌沙村一组张绍林家至今。
 
    三点一线,命中与张家有缘;百年沧桑,书写着酸辣苦甜。36500个晨昏交织的日出日落,烙印着张吕氏平淡无奇又铭心刻骨的人生履历……
 
     淳朴的农民情怀
 
    张吕氏一生中最凸显的性情是:憨厚、淳朴、老实。会的求生手艺中,青年时为寨邻老幼缝补父母装对襟衣服,针线活密实得令众人称大拇指,现今儿孙们给她买衣服,在花色品种上她要自己选,别人选的她看不上;中年后用面粉染色做去世后的供果卖;老年后帮人家带娃娃,一个孩子一个月6—7元工钱。比如胡佳福家、陆学才家、李姓人家的孩子,几乎都是张吕氏一手带大的,现在这些孩子都长大成人有了出息,每逢她的生日,或逢年过节都会去看望她,给她孝敬钱,或吃的、穿的一大包。
 
    张吕氏有空闲时,喜欢到乌沙街上、赶场天还要到离家800米距离的农贸市场逛逛。正因为她喜欢游玩,在马路上曾被车撞过三次。其中两次被摩托车撞,竞奇迹般毫发无损,没有要开摩托车人的一分钱,自己走回家;2002年被一外地面包车撞伤,住院24天,肇事司机仅开了医药费。张吕氏多次叮嘱儿孙们:“不能敲开车的竹扛,人家与我前世无冤,后世无仇,又不是故意撞的?白钱白米吃不得,到时会遭报应的!”
 
    张吕氏现今生活极有规律:早餐是自己煮面条吃,中饭或晚饭吃肉园子。喜欢吃泡米花、用圆碓充花生米,对梨子、苹果之类水果,喜爱用铁勺剜肉吃,仅剩个空壳壳。张吕氏还有个爱卫生的好习惯:一个星期自已热水洗两次澡。自家洗,不要儿媳、孙女帮助。遇农忙时节,儿孙们在田间地头忙活,她还会煮好全家人的饭,等儿媳返家妙菜,全家人热热烙烙吃饱喝足。她在家闲耍时,喜爱用拖把拖客厅,逗曾孙张成龙宇玩玩(曾孙为8个多月),祖孙俩的笑声不断,尽情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常惹得过路人羡慕地驻足称赞,久久不愿离开。
 
    作为一户普通农家,一年四季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有滋有味生活,还有比这样更舒心更安逸的日子吗?
 
    美满的四世同堂
 
    张吕氏嫁到纳姑村张德刚家,生了3个儿子,因生活贫困,缺医少药,出沙沙(天花)先后夭折;后嫁到乌沙村张绍林家,又生了张志忠(现年61岁)、张志兴(现年59岁)。现如今,大儿子张志忠家有儿女两男一女,家孙3人,外孙1人;二儿子张志兴家有儿女两女一男,家孙1人,外孙2人,换句话说,张吕氏家现已是拥有18人的四世同堂大家庭!从古至今,中国农民期盼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儿孙满堂”的美好家庭,在年近百岁的张吕氏家——闪亮登场!
 
    一辈子勤劳朴实、粗茶淡饭、历经坎坎坷坷的张吕氏,贫穷困苦似乎如恶魔般缠绕着她。青年时期连失三子的泣血之痛,中年后嫁给“土改”时曾担任过农会主席的张绍林。张绍林大字不识一个,一辈子仅会起早摸黑种庄稼,家闲时仅会做甜粑粑卖,换点盐巴辣子小用钱。开始住茅草房,后来供销社补助300元建了一栋进深1.8丈的烂瓦房,全家6口人住。挨二儿子张志兴住的张吕氏,直到2010年才拆了旧房,2012年花了10.46万元建起了一栋140个平方米的三间水泥平房!
 
    张吕氏住在草房、瓦房的陋室里,从来没有怨天尤人,也不同寨邻人家攀比,每天总是默默做着她力所能及的事。即使是在“文革”期间,全家人缺衣少食,青黄不接时,还要到同乡的普梯村借包谷度难关,长期吃“楼梯粮”,她也从无怨言,咬牙承受,似乎认为这是她人生中应有的磨难。“只要有口气,没有翻不过去的坎!”这里迄今儿孙们仍念叨的张吕氏的教导。
 
    笔者采访结束时,想给张吕氏家拍张全家福照片。张吕氏很高兴。一边催促二儿子张志兴赶快给在城里做工的大儿子张志忠打电话让其回家,一边急匆匆起身回房间换衣服。一会儿功夫,张吕氏穿上了逢年过节才穿的新衣服,梳好头发,才在儿孙的簇拥下,端坐在中间的“太师椅”上,满面绽放着苦尽甘来,百岁寿星的陶醉笑靥……(文/唐泽洋)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