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社会文化

别样心情回乌沙

2013年10月10日 14:42:22来源:兴义市新闻中心 作者:余斌

别样心情回乌沙

余斌
 
       到乌沙镇参加笔会,好饭招待,美景打发,白山药相送,欠了厚厚的“人情”,文联作为组织者,分派我写篇散文“酬谢”,应当得很,其实就算不去,我迟早也会动笔,因为渊源。
 
       我曾做了十三年的乌沙人,1992年以前,乌沙是老区,我所生长的大水井乃其下辖的一个小乡(如今属白碗窑镇)。我的母亲就是乌沙舍格村人,三十五年前和同在高山上的父亲牵手。大姨妈嫁到乌沙街上做了一辈子小本生意,今年四月新亡。小舅留守家业。大舅上门到乌沙谢米村一个叫下谢米的寨子,该村沿山分列上中下三寨,小姨又在上谢米安家,中谢米也外不开,是我一堂姑妈家的所在,我一堂姐又“亲上加亲”地成为她的儿媳。乌沙中学我就读了三年,周边的小山和田野,对面的松柏林,留下了我少年时的足迹和回忆。还有我家名下的一亩三分田位于乌沙下分田水库上下,家族的一个分支在江底河边生息繁衍。背景错综交集,几近复杂,其中过往诸多,一文难尽,所以我写乌沙,和“交差”无关,少的只是契机,这次“美丽乌沙·生态之旅”算是替我推开了一扇门。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些年我虽和乌沙从未中断联系,但十二公里的距离毕竟是距离,而那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往来,我还深窖着,等待它自然发酵,因此这次做客,我更多的是怀揣着一颗看一看的心,看啥呢,看看曾经见过的和即将见到的。
 
 
       两辆大巴车,一群文化人,打早从兴义城西出发,驶上高速公路拉扯出的直线,几分钟就到达乌沙的地盘。正是大地盛装的时节,群山苍翠,田野碧绿,呼吸之间,全是绿色的生机。一行人先到烤烟和白山药基地参观,多年乡村生活,家里也有种植烤烟十多年的历史,我一眼就能看出烤烟的好坏,打顶抹芽已过,绿油油的烟地里却“万绿丛中一点红”,几株粉红的烟花分外醒目,这正是丰收的“旗帜”:乌沙是老烟区,烟农长期实践,留烟花当然不是为了悦目,而是烤烟长得壮实,可存之做种。我高兴地对一朋友说一棵三块钱没问题,和之后镇里介绍的“口径”一致,朋友说:“你看得准哈。”我说:“我是烟民,也是烟农嘛。”
 
       上车,见路边有村人正在一簇簇白山药藤下挖坑取果,心生疑惑,刚立秋,白山药还没完全成熟,村民怎么性急如此?中午在慕名已久的窦氏民居午餐,主菜是绿壳鸡炖白山药,我于鸡肉兴趣不大,专拣白山药下手,入口鲜美,肉质细嫩,“山中之药”,山野之味。晚上回城下车,文联的周秘书长说等一等,把乌沙送的礼物带回去,接过来一看,包装精美的一盒乌沙优质白山药,送至父母处,母亲听说是来自家乡的事物,迫不及待地打开,一堆新鲜的白山药排列整齐,浓浓的一股乡土味道,我这才明白,不是村民性急,是我们来早了,让白山药提前出土以待来宾,乌沙的情谊令人心动!除了烤烟和白山药,上午还参观了乌沙的林下绿壳鸡养殖基地,该鸡生长山上林间,蛋壳呈绿色,有碧玉的感觉,口感也正宗。下午还到普梯村看了满山遍野的辣椒,品种美名“椒中玉”,买家是大名鼎鼎的“老干妈”。或许是常常自谓“山人一枚”,又山野惯了的缘故,我一直对到机器轰鸣、乌烟瘴气的工厂中很是畏惧,乌沙做山上文章,和企业联姻发展农业产业的路子,我认为是遵循自然、“天人合一”的正确选择,值得推广。不用讳言或者说“护短”的是,位于乌沙入口、分列路边的两家铁合金厂烟雾缭绕,实在有点碍眼,和“生态乌沙”的面貌不符,乌沙是兴义乃至贵州通往云南的西大门,这大门口的“羞”虽然事关经济,但还是应该遮一遮才好,不过这个问题麻烦,需要乌沙的“长官”们大动脑筋。
 
 
       早上在泥麦古村还拜访了贵州龙动物群化石的发掘现场,乌沙化石早已蜚声中外,目前发现出露点十一处,种类繁多。“近水楼台先得月”,生在贵州龙的家乡,对这两亿多年前的生物常得眼见,但到发掘现场尚属首次,眼前这冰冷石板上骨感盎然的鲜活生命,让人甘愿俯身“膜拜”,不禁“发思古之幽情”,不过这古太过遥远神秘,这些定格的生命虽然是解谜的钥匙,我却无从开启。我只是恍惚地想着,于时间的长河而言,这些真正算得上“万万岁”的生物只不过做了一场噩梦,一觉醒来,沧海就变成了桑田,皮肉腐烂,只有骨头留下了那瞬间的挣扎或宁静,留下了曾经存在的证据。骨头,骨头才是立身之本,惊奇之余,若有所得。听闻在加强保护的同时,乌沙拟建贵州龙博物馆,地质自然遗产属于全人类,立一个“标志”,让有兴趣的“万物之灵”前来参拜参拜,于发展旅游和洗礼人心都是好事一件。
 
       转了一圈后,到窦氏民居举行开幕式,这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标准的古建筑四合院,没有我想象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威严,却也精致,门窗上雕花技艺精湛,蝴蝶展翅欲飞,一度的望族故居却无“衙门”派头,想当年门应该不难进。人如井蛙坐在院中,抬眼往上,一片四方的天,天笼大地,开一个口子放天进来,能坐井观之,总比闷起好。窦氏家族的兴衰,自有精于此道者探究。虽是围坐,但也得按程序发言,其中省作协会员、黔西南州作协理事戴时昌曾在乌沙工作多年,对乌沙感情深厚,他的一番话发人深思,下面是他在现场以别样心情回乌沙为题发的微博:想起2000年在乌沙举办的一次文学笔会,会上认识了很多文友,今天参加笔会依然有很多老师和文友是那次参加笔会的。新人哪儿去了?是培养问题?还是发现问题?文学需要后来人!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任重道远啊!他突然抛出这个问题,众人相顾,一片慨然。对于黔西南这块文学艺术底蕴本就不够深厚的土地,没有春笋一批批冒头,只靠老面孔勉强支撑文艺的门面,长此以往,如何了得?在古风盎然的古建筑里于熟识的老面孔中扔一颗不容回避的炸弹,这是我进入笔会行列以来听到的最切中要害也最振聋发聩的声音!“雏凤清于老凤声”才是正道,这当然是一个事关社会、经济、教育的复杂课题,但只要老凤甘于铺垫,雏凤勇于出头,下次定然会有“新人”发出“新声”。希望我不是想当然耳。
 
 
       到素有“滇黔锁钥”之称的永康桥参观,民国六年,贵州兴义系军阀刘显潜倡修永康桥,1920年,一座高三十一米、雄伟挺拔的三孔石拱桥横跨在云贵两省险峻的河岸上,“天堑变通途”,成为滇桂黔通行往来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时光荏苒,人世变换,已九十三岁高龄的永康桥虽遍染沧桑,热闹不再,却伟岸依然,风采不减,两岸青山耸立,峭壁相对,桥下江底河水如黄龙翻腾,奔驰不息,站在桥上,远观肃然,英气来逼,俯视奇险,目眩身退。
 
       有知情人在桥中央说道掌故和传说,我自顺着那林间小径爬上去,小径深幽,路面乱石参差,赫然抬头,一块高耸的纪念碑上碑文内容翔实,字迹清晰可辨,再往上二十来米,一块石壁琢就的永康桥落成碑文如屏风迎面扑来,八行大字竖列,后四句为“懿哉刘公,弥永而芳。敢告来者,视此津梁”,刘氏一度雄霸贵州,如今霸业成灰,而永康桥和西南最大的军阀屯堡式庄园刘氏庄园却将长存,供后来者游览追思,人造之物反照造物者,物之意义,仅仅是存在乎?落成碑文上方,“滇黔锁钥”四个大字字大如印,风雨侵蚀,唯锁字清楚,可考虑墨描,以正视听。碑文往上几步,一扇石拱门呈满月之势,据此公干,往来之人莫能避之。拱门外平地一片,一个名叫江底的村庄远远在目。门下有三五村妇或蹲或坐,俯瞰桥上热闹,哈哈笑言:“又不是高楼大厦,有什么好看的哦。”这些“不好看”的事物我读高二时曾经看过,当时我还下到桥底,仰视主孔拱顶高悬的那一把黝黑长剑,剑尖若箭随时准备离弦,直指滔滔江水,剑顶桥身弥久愈坚,镇桥之宝,名不虚传。时间有限,我没能再到江底的堂哥家坐坐,想到那年盛夏,我们家族弟兄八人沿山而下,到堂哥家做客一天,堂哥堂嫂极尽所能,热情款待,一个堂侄、两个堂侄女恭敬有加,双手奉上洗脸洗脚水的样子,我至今难忘,旁依古迹,家有古风,他们家应该诸事能克。
 
       下到桥上,有几位老哥正在生桥头一块碑文的气,那是罗平县所立,把永康桥纳入文物保护单位,落款是1986年,碑身却新鲜,和桥另一头兴义市于1988年所立的已见沧桑感的保护石碑对比明显。云南境内,通桥之路也全部改成水泥台阶,开发旅游是云南人的强项,由此可见一斑。但我觉得此举未免心急,古桥嘛,古路才最相匹配。乌沙镇书记辛汉昆说,在没有找到开发的最佳方案前,她们要做的就是维持好原貌,这是对永康桥最好的保护和尊重,善哉善言!至于桥那边有抢占资源之嫌,还谈不上“公案”,一衣带水,一桥相连,计较无益,再说那些碑文稳固黔地,“共有”的云南人想看一看,不也得过桥,踏上兴义的土地吗。
 
       别了苍古坚固的永康桥,踏上附近摇摇晃晃的岔江铁索桥去水文站看古渡口碑文,桥身的颠簸让我有三分胆寒,有乌纱的朋友笑话:“人家村民骑摩托车也如履平地呢。哥哥你大胆地往前走。”我目视前方,手扶铁索趟了过去,不知道胆子有没有长大一点。古渡口碑文已经残破,五六块垒堆在水文站的屋檐下,用水抹亮碑面,“兴义渡”的字样赫然入眼,这也是需要专家研究的文物,我觉得可考虑尽快组装,让它“立”起来,让来者探幽之际有迹可查。此行让我感动的是,过桥后遇到一大嫂在屋前收拾一堆晒太阳的板栗,有人叹言:“板栗已经熟了?”大嫂遂热情招呼:“来,来来来,自家产的,抓了吃。”我素爱山中之物,第一个不客气,抓了一把,边走边嚼,香!返回时看到路边一户人家烟筒落空,一老大娘和一老爷爷坐在屋外,我问道:“老人家,可以借你家的烟筒用用吗?”老大娘笑出一脸阳光:“可以。”立即起身,换了烟筒水递到我手上,并找来凳子安放我们。老大爷已八十三岁高龄,我给他点上一支烟,他就和我们说道起古桥和古渡口口口相传的往事,往事越百年,老翁抽烟,背靠古渡说人间。再次经过大嫂家门前,板栗已经收好,却留了一大袋放在路边,她又笑得热乎乎地招呼我们:“抓了吃,多抓点。”我又抓了一把,越嚼越香!
 
 
       上车沿山而行,转几个山坳,过三五村落,来到此行最后的落脚点,一个叫普梯的寨子。号称原生态的古寨我去过一些,多失望,少惊喜,独在此眼前一亮。寨中尚有不少土屋人家,打土坯作砖状,垒而成房。在大地之上以土筑房,和“穴居”在大地内部的窑洞一样,都是先民智慧的体现,生于斯亦死于斯,也是对泥土的依赖和敬重。土屋古朴大方,冬暖夏凉,想来防火有效,只怕雨季多少得担一点心。住惯了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楼房,这看似简单却充满生命热度的建筑令我等侧目,刘氏庄园“庄主”罗松一脸羡慕地说:“我这辈子就想有这么一所房子。”有这么一所房子多好,不用面朝大海,照样春暖花开。更让人称奇的是,普梯寨子周围遍布着数以千计的金丝榔,村民庭院内外,随处可见,其中47棵历经千年,枝叶参天,树身几人方可围抱。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不会走动的“大熊猫”,竟在这深山之中完好无恙,世代繁衍成一支可观的队伍,可赞可叹!村人说,上世纪90年代,曾有云南商人打过它们的主意,抛出帮村民修一条路进来外加十万块钱的诱惑,交换其中两棵。村民们一口回绝了这门生意,原因很单纯:世代留下来的天然“宝贝”,不能毁在我们手上,再说每天穿行在金丝榔林中,心里踏实,舒服。只有生活在自然里的人才最懂得尊重自然,村民朴素的坚守,闻者莫不动容。
 
       金丝榔和翠竹掩映下的一块坝子里,村民摆酒席般摆几张桌子,接纳刚刚受了震撼的我们围坐下来,举行闭幕式。行程结束了,但心灵正在展翅飞翔,老中青纷纷发言,说道乌沙之美,之希望,之未来,十来个村民边认真“听讲”,边在锅灶边忙活,院坝之上的土路,几十个村民围拢,或蹲或坐,安静而专注地看着下面的热闹,下面笑声一起,上面也发出哈哈哈的欢笑。这是真挚的笑!山民的好客和淳朴,以及发展的愿望,也尽在这不是“事不关己”的“看热闹”之中,我心头不觉一暖,又隐隐有些发酸。
 
       又是按照惯例请书法家留墨宝,趁着几口米酒的劲头,熊洪斌老师挥毫直下,“大美乌沙”四个大字,淋漓尽致地透视出乌沙动人的景致和浓香的人情,我认为乌沙当之无愧。而我作为一个和乌沙“扯不断,理还乱”的“局外人”,记日记般写下忝列笔会以来最为冗长而且拉杂的这篇文章,老实说,我是有私心的,乌沙慷慨地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古今画卷,我也不怕啰嗦,把所见所想记录下来,希望能为乌沙做一点“宣传”,或许该说的和不该说的都说了,但这些都出自本性,也是我再回乌沙的别样心情。 
 
       乌沙,我和你没完,无论是脚下还是笔下。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别样心情回乌沙

兴义市新闻中心 | 2013年10月10日 14:42:22 | 余斌

别样心情回乌沙

余斌
 
       到乌沙镇参加笔会,好饭招待,美景打发,白山药相送,欠了厚厚的“人情”,文联作为组织者,分派我写篇散文“酬谢”,应当得很,其实就算不去,我迟早也会动笔,因为渊源。
 
       我曾做了十三年的乌沙人,1992年以前,乌沙是老区,我所生长的大水井乃其下辖的一个小乡(如今属白碗窑镇)。我的母亲就是乌沙舍格村人,三十五年前和同在高山上的父亲牵手。大姨妈嫁到乌沙街上做了一辈子小本生意,今年四月新亡。小舅留守家业。大舅上门到乌沙谢米村一个叫下谢米的寨子,该村沿山分列上中下三寨,小姨又在上谢米安家,中谢米也外不开,是我一堂姑妈家的所在,我一堂姐又“亲上加亲”地成为她的儿媳。乌沙中学我就读了三年,周边的小山和田野,对面的松柏林,留下了我少年时的足迹和回忆。还有我家名下的一亩三分田位于乌沙下分田水库上下,家族的一个分支在江底河边生息繁衍。背景错综交集,几近复杂,其中过往诸多,一文难尽,所以我写乌沙,和“交差”无关,少的只是契机,这次“美丽乌沙·生态之旅”算是替我推开了一扇门。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些年我虽和乌沙从未中断联系,但十二公里的距离毕竟是距离,而那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往来,我还深窖着,等待它自然发酵,因此这次做客,我更多的是怀揣着一颗看一看的心,看啥呢,看看曾经见过的和即将见到的。
 
 
       两辆大巴车,一群文化人,打早从兴义城西出发,驶上高速公路拉扯出的直线,几分钟就到达乌沙的地盘。正是大地盛装的时节,群山苍翠,田野碧绿,呼吸之间,全是绿色的生机。一行人先到烤烟和白山药基地参观,多年乡村生活,家里也有种植烤烟十多年的历史,我一眼就能看出烤烟的好坏,打顶抹芽已过,绿油油的烟地里却“万绿丛中一点红”,几株粉红的烟花分外醒目,这正是丰收的“旗帜”:乌沙是老烟区,烟农长期实践,留烟花当然不是为了悦目,而是烤烟长得壮实,可存之做种。我高兴地对一朋友说一棵三块钱没问题,和之后镇里介绍的“口径”一致,朋友说:“你看得准哈。”我说:“我是烟民,也是烟农嘛。”
 
       上车,见路边有村人正在一簇簇白山药藤下挖坑取果,心生疑惑,刚立秋,白山药还没完全成熟,村民怎么性急如此?中午在慕名已久的窦氏民居午餐,主菜是绿壳鸡炖白山药,我于鸡肉兴趣不大,专拣白山药下手,入口鲜美,肉质细嫩,“山中之药”,山野之味。晚上回城下车,文联的周秘书长说等一等,把乌沙送的礼物带回去,接过来一看,包装精美的一盒乌沙优质白山药,送至父母处,母亲听说是来自家乡的事物,迫不及待地打开,一堆新鲜的白山药排列整齐,浓浓的一股乡土味道,我这才明白,不是村民性急,是我们来早了,让白山药提前出土以待来宾,乌沙的情谊令人心动!除了烤烟和白山药,上午还参观了乌沙的林下绿壳鸡养殖基地,该鸡生长山上林间,蛋壳呈绿色,有碧玉的感觉,口感也正宗。下午还到普梯村看了满山遍野的辣椒,品种美名“椒中玉”,买家是大名鼎鼎的“老干妈”。或许是常常自谓“山人一枚”,又山野惯了的缘故,我一直对到机器轰鸣、乌烟瘴气的工厂中很是畏惧,乌沙做山上文章,和企业联姻发展农业产业的路子,我认为是遵循自然、“天人合一”的正确选择,值得推广。不用讳言或者说“护短”的是,位于乌沙入口、分列路边的两家铁合金厂烟雾缭绕,实在有点碍眼,和“生态乌沙”的面貌不符,乌沙是兴义乃至贵州通往云南的西大门,这大门口的“羞”虽然事关经济,但还是应该遮一遮才好,不过这个问题麻烦,需要乌沙的“长官”们大动脑筋。
 
 
       早上在泥麦古村还拜访了贵州龙动物群化石的发掘现场,乌沙化石早已蜚声中外,目前发现出露点十一处,种类繁多。“近水楼台先得月”,生在贵州龙的家乡,对这两亿多年前的生物常得眼见,但到发掘现场尚属首次,眼前这冰冷石板上骨感盎然的鲜活生命,让人甘愿俯身“膜拜”,不禁“发思古之幽情”,不过这古太过遥远神秘,这些定格的生命虽然是解谜的钥匙,我却无从开启。我只是恍惚地想着,于时间的长河而言,这些真正算得上“万万岁”的生物只不过做了一场噩梦,一觉醒来,沧海就变成了桑田,皮肉腐烂,只有骨头留下了那瞬间的挣扎或宁静,留下了曾经存在的证据。骨头,骨头才是立身之本,惊奇之余,若有所得。听闻在加强保护的同时,乌沙拟建贵州龙博物馆,地质自然遗产属于全人类,立一个“标志”,让有兴趣的“万物之灵”前来参拜参拜,于发展旅游和洗礼人心都是好事一件。
 
       转了一圈后,到窦氏民居举行开幕式,这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标准的古建筑四合院,没有我想象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威严,却也精致,门窗上雕花技艺精湛,蝴蝶展翅欲飞,一度的望族故居却无“衙门”派头,想当年门应该不难进。人如井蛙坐在院中,抬眼往上,一片四方的天,天笼大地,开一个口子放天进来,能坐井观之,总比闷起好。窦氏家族的兴衰,自有精于此道者探究。虽是围坐,但也得按程序发言,其中省作协会员、黔西南州作协理事戴时昌曾在乌沙工作多年,对乌沙感情深厚,他的一番话发人深思,下面是他在现场以别样心情回乌沙为题发的微博:想起2000年在乌沙举办的一次文学笔会,会上认识了很多文友,今天参加笔会依然有很多老师和文友是那次参加笔会的。新人哪儿去了?是培养问题?还是发现问题?文学需要后来人!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任重道远啊!他突然抛出这个问题,众人相顾,一片慨然。对于黔西南这块文学艺术底蕴本就不够深厚的土地,没有春笋一批批冒头,只靠老面孔勉强支撑文艺的门面,长此以往,如何了得?在古风盎然的古建筑里于熟识的老面孔中扔一颗不容回避的炸弹,这是我进入笔会行列以来听到的最切中要害也最振聋发聩的声音!“雏凤清于老凤声”才是正道,这当然是一个事关社会、经济、教育的复杂课题,但只要老凤甘于铺垫,雏凤勇于出头,下次定然会有“新人”发出“新声”。希望我不是想当然耳。
 
 
       到素有“滇黔锁钥”之称的永康桥参观,民国六年,贵州兴义系军阀刘显潜倡修永康桥,1920年,一座高三十一米、雄伟挺拔的三孔石拱桥横跨在云贵两省险峻的河岸上,“天堑变通途”,成为滇桂黔通行往来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时光荏苒,人世变换,已九十三岁高龄的永康桥虽遍染沧桑,热闹不再,却伟岸依然,风采不减,两岸青山耸立,峭壁相对,桥下江底河水如黄龙翻腾,奔驰不息,站在桥上,远观肃然,英气来逼,俯视奇险,目眩身退。
 
       有知情人在桥中央说道掌故和传说,我自顺着那林间小径爬上去,小径深幽,路面乱石参差,赫然抬头,一块高耸的纪念碑上碑文内容翔实,字迹清晰可辨,再往上二十来米,一块石壁琢就的永康桥落成碑文如屏风迎面扑来,八行大字竖列,后四句为“懿哉刘公,弥永而芳。敢告来者,视此津梁”,刘氏一度雄霸贵州,如今霸业成灰,而永康桥和西南最大的军阀屯堡式庄园刘氏庄园却将长存,供后来者游览追思,人造之物反照造物者,物之意义,仅仅是存在乎?落成碑文上方,“滇黔锁钥”四个大字字大如印,风雨侵蚀,唯锁字清楚,可考虑墨描,以正视听。碑文往上几步,一扇石拱门呈满月之势,据此公干,往来之人莫能避之。拱门外平地一片,一个名叫江底的村庄远远在目。门下有三五村妇或蹲或坐,俯瞰桥上热闹,哈哈笑言:“又不是高楼大厦,有什么好看的哦。”这些“不好看”的事物我读高二时曾经看过,当时我还下到桥底,仰视主孔拱顶高悬的那一把黝黑长剑,剑尖若箭随时准备离弦,直指滔滔江水,剑顶桥身弥久愈坚,镇桥之宝,名不虚传。时间有限,我没能再到江底的堂哥家坐坐,想到那年盛夏,我们家族弟兄八人沿山而下,到堂哥家做客一天,堂哥堂嫂极尽所能,热情款待,一个堂侄、两个堂侄女恭敬有加,双手奉上洗脸洗脚水的样子,我至今难忘,旁依古迹,家有古风,他们家应该诸事能克。
 
       下到桥上,有几位老哥正在生桥头一块碑文的气,那是罗平县所立,把永康桥纳入文物保护单位,落款是1986年,碑身却新鲜,和桥另一头兴义市于1988年所立的已见沧桑感的保护石碑对比明显。云南境内,通桥之路也全部改成水泥台阶,开发旅游是云南人的强项,由此可见一斑。但我觉得此举未免心急,古桥嘛,古路才最相匹配。乌沙镇书记辛汉昆说,在没有找到开发的最佳方案前,她们要做的就是维持好原貌,这是对永康桥最好的保护和尊重,善哉善言!至于桥那边有抢占资源之嫌,还谈不上“公案”,一衣带水,一桥相连,计较无益,再说那些碑文稳固黔地,“共有”的云南人想看一看,不也得过桥,踏上兴义的土地吗。
 
       别了苍古坚固的永康桥,踏上附近摇摇晃晃的岔江铁索桥去水文站看古渡口碑文,桥身的颠簸让我有三分胆寒,有乌纱的朋友笑话:“人家村民骑摩托车也如履平地呢。哥哥你大胆地往前走。”我目视前方,手扶铁索趟了过去,不知道胆子有没有长大一点。古渡口碑文已经残破,五六块垒堆在水文站的屋檐下,用水抹亮碑面,“兴义渡”的字样赫然入眼,这也是需要专家研究的文物,我觉得可考虑尽快组装,让它“立”起来,让来者探幽之际有迹可查。此行让我感动的是,过桥后遇到一大嫂在屋前收拾一堆晒太阳的板栗,有人叹言:“板栗已经熟了?”大嫂遂热情招呼:“来,来来来,自家产的,抓了吃。”我素爱山中之物,第一个不客气,抓了一把,边走边嚼,香!返回时看到路边一户人家烟筒落空,一老大娘和一老爷爷坐在屋外,我问道:“老人家,可以借你家的烟筒用用吗?”老大娘笑出一脸阳光:“可以。”立即起身,换了烟筒水递到我手上,并找来凳子安放我们。老大爷已八十三岁高龄,我给他点上一支烟,他就和我们说道起古桥和古渡口口口相传的往事,往事越百年,老翁抽烟,背靠古渡说人间。再次经过大嫂家门前,板栗已经收好,却留了一大袋放在路边,她又笑得热乎乎地招呼我们:“抓了吃,多抓点。”我又抓了一把,越嚼越香!
 
 
       上车沿山而行,转几个山坳,过三五村落,来到此行最后的落脚点,一个叫普梯的寨子。号称原生态的古寨我去过一些,多失望,少惊喜,独在此眼前一亮。寨中尚有不少土屋人家,打土坯作砖状,垒而成房。在大地之上以土筑房,和“穴居”在大地内部的窑洞一样,都是先民智慧的体现,生于斯亦死于斯,也是对泥土的依赖和敬重。土屋古朴大方,冬暖夏凉,想来防火有效,只怕雨季多少得担一点心。住惯了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楼房,这看似简单却充满生命热度的建筑令我等侧目,刘氏庄园“庄主”罗松一脸羡慕地说:“我这辈子就想有这么一所房子。”有这么一所房子多好,不用面朝大海,照样春暖花开。更让人称奇的是,普梯寨子周围遍布着数以千计的金丝榔,村民庭院内外,随处可见,其中47棵历经千年,枝叶参天,树身几人方可围抱。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不会走动的“大熊猫”,竟在这深山之中完好无恙,世代繁衍成一支可观的队伍,可赞可叹!村人说,上世纪90年代,曾有云南商人打过它们的主意,抛出帮村民修一条路进来外加十万块钱的诱惑,交换其中两棵。村民们一口回绝了这门生意,原因很单纯:世代留下来的天然“宝贝”,不能毁在我们手上,再说每天穿行在金丝榔林中,心里踏实,舒服。只有生活在自然里的人才最懂得尊重自然,村民朴素的坚守,闻者莫不动容。
 
       金丝榔和翠竹掩映下的一块坝子里,村民摆酒席般摆几张桌子,接纳刚刚受了震撼的我们围坐下来,举行闭幕式。行程结束了,但心灵正在展翅飞翔,老中青纷纷发言,说道乌沙之美,之希望,之未来,十来个村民边认真“听讲”,边在锅灶边忙活,院坝之上的土路,几十个村民围拢,或蹲或坐,安静而专注地看着下面的热闹,下面笑声一起,上面也发出哈哈哈的欢笑。这是真挚的笑!山民的好客和淳朴,以及发展的愿望,也尽在这不是“事不关己”的“看热闹”之中,我心头不觉一暖,又隐隐有些发酸。
 
       又是按照惯例请书法家留墨宝,趁着几口米酒的劲头,熊洪斌老师挥毫直下,“大美乌沙”四个大字,淋漓尽致地透视出乌沙动人的景致和浓香的人情,我认为乌沙当之无愧。而我作为一个和乌沙“扯不断,理还乱”的“局外人”,记日记般写下忝列笔会以来最为冗长而且拉杂的这篇文章,老实说,我是有私心的,乌沙慷慨地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古今画卷,我也不怕啰嗦,把所见所想记录下来,希望能为乌沙做一点“宣传”,或许该说的和不该说的都说了,但这些都出自本性,也是我再回乌沙的别样心情。 
 
       乌沙,我和你没完,无论是脚下还是笔下。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