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社会文化

基层领导要学会走好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24日 08:14:55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王甫信

基层领导要学会走好群众路线

 王甫信 
       
       笔者于1992年7月就参加了工作,分配到贵州黔西南册亨县的一个边远乡镇工作,那时的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所在的单位除了几张老式办公桌和几个老木柜外,就是只有办公用的信签纸,经过了20多年的磨练和打拼,从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爬到了县直机关一个中层干部的职位,曾为五届位领导服务过,但通过总结和体验下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无论是在工作上、生活上都会有很多苦处、很多牢骚、很多委屈、很多心理话要倾诉,多年来遇到的基层的主要领导,听得进基层干部、群众的心里话的人为数不多,笔者通过多年的总结得出:只有听得进基层干部、群众的心里话、能容忍干部、群众的怨言和牢骚,多为干部、群众想疾苦、与干部、群众共患难,大家才会卖命卖力、拼命地去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和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开展。
 
       笔者在一个县级机关的主要领导身边工作多年,其口碑颇佳,政绩亦很突出,单位的硬件设施和办公条件在全国倒数,但在三四流艰苦的条件下,他带领的团队曾获过三年全国优秀单位,七年全省优秀单位,涌现出三名全国优秀先进个人、五名全省优秀先进个人,多项工作被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机关表彰过100余次。过后的2001年7月因组织需要提拔到地级的一个机关任重要领导职位,笔者跟着他几年的体会是:他不管多忙,每星期至少要抽出一到两天时间到基层去走一走,看一看,转一转,了解一下干部、群众的“委屈”,听听他们茶余饭后的“闲话”,听听基层一线的心里话,平常都发一些什么样的“牢骚”;还听听干部、群众家属对工作的想法与建议,原来,这位领导把干部、群众的“委屈”、“闲话”、“心里话”、“牢骚”都当成是他反思工作得失、成败的一面“镜子”来照照,没有时间下基层他也要找机关的干部到他办公室谈心,在节假日期间还召开“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和“干部家属代表座谈会”,了解大家的心理和想法,这就可以达到当前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用基层一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来改进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看看自己在那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以便改进下步的工作,我要为这位曾经共事过的老领导的做法叫好,希望我们的队伍多有这样的基层领导,各项工作就会出现后发赶超和实现跨越式发展。
 
       工作做多了,人累了总会有很多的“委屈”、“闲话”、“心里话”、“牢骚”, 干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月有圆缺之时,只有队伍稳定了,才是实现各项目标的前提和条件,然而,如何带好队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从关心和爱护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关心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哪怕是只言片语,干部听后他们心里就会舒服和愿意为工作服务;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工作是否做到位,安全是否有保障,作风是否有改进,基层干部最有话语权。因此,作为一名基层领导不能高高在上,始终以领导的角度看问题,更不能居高临下办事,俗话说“高处不胜寒”,这样不仅不知道干部在想什么、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决策指示能否得到真正贯彻落实。“聪明”的领导自己不仅会做工作,要经常深入干部中了解和听大家的心理话,更要有激发干部积极工作、主动作为的“后助力”,这种“后助力”不是靠你的威严、你的命令得来的,而是靠你所掌握的“民心”、 “民情”、“民怨”,多听听干部的“牢骚”话,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收集到最直接的“民情”,才是推动工作的“后助力”。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基层领导只听得进“好话”、表扬自己的话、虚报浮夸政绩的话,听到一些工作建议、意见和反对的话就暴跳如雷,使干部无法接近,导致民警不敢说话、不敢说真心话,工作中得过且过,这对基层领导都是危险的信号。 有些领导甚至对干部的“牢骚”避而远之,也有的基层领导不愿听、不想听、听不见,还有少数基层领导官僚作风严重,好主观臆断,容不得干部说半个“不”字,但自己私下里却总喜欢听身边人讲一些“小话”、“软话”、“人情话”。长此以往,不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收集、反馈和解决,成为积弊,反而因为听多了身边人的“小话”、“软话”、“人情话”,对那些敢于说真话、勇于说真话、善于说真话的人产生了不好的看法。长此以往,不仅工作难以推动,而且也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了重挫,最可怕的是这将失去干部们对组织的拥护和信任,以致于造成影响深远的被动局面,对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
   
       当然,领导也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但是要尽量克服各种不足,要发扬敢把干部的“牢骚” 、“委屈”、“闲话”、“心里话”当“镜子”的精神,作为检验自己工作得失、成败的重要手段,这是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觉悟和高度,更是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实践党的宗旨,代表干部和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但愿现实工作生活中,能够更多些这样的领导能够深入干部中间,常去听听干部“牢骚”话,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中心工作才会做得更好,党委政府才会放心,人民群众才会满意的结果,只有这样各项中心工作才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基层领导要学会走好群众路线

亮点黔西南 | 2013年10月24日 08:14:55 | 王甫信

基层领导要学会走好群众路线

 王甫信 
       
       笔者于1992年7月就参加了工作,分配到贵州黔西南册亨县的一个边远乡镇工作,那时的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所在的单位除了几张老式办公桌和几个老木柜外,就是只有办公用的信签纸,经过了20多年的磨练和打拼,从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爬到了县直机关一个中层干部的职位,曾为五届位领导服务过,但通过总结和体验下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无论是在工作上、生活上都会有很多苦处、很多牢骚、很多委屈、很多心理话要倾诉,多年来遇到的基层的主要领导,听得进基层干部、群众的心里话的人为数不多,笔者通过多年的总结得出:只有听得进基层干部、群众的心里话、能容忍干部、群众的怨言和牢骚,多为干部、群众想疾苦、与干部、群众共患难,大家才会卖命卖力、拼命地去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和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开展。
 
       笔者在一个县级机关的主要领导身边工作多年,其口碑颇佳,政绩亦很突出,单位的硬件设施和办公条件在全国倒数,但在三四流艰苦的条件下,他带领的团队曾获过三年全国优秀单位,七年全省优秀单位,涌现出三名全国优秀先进个人、五名全省优秀先进个人,多项工作被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机关表彰过100余次。过后的2001年7月因组织需要提拔到地级的一个机关任重要领导职位,笔者跟着他几年的体会是:他不管多忙,每星期至少要抽出一到两天时间到基层去走一走,看一看,转一转,了解一下干部、群众的“委屈”,听听他们茶余饭后的“闲话”,听听基层一线的心里话,平常都发一些什么样的“牢骚”;还听听干部、群众家属对工作的想法与建议,原来,这位领导把干部、群众的“委屈”、“闲话”、“心里话”、“牢骚”都当成是他反思工作得失、成败的一面“镜子”来照照,没有时间下基层他也要找机关的干部到他办公室谈心,在节假日期间还召开“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和“干部家属代表座谈会”,了解大家的心理和想法,这就可以达到当前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用基层一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来改进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看看自己在那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以便改进下步的工作,我要为这位曾经共事过的老领导的做法叫好,希望我们的队伍多有这样的基层领导,各项工作就会出现后发赶超和实现跨越式发展。
 
       工作做多了,人累了总会有很多的“委屈”、“闲话”、“心里话”、“牢骚”, 干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月有圆缺之时,只有队伍稳定了,才是实现各项目标的前提和条件,然而,如何带好队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从关心和爱护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关心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哪怕是只言片语,干部听后他们心里就会舒服和愿意为工作服务;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工作是否做到位,安全是否有保障,作风是否有改进,基层干部最有话语权。因此,作为一名基层领导不能高高在上,始终以领导的角度看问题,更不能居高临下办事,俗话说“高处不胜寒”,这样不仅不知道干部在想什么、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决策指示能否得到真正贯彻落实。“聪明”的领导自己不仅会做工作,要经常深入干部中了解和听大家的心理话,更要有激发干部积极工作、主动作为的“后助力”,这种“后助力”不是靠你的威严、你的命令得来的,而是靠你所掌握的“民心”、 “民情”、“民怨”,多听听干部的“牢骚”话,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收集到最直接的“民情”,才是推动工作的“后助力”。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基层领导只听得进“好话”、表扬自己的话、虚报浮夸政绩的话,听到一些工作建议、意见和反对的话就暴跳如雷,使干部无法接近,导致民警不敢说话、不敢说真心话,工作中得过且过,这对基层领导都是危险的信号。 有些领导甚至对干部的“牢骚”避而远之,也有的基层领导不愿听、不想听、听不见,还有少数基层领导官僚作风严重,好主观臆断,容不得干部说半个“不”字,但自己私下里却总喜欢听身边人讲一些“小话”、“软话”、“人情话”。长此以往,不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收集、反馈和解决,成为积弊,反而因为听多了身边人的“小话”、“软话”、“人情话”,对那些敢于说真话、勇于说真话、善于说真话的人产生了不好的看法。长此以往,不仅工作难以推动,而且也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了重挫,最可怕的是这将失去干部们对组织的拥护和信任,以致于造成影响深远的被动局面,对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
   
       当然,领导也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但是要尽量克服各种不足,要发扬敢把干部的“牢骚” 、“委屈”、“闲话”、“心里话”当“镜子”的精神,作为检验自己工作得失、成败的重要手段,这是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觉悟和高度,更是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实践党的宗旨,代表干部和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但愿现实工作生活中,能够更多些这样的领导能够深入干部中间,常去听听干部“牢骚”话,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中心工作才会做得更好,党委政府才会放心,人民群众才会满意的结果,只有这样各项中心工作才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