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交流

大山深处的时代赞歌

2015年09月10日 09:11:42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方卿

大山深处的时代赞歌

---- 读戴时昌长篇报告文学《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想到的

作者:方卿 

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给中西部特别是大西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机遇来了,有多少人能有自身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呢?的确为数不多!究其原因,有与生俱来的环境条件制约因素,有文化素质的严重缺失,有传统固有的精神麻木,有依赖思想,有畏难情绪......

鉴于此,戴时昌老师这篇报告文学----《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像一尊塑像,给中西部(特别是黔西南)的人们树立了榜样;像一首大山深处的时代赞歌,唤醒了人们阻滞的情结;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人们枯渴的灵魂。

去年,戴时昌老师的长篇报告文学《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获贵州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填补了黔西南州在图书类奖项的空白,足见该篇报告文学在贵州省和黔西南的价值和影响力之一斑。

是啊,一个成熟的作家,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创作,一定是因为时代需要而创作。戴时昌老师的《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就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唤醒人们抢抓机遇的应世之作。这样的作品现实意义深刻,能让人警醒,能让人借鉴,能为西部大开发政策助推发力;所以不但养眼,而且还能当“衣穿饭吃”!

戴老师摘取喀斯特地貌的冷冻村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善生产生活的具体事例进行报告描述。文中,戴老师并没有通篇的大道理,而是用朴实的语言,朴实的故事进行阐述。通过报告的主人翁朱昌国和村支两委一干人的所作所为,以及冷洞村人的所处地理环境和所思所想,深刻地揭示出贫困地区的实情,昭示贫困地区的理念和希望。

是啊!追求富裕是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心理愿望;居住环境是贫困地区的主要制约发展因素;西部大开发政策是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的坚强后盾;等待、观望、依赖、狭隘是普遍小农经济基本的思想表现;“众人拾柴火焰高”是实现全民富裕的基本动力。在农村,特别是贫穷落后地区,如何理顺这些矛盾关系,的确是个大难题。这就需要贫困地区有一批理得清思路,找得准路子,心里装着群众,能够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带头羊”。

通过《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一文揭示,贫困地区好的“领头羊”,不一定要有高深的学问,不一定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就像朱昌国支书一样,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朱昌国的思想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展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全心全意谋发展而唯独不谋一己私利;敢想敢干而不冒失武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及,大公无私......这些思想和行为,博取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征服了大多数小农经济思想,团结带领大家,逐步朝着有政府扶持的“大经济”方向转变,使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把大伙有效地领上了致富路。

笔者出生于黔西南贫困山区,这些方面亦深有感触。许多村干部,耗着村里的“领头羊”位置,却自私自利;谈发展一窍不通,讲政策一知半解;阿姨奉承,吃拿卡要,只知自己是一个“土皇帝”,却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村级发展的“畔脚石”。这些人放着大好的发展机遇不抓,不会抓,致使许多机遇白白浪费,致使村里群众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我想:《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一文,亦是给这样的村干部当头棒喝,抑或是“醍醐灌顶”!

 回头再看冷冻村的朱昌国朱支书,发展金银花产业,他是逐步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大咧咧地指手画脚喊发展,图成绩,搞浮夸;也不是站在一边发号施令,而是自己脚踏实地的搞试验,把风险留给自己;成功了再推而广之。

一种产业形成之后,难免会碰到天灾人祸,路子不畅。但是,这时的“领头羊”要去想办法,找主意,不能畏难,不能退缩。冷冻村的金银花遇到百年不遇的旱灾;金银花一度销路不畅。朱昌国到了关键时刻,积极为金银花抗旱问题想办法、找办法、试验办法,最终想出一条“滴灌”的办法挽救了金银花产业。为保证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实现金银花产业的产供销一条龙,他带头成立合作社,自己多入股多凑钱;合作社效益可观后自己又把多余的股份退出来,让给其他群众。这样的干部,群众怎会信不过呢?

有人说:在农村,村官是“永久牌”,他们不会被调走,不会有“飞鸽牌”的想法和机会;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中,他们只有把本村群众彻底带出贫困地带,在老百姓心中立起一块丰碑,他们才会有价值!

从《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一文里,朱昌国就是这种类型的人。是他让卡斯特地貌的家乡,使金银花安家落户形成产业,用名符其实的合作社保证群众的产业效益;千方百计为群众找水、打水、修桥、修路......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冷冻村,硬是变成一个连国家领导人都认可富裕村寨!这样的贫困山区“带头羊”,的确是一个标杆,是一个榜样;他以及他们村的故事,的确是一首赞歌!

戴老师把这一首赞歌,洋洋洒洒几万字,细腻地进行描述,我想,其目的是为了唤醒千千万万贫困地区的“带头羊”和“领头雁”;语重心长地让他们明白,如此条件恶劣的冷冻村,与其它地方一样,村民同样有血有肉,情感丰满而复杂,村寨同样矛盾交织,同样处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冷冻村能够发展,其他村寨又有什么不能呢?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大山深处的时代赞歌

亮点黔西南 | 2015年09月10日 09:11:42 | 方卿

大山深处的时代赞歌

---- 读戴时昌长篇报告文学《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想到的

作者:方卿 

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给中西部特别是大西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机遇来了,有多少人能有自身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呢?的确为数不多!究其原因,有与生俱来的环境条件制约因素,有文化素质的严重缺失,有传统固有的精神麻木,有依赖思想,有畏难情绪......

鉴于此,戴时昌老师这篇报告文学----《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像一尊塑像,给中西部(特别是黔西南)的人们树立了榜样;像一首大山深处的时代赞歌,唤醒了人们阻滞的情结;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人们枯渴的灵魂。

去年,戴时昌老师的长篇报告文学《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获贵州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填补了黔西南州在图书类奖项的空白,足见该篇报告文学在贵州省和黔西南的价值和影响力之一斑。

是啊,一个成熟的作家,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创作,一定是因为时代需要而创作。戴时昌老师的《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就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唤醒人们抢抓机遇的应世之作。这样的作品现实意义深刻,能让人警醒,能让人借鉴,能为西部大开发政策助推发力;所以不但养眼,而且还能当“衣穿饭吃”!

戴老师摘取喀斯特地貌的冷冻村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善生产生活的具体事例进行报告描述。文中,戴老师并没有通篇的大道理,而是用朴实的语言,朴实的故事进行阐述。通过报告的主人翁朱昌国和村支两委一干人的所作所为,以及冷洞村人的所处地理环境和所思所想,深刻地揭示出贫困地区的实情,昭示贫困地区的理念和希望。

是啊!追求富裕是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心理愿望;居住环境是贫困地区的主要制约发展因素;西部大开发政策是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的坚强后盾;等待、观望、依赖、狭隘是普遍小农经济基本的思想表现;“众人拾柴火焰高”是实现全民富裕的基本动力。在农村,特别是贫穷落后地区,如何理顺这些矛盾关系,的确是个大难题。这就需要贫困地区有一批理得清思路,找得准路子,心里装着群众,能够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带头羊”。

通过《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一文揭示,贫困地区好的“领头羊”,不一定要有高深的学问,不一定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就像朱昌国支书一样,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朱昌国的思想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展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全心全意谋发展而唯独不谋一己私利;敢想敢干而不冒失武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及,大公无私......这些思想和行为,博取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征服了大多数小农经济思想,团结带领大家,逐步朝着有政府扶持的“大经济”方向转变,使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把大伙有效地领上了致富路。

笔者出生于黔西南贫困山区,这些方面亦深有感触。许多村干部,耗着村里的“领头羊”位置,却自私自利;谈发展一窍不通,讲政策一知半解;阿姨奉承,吃拿卡要,只知自己是一个“土皇帝”,却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村级发展的“畔脚石”。这些人放着大好的发展机遇不抓,不会抓,致使许多机遇白白浪费,致使村里群众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我想:《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一文,亦是给这样的村干部当头棒喝,抑或是“醍醐灌顶”!

 回头再看冷冻村的朱昌国朱支书,发展金银花产业,他是逐步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大咧咧地指手画脚喊发展,图成绩,搞浮夸;也不是站在一边发号施令,而是自己脚踏实地的搞试验,把风险留给自己;成功了再推而广之。

一种产业形成之后,难免会碰到天灾人祸,路子不畅。但是,这时的“领头羊”要去想办法,找主意,不能畏难,不能退缩。冷冻村的金银花遇到百年不遇的旱灾;金银花一度销路不畅。朱昌国到了关键时刻,积极为金银花抗旱问题想办法、找办法、试验办法,最终想出一条“滴灌”的办法挽救了金银花产业。为保证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实现金银花产业的产供销一条龙,他带头成立合作社,自己多入股多凑钱;合作社效益可观后自己又把多余的股份退出来,让给其他群众。这样的干部,群众怎会信不过呢?

有人说:在农村,村官是“永久牌”,他们不会被调走,不会有“飞鸽牌”的想法和机会;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中,他们只有把本村群众彻底带出贫困地带,在老百姓心中立起一块丰碑,他们才会有价值!

从《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一文里,朱昌国就是这种类型的人。是他让卡斯特地貌的家乡,使金银花安家落户形成产业,用名符其实的合作社保证群众的产业效益;千方百计为群众找水、打水、修桥、修路......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冷冻村,硬是变成一个连国家领导人都认可富裕村寨!这样的贫困山区“带头羊”,的确是一个标杆,是一个榜样;他以及他们村的故事,的确是一首赞歌!

戴老师把这一首赞歌,洋洋洒洒几万字,细腻地进行描述,我想,其目的是为了唤醒千千万万贫困地区的“带头羊”和“领头雁”;语重心长地让他们明白,如此条件恶劣的冷冻村,与其它地方一样,村民同样有血有肉,情感丰满而复杂,村寨同样矛盾交织,同样处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冷冻村能够发展,其他村寨又有什么不能呢?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