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景家屯王伯群故居
景家屯王伯群故居。
2016年12月31日下午2点,笔者和王仕学、瓦秀丽、江山3位老师在兴义坪东“豆米火锅店”吃了午饭,又驱车前往景家屯王伯群故居。因为这一景点是我们的预定观光目标。
曾记得1986年9月那一次,我和朋友也来看过景家屯王伯群故居。不过那次是奔着“象鼻搅水”景观而去的,因为我对“景家屯”的历史故事一无所知。朋友虽然是本地人,也说不出一个子午卯酉来。
那时我在兴义“荣盛水泥厂”当制成车间主任。
一个周末,下五屯的一个朋友来看我,喝酒时他和我提到景家屯有一处景观,那石头活脱脱一个大象鼻子,伸在山泉里,名为“象鼻搅水”,并说那里出了两个将军,至于细节,他却不知道。
因这“象鼻搅水”神奇的吸引力,我邀朋友前去观赏。我和朋友一人一辆自行车,到了景家屯,参观了“象鼻搅水”。这“象鼻搅水”,除了一根石柱神似大象的牙齿外,也没什么特别。接着去看王伯群故居。该故居一片秃废,只有一些残垣断壁卧在荒草中,一块石头上刻着“王电轮将军故居”七个字,其它便没有什么值得光顾的了。
当时没有手机,更没有相机,没能留下什么东东,就这样空手而归了,故也就没有留下什么太多的深刻印象。
这次重游景家屯,因时代不一样,发展不一样,同行的朋友层次也不一样,故观光的收获质量与那一次相比就有了天壤之别。
这次重游,同行的王仕学老师既是编修史志的行家里手,也是兴义市的“百科全书”,因此他对景家屯的历史典故如数家珍。
王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景家屯的来历。他说,元末明初,云南在元梁王巴匝刺瓦尔的控制中。明洪武6年(1373年)9月,带兵驻守广西泗城府南盘江南岸的明将景双鼎率先渡江,占领现在的黔西南一带,进驻黄平,成为明王朝进驻黔西南的首位高级将领。
景双鼎字纯阳,江南应天府上阳县(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清水沟人氏。他自幼骑射娴熟,智勇双全,初入元军将领王志部。至正17年(1357年),随王志归附朱元璋,后屡立战功,得朱元璋赏识,官至光禄大夫,授都督同知。
平定西南后,景双鼎留守黄坪未返乡,景氏一族遂在兴义繁衍生息,形成现在的景家屯。
那景家屯和王伯群故居是什么关系呢?我问。王老师说,王氏家族始祖王玺是当年景双鼎的心腹部将,随景双鼎平定叛乱后也落根景家屯,在此繁衍生息600余年,逐渐成为兴义名门望族。
王家的两个将军是怎么回事呢?我又问。王老师接着介绍:清光绪末年,兴义笔山书院重建,兴义近代教育在黔省迅速崛起,王伯群由兴义县公费选送日本留学;王文华(字电轮)是王伯群同胞兄弟。1905年,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开考,王文华与兴义12人参考,成绩名列1-13,结果兴义13人全部录取。
武昌首义后,王伯群和王文华从反清青年逐步成长为黔军新派将领,成为滇黔护国护法运动的策划者和中坚力量。王伯群在护国护法时历任贵州督军府总参赞、黔军总司令部秘书长、黔中道尹等职,后出任国民政府委员、交通部长兼交通大学校长、招商局监督兼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创办了大夏大学。王文华曾任黔军总司令、重庆镇守使、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1928年追认为陆军上将。王氏兄弟是民国时期贵州乃至全国较为有影响的人物。
听完王老师的介绍,笔者对景家屯和王氏故居的脉络有了一个初步的理性认识。
到了王伯群故居,废墟上一片青瓦红壁的靓丽建筑,古香古色,十分凝重,令人疑是原来的老屋。王老师说,这个占地1亩多的四合院建筑,还原修建资金花去500余万元。
这一片建筑,后面是一座尖尖的武探山,为该宅形成一种依靠。四围皆是环山,奇峰罗列:左有屏障形如旗帜飘扬,右有山峦状如“鲤鱼梭潭”,前有“象鼻搅水”奇观,后有层峦“华盖”重重,真是地灵人杰,山青水秀。
四合院正门上,挂着“王伯群故居”牌子。大家用身份证登记后进入正门,四围房舍红漆亮格,天井里的地面还是原来的青石地板,不过已经打磨得油光程亮,现出了本色;窗格花鸟虫鱼图案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天井大门上方,挂着“王伯群故居陈列馆”的匾额;只是门枋上没有对联,估计还未来得及添置。
进入四合院房间,到处陈列着王氏一族的家族简介和相关照片,亦有部分同时代的生活用品及军用物品,还有许多书法作品;其中有一幅蒋介石写给王伯群的书法作品格外醒目,内容是:伯群同志高瞻远瞩。蒋中正。
从那些照片和简介,我们知道了这“王氏山庄”始建于光绪初年(1875年),由王伯群之父王起元在祖上老宅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后王伯群、王文华兄弟扩建。
另外,我们还知道了清末民国时期的兴义刘(下五屯刘显世家族)、王(景家屯王伯群家族)、何(泥凼何应钦家族)三家的姻亲关系:王伯群、王文华兄弟生母刘显屏是刘官礼长女即刘显世的胞姐;王伯群、王文华的胞妹王文湘嫁予何应钦,王文华又是刘显世的外孙女婿。笔者沉思,三姓望族能在晚清民国人才辈出,除了个人的自身努力之外,裙带关系的相互扶助也是重要因素。
参观王伯群故居出来,王老师建议我们去攀爬“故居”后面的武探尖山,说是上面也有很多看点。
我们来到“故居”后面的山脚,一条尺许宽窄的山路蜿蜒而上,好在山路用石头因势利导砌成梯子,所以攀登不是很费事。这条山路隐藏在藤蔓或树林中,在远处跟本看不到。
到了半山腰,有石块垒成半腰高的工事,有瞭望孔和枪眼,一看就知道是兵家之地。
继续往上,大约200米的高度,就是山顶了。山顶约有80平方米的平地;有几间破败的建筑,墙体几乎倒塌。岩悬上有完好的水井和灶台,生活迹象一目了然。
王老师介绍,王家兴盛的时期,这山上是驻扎哨兵的地方,顶上的建筑就是“烽火台”;后来当地村民把烽火台改为观音庵,供奉观音菩萨;再后来“破四旧”,就被当地群众推倒了,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站在山顶,景家屯的每一条路口尽在视线之内,各种动向一目了然,是一个站岗放哨的好地方。
各位老师默默无语,在这方寸之地嘹望着四维山峦,翻腾着各自的想象,凭吊着黔西南沾满泥土味的凝重近代史。笔者仿佛看见兵士在山上忙碌着,思绪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