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交流

镜头中的“时代”与“方位”

2018年10月30日 09:00:57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展览吸引了一批批观众驻足观看

  朱宪民拍摄于1980年的《河南三代人》、王文澜拍摄于1991年的《上海光新路上班高峰期的自行车流》、王福春拍摄于1998年通辽至集宁列车上的《乡愁》……这些记录着时代步伐和百姓生活轨迹的图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观众驻足凝神。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本次摄影周以“影像:时代·方位”为学术主题,涵盖开幕活动、系列展览、摄影市场、摄影讲堂、特约活动等五大内容板块,包括66个展览、33场论坛、讲座和10余场推介活动,共计为市民带来31个国家摄影师的3047幅摄影作品及52个视频作品。

  潜泳在百姓生活的河流里

  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的主题板块,“系列展览”包括学术主题展、重大专题展、“一带一路”专题展、国际学术邀请展、国际摄影周节推介展等数十个展览。其中,学术主题展“时代与方位:当代纪实摄影家作品展”汇集了我国40位纪实摄影师的800幅作品,它们以丰富的细节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据本届摄影周学术主持李树峰介绍,中国纪实摄影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40年来,一大批优秀的纪实摄影师“潜泳在百姓生活的河流里,成为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和提炼者”,他们的作品既有国人共同的关注、经历、体验和现实细节,也有柴米油盐熏染出的生命质感。“比如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纪实摄影》成为社会公益工程的形象代言作品,而朱宪民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有意识地去拍摄黄河两岸的农村和农民,至今已坚持近50年,他凭借鲜活的现场表情和体态,集中为中国至少两代农民提炼和塑造了集体群像。”李树峰说,每位优秀的摄影家都有自己特定的出发点和观察点,这是他们摄影的方位。

  以居民图像视角呈现“社区表达”,以大众影像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是本届摄影周的一大亮点。除中华世纪坛的主会场外,摄影周还“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艺术空间”,在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西总布社区、北京三里屯小学·儿童摄影学校、乐家(Roca)北京艺术廊等地设立了7处分会场,通过举办摄影图片展、摄影活动、摄影讲座等多种形式,将摄影周带到市民身边。

  “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社区的发展和变迁,也是纪录大时代的投射和剪影。本届摄影周通过多项群众性摄影活动,记录民众生活、展现社区风采、传播优秀文化,展现了北京新风貌,呈现了社区好风气,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如“印象建国门共筑中国梦——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从城市新景、社区新风、和睦家庭、幸福晚年、多彩文体、居民自治等领域,展现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反映了社区建设中的新创意、新亮点、新成就、新风貌。

  创新展示方式

  据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介绍,今年的摄影周呈现出五大创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传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协同机制、国内外摄影周节双向交流模式、专题摄影展推广模式和摄影艺术与科技融合实验创新。“北京国际摄影周差异化于国内外各大摄影周节以摄影作品为流通标的的常态标准,创新性地以专题摄影展为流通标的。通过全球范围征集,将优秀的摄影作品从题材、类型、技法、观念等多重角度,组织、策划、聚合成为多维度的专题展览。通过展览展示、专题推介、教育传播等手段向全球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文化馆、画廊、文化交流中心、会展中心等机构、实体或个人进行全面推介,建立平台化模式与规模化流通。”冀鹏程说。

  秉持全球视野与民族守护、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一直是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出发点之一。本届摄影周除推出国际学术邀请展、国际周节推介展、国际影像专题展等展览外,以青少年视角出发的“首届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作品展”是一大亮点。该展的166幅(组)作品全部来自“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竞赛”的获奖作品。“展览意在让丝路沿线国家的青少年用摄影观察和记录身边的自然变化、社会变迁,关心“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未来,做丝路文化的传承者,促进国家间的民心相通。”该单元展策展人董靓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摄影周的许多专题展也颇具科技融合与学术研究,如展览“总把江山入画来”集合了摄影家梅生“世界遗产影像学”的探索实践。在梅生的带领下,10位摄影师兼研究员,以北京故宫、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0个月的拍摄,其中拍摄于颐和园的一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摄影师范炳远拍摄了颐和园长廊1.4万多幅彩画,并从中筛选出81幅做成了一个装置组合《千载际会,万象归一》。其中,每9张为一行,一张挨一张紧密排列,首末两行为山水花鸟,二至八行为先秦至清朝各朝代历史人物故事。范炳远说,这是“借用高等数学‘打散集合’的概念,呈现‘万象归一’的古典哲学思想”。扫描作品前的二维码,参观者还可以听到范炳远亲自录制的音频“摄影师说”,听到他对颐和园彩画的更多研究成果。

  承载国家使命

  此次摄影周还特别设立了“国家形象展”单元,推出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主流媒体航拍中国摄影图片展”“绿色中国梦”“航空工业40年”等五项展览,以记录、解读、见证我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时刻。

  在中华世纪坛前的大广场上,“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的400余幅照片里,既有北上广深及沿海开放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发展巨变,也有事关民生福祉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生态建设的重大工程,更有“观天巨眼”“航母出海”等前沿科技与国防事业的辉煌成就。《陆家嘴》《深圳新貌》《百舸争流白洋淀千年大计在雄安》……这些以裸眼3D技术应用、大画幅无人机航拍的图片,着重强化了科技融合与体验感。据该单元展策展人季春红介绍,这些图片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光明网组织百余家主流媒体、摄影记者、2万余摄影师,历时10个月密集聚焦的成果,是从1.5万余幅图片中遴选出的精品。“这些作品眼里有光,心中有暖,影像背后的延展性,画幅叙事的纵深感,都勾勒出40年改革开放的辽阔浩瀚。”季春红说。

  据了解,创办于2013年的北京国际摄影周,始终秉承“以摄影为媒介,承载文化复兴使命、文化自信担当与文化创新责任;以摄影为纽带,增进各文明、各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为当代世界文明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的活动宗旨,展示光影魅力,凝聚摄影力量,传播摄影文化。据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执行主席杨元惺介绍,5年来,北京国际摄影周带动了全国11个省、30多个城市的摄影文化活动,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1200余名著名摄影师及50多个著名摄影机构参与,展出中外摄影作品3万余幅,累计参观人数超过200万人次,不仅赢得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更成为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的国际摄影盛会和北京重要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北京国际摄影周作为弘扬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展示与传播平台、国际摄影文化双向交流推介平台、艺术科技融合实验创新平台、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平台的职能,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贡献。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镜头中的“时代”与“方位”

中国文化报 | 2018年10月30日 09:00:57 | 

  展览吸引了一批批观众驻足观看

  朱宪民拍摄于1980年的《河南三代人》、王文澜拍摄于1991年的《上海光新路上班高峰期的自行车流》、王福春拍摄于1998年通辽至集宁列车上的《乡愁》……这些记录着时代步伐和百姓生活轨迹的图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观众驻足凝神。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本次摄影周以“影像:时代·方位”为学术主题,涵盖开幕活动、系列展览、摄影市场、摄影讲堂、特约活动等五大内容板块,包括66个展览、33场论坛、讲座和10余场推介活动,共计为市民带来31个国家摄影师的3047幅摄影作品及52个视频作品。

  潜泳在百姓生活的河流里

  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的主题板块,“系列展览”包括学术主题展、重大专题展、“一带一路”专题展、国际学术邀请展、国际摄影周节推介展等数十个展览。其中,学术主题展“时代与方位:当代纪实摄影家作品展”汇集了我国40位纪实摄影师的800幅作品,它们以丰富的细节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据本届摄影周学术主持李树峰介绍,中国纪实摄影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40年来,一大批优秀的纪实摄影师“潜泳在百姓生活的河流里,成为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和提炼者”,他们的作品既有国人共同的关注、经历、体验和现实细节,也有柴米油盐熏染出的生命质感。“比如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纪实摄影》成为社会公益工程的形象代言作品,而朱宪民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有意识地去拍摄黄河两岸的农村和农民,至今已坚持近50年,他凭借鲜活的现场表情和体态,集中为中国至少两代农民提炼和塑造了集体群像。”李树峰说,每位优秀的摄影家都有自己特定的出发点和观察点,这是他们摄影的方位。

  以居民图像视角呈现“社区表达”,以大众影像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是本届摄影周的一大亮点。除中华世纪坛的主会场外,摄影周还“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艺术空间”,在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西总布社区、北京三里屯小学·儿童摄影学校、乐家(Roca)北京艺术廊等地设立了7处分会场,通过举办摄影图片展、摄影活动、摄影讲座等多种形式,将摄影周带到市民身边。

  “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社区的发展和变迁,也是纪录大时代的投射和剪影。本届摄影周通过多项群众性摄影活动,记录民众生活、展现社区风采、传播优秀文化,展现了北京新风貌,呈现了社区好风气,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如“印象建国门共筑中国梦——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从城市新景、社区新风、和睦家庭、幸福晚年、多彩文体、居民自治等领域,展现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反映了社区建设中的新创意、新亮点、新成就、新风貌。

  创新展示方式

  据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介绍,今年的摄影周呈现出五大创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传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协同机制、国内外摄影周节双向交流模式、专题摄影展推广模式和摄影艺术与科技融合实验创新。“北京国际摄影周差异化于国内外各大摄影周节以摄影作品为流通标的的常态标准,创新性地以专题摄影展为流通标的。通过全球范围征集,将优秀的摄影作品从题材、类型、技法、观念等多重角度,组织、策划、聚合成为多维度的专题展览。通过展览展示、专题推介、教育传播等手段向全球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文化馆、画廊、文化交流中心、会展中心等机构、实体或个人进行全面推介,建立平台化模式与规模化流通。”冀鹏程说。

  秉持全球视野与民族守护、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一直是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出发点之一。本届摄影周除推出国际学术邀请展、国际周节推介展、国际影像专题展等展览外,以青少年视角出发的“首届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作品展”是一大亮点。该展的166幅(组)作品全部来自“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竞赛”的获奖作品。“展览意在让丝路沿线国家的青少年用摄影观察和记录身边的自然变化、社会变迁,关心“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未来,做丝路文化的传承者,促进国家间的民心相通。”该单元展策展人董靓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摄影周的许多专题展也颇具科技融合与学术研究,如展览“总把江山入画来”集合了摄影家梅生“世界遗产影像学”的探索实践。在梅生的带领下,10位摄影师兼研究员,以北京故宫、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0个月的拍摄,其中拍摄于颐和园的一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摄影师范炳远拍摄了颐和园长廊1.4万多幅彩画,并从中筛选出81幅做成了一个装置组合《千载际会,万象归一》。其中,每9张为一行,一张挨一张紧密排列,首末两行为山水花鸟,二至八行为先秦至清朝各朝代历史人物故事。范炳远说,这是“借用高等数学‘打散集合’的概念,呈现‘万象归一’的古典哲学思想”。扫描作品前的二维码,参观者还可以听到范炳远亲自录制的音频“摄影师说”,听到他对颐和园彩画的更多研究成果。

  承载国家使命

  此次摄影周还特别设立了“国家形象展”单元,推出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主流媒体航拍中国摄影图片展”“绿色中国梦”“航空工业40年”等五项展览,以记录、解读、见证我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时刻。

  在中华世纪坛前的大广场上,“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的400余幅照片里,既有北上广深及沿海开放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发展巨变,也有事关民生福祉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生态建设的重大工程,更有“观天巨眼”“航母出海”等前沿科技与国防事业的辉煌成就。《陆家嘴》《深圳新貌》《百舸争流白洋淀千年大计在雄安》……这些以裸眼3D技术应用、大画幅无人机航拍的图片,着重强化了科技融合与体验感。据该单元展策展人季春红介绍,这些图片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光明网组织百余家主流媒体、摄影记者、2万余摄影师,历时10个月密集聚焦的成果,是从1.5万余幅图片中遴选出的精品。“这些作品眼里有光,心中有暖,影像背后的延展性,画幅叙事的纵深感,都勾勒出40年改革开放的辽阔浩瀚。”季春红说。

  据了解,创办于2013年的北京国际摄影周,始终秉承“以摄影为媒介,承载文化复兴使命、文化自信担当与文化创新责任;以摄影为纽带,增进各文明、各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为当代世界文明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的活动宗旨,展示光影魅力,凝聚摄影力量,传播摄影文化。据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执行主席杨元惺介绍,5年来,北京国际摄影周带动了全国11个省、30多个城市的摄影文化活动,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1200余名著名摄影师及50多个著名摄影机构参与,展出中外摄影作品3万余幅,累计参观人数超过200万人次,不仅赢得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更成为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的国际摄影盛会和北京重要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北京国际摄影周作为弘扬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展示与传播平台、国际摄影文化双向交流推介平台、艺术科技融合实验创新平台、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平台的职能,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贡献。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