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交流

《中国诗词大会》选手: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一直都在

2018年10月30日 09:02:45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图为《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重庆赛区半决赛选手面试环节。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选手: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一直都在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开机仪式暨重庆赛区选拔赛决赛27日晚在中华诗城重庆奉节《归来三峡》演出浮台举行。自2018年9月启动报名。经过激烈的海选、半决赛角逐,共有311名选手(含决赛选112人,预备团199人)进入重庆赛区选拔赛(决赛)。

  《中国诗词大会》首次在渝设立赛区,活动吸引了来自重庆、北京、江苏、湖北、山东、云南、河南等地1000余人诗词爱好者参赛。

  图为评委正在讨论参赛选手的表现。

  26岁的李冲国是奉节人,千年诗城的文化孕育下,他的骨子里也带有些许诗意。

  李冲国是白帝城景区的一名普通安保人员,维护游客秩序和安全,帮助游客解决困难是他的工作内容。看似平淡无奇的工作,他也总能在其中寻找到乐趣。

  李冲国说,因为工作的关系,自己平时接触得最多的就是游客与导游。每天,他都能听到导游为游客们声情并茂地朗诵诗词,讲解诗词的意义,中华诗词的魅力仿佛打开了他新世界的大门。

  图为张俊慧摘获《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重庆赛区选拔赛(决赛)冠军。

  平日里工作繁忙,李冲国能够接触到诗词的机会不多,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认真学习。好的诗词如山涧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让他更加阳光自信。白帝城在李冲国心目中,是诗词的圣地,尽管只是一名保安,但李冲国十分热爱工作。他相信笨鸟可以先飞,白帝城内那一块块石碑上面的诗篇,就是古人圣贤留给他最好的礼物。

  “我最喜欢的诗是孟郊的《游子吟》。”今年只有12岁的小选手杨佳琪说:“还有很多诗,它们用最简单的语句,表达出了最丰富的情感,读起来很美、很感人。”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有很多好东西,诗词只是其中之一,我带小孩来参加这个比赛,就是希望我的小孩能更多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清自己的根。”作为本届大赛“母子档”选手,43岁的陈千希望自己孩子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并从中获得快乐。

  “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我们文化中的强调修身,反求诸己,都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陈千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区别于其他文化,但绝不弱于世界上的任何文化体系,这一点我们应该有自信。”

  “《中国诗词大会》有一个很受欢迎的环节‘飞花令’,其实这个‘飞花令’就是我们老辈人玩儿的游戏,在巴金的《家》《春》《秋》系列小说中也有体现,我自己小时候也和同学玩过。”今年32岁的赵冬莹说:“现在《中国诗词大会》把‘飞花令’玩儿得更有意思了,我觉得这就是传统文化的进步,这种进步会让我们的文化更受欢迎,更有生命力。”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本身就说明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市场和基础的,只是在这之前我们没有放开思想,去寻找合适的渠道,让它变得‘时髦’,更受大家的欢迎。”从湖北十堰专程到重庆参赛的国学老师张俊慧说:“现在说文化自信,其实我们的文化自信一直都在,只是需要些合适的方式去唤醒它。”

  “书本是死的,学问是活的。只要我们去认真地甄别、学习和研究,就会发现我们的文化包罗万象,其中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也能培养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关键看你怎么去理解它。”来自重庆秀山的选手杨再朝说:“现在诗词大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更多人可以通过诗词,通过这个节目,有兴趣去重新理解认识我们历史上的那些智者和慷慨悲歌之士,去了解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价值。”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中国诗词大会》选手: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一直都在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0月30日 09:02:45 | 

  图为《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重庆赛区半决赛选手面试环节。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选手: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一直都在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开机仪式暨重庆赛区选拔赛决赛27日晚在中华诗城重庆奉节《归来三峡》演出浮台举行。自2018年9月启动报名。经过激烈的海选、半决赛角逐,共有311名选手(含决赛选112人,预备团199人)进入重庆赛区选拔赛(决赛)。

  《中国诗词大会》首次在渝设立赛区,活动吸引了来自重庆、北京、江苏、湖北、山东、云南、河南等地1000余人诗词爱好者参赛。

  图为评委正在讨论参赛选手的表现。

  26岁的李冲国是奉节人,千年诗城的文化孕育下,他的骨子里也带有些许诗意。

  李冲国是白帝城景区的一名普通安保人员,维护游客秩序和安全,帮助游客解决困难是他的工作内容。看似平淡无奇的工作,他也总能在其中寻找到乐趣。

  李冲国说,因为工作的关系,自己平时接触得最多的就是游客与导游。每天,他都能听到导游为游客们声情并茂地朗诵诗词,讲解诗词的意义,中华诗词的魅力仿佛打开了他新世界的大门。

  图为张俊慧摘获《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重庆赛区选拔赛(决赛)冠军。

  平日里工作繁忙,李冲国能够接触到诗词的机会不多,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认真学习。好的诗词如山涧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让他更加阳光自信。白帝城在李冲国心目中,是诗词的圣地,尽管只是一名保安,但李冲国十分热爱工作。他相信笨鸟可以先飞,白帝城内那一块块石碑上面的诗篇,就是古人圣贤留给他最好的礼物。

  “我最喜欢的诗是孟郊的《游子吟》。”今年只有12岁的小选手杨佳琪说:“还有很多诗,它们用最简单的语句,表达出了最丰富的情感,读起来很美、很感人。”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有很多好东西,诗词只是其中之一,我带小孩来参加这个比赛,就是希望我的小孩能更多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清自己的根。”作为本届大赛“母子档”选手,43岁的陈千希望自己孩子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并从中获得快乐。

  “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我们文化中的强调修身,反求诸己,都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陈千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区别于其他文化,但绝不弱于世界上的任何文化体系,这一点我们应该有自信。”

  “《中国诗词大会》有一个很受欢迎的环节‘飞花令’,其实这个‘飞花令’就是我们老辈人玩儿的游戏,在巴金的《家》《春》《秋》系列小说中也有体现,我自己小时候也和同学玩过。”今年32岁的赵冬莹说:“现在《中国诗词大会》把‘飞花令’玩儿得更有意思了,我觉得这就是传统文化的进步,这种进步会让我们的文化更受欢迎,更有生命力。”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本身就说明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市场和基础的,只是在这之前我们没有放开思想,去寻找合适的渠道,让它变得‘时髦’,更受大家的欢迎。”从湖北十堰专程到重庆参赛的国学老师张俊慧说:“现在说文化自信,其实我们的文化自信一直都在,只是需要些合适的方式去唤醒它。”

  “书本是死的,学问是活的。只要我们去认真地甄别、学习和研究,就会发现我们的文化包罗万象,其中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也能培养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关键看你怎么去理解它。”来自重庆秀山的选手杨再朝说:“现在诗词大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更多人可以通过诗词,通过这个节目,有兴趣去重新理解认识我们历史上的那些智者和慷慨悲歌之士,去了解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价值。”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