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文物故事与公众的“超级连接”
“大辽五京展”展品——鸳鸯形三彩壶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10月13日,首都博物馆里传来嘹亮歌声,在地下一层七彩坊举行的“学契丹诗,唱契丹歌”活动中,30名青少年观众正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唱这首反映契丹人独特生活习俗的风土歌。与此同时,在内蒙古赤峰市旅游形象大使——卡通人物耶律小勇的陪伴下,通过首都博物馆微信平台报名前来的160名观众则通过听讲解、观看动画短片等互动形式,感受着具有赤峰特色的辽代历史文化。这些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晚场活动,是开展40多天的“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以下简称“大辽五京展”)系列社教活动的一个缩影。从策展到馆际合作再到丰富的展外活动,无不体现着新时代博物馆创造力的提升。
众家文物精品勾勒大辽盛景
9月6日,“大辽五京展”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分为五京备焉、四时捺钵、南北面官、华夷同风、塔寺巍巍5个篇章,每个篇章风格各异却又浑然一体,为观众详细解读了辽代的历史文化脉络。
本次展览策展人高红清告诉记者,“大辽五京展”与首都博物馆2013年年度大展“白山·黑水·海东青——纪念金中都建都860周年特展”和2016年“大元三都”展遥相呼应。“大元三都”展在充分利用首都博物馆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又从全国14家文博单位借调了160组(件)精美文物。而此次“大辽五京展”展出的270件(套)文物分别来自17家文博单位,展现了辽代制度及辽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徜徉于展厅,记者看到形形色色的文物真实再现了契丹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状况,展品中既有精美的金银器、瓷器,也有珍稀神秘的壁画、佛教器具,还有书画、石碑等。
展厅中,有两个单元尤其吸引观众,这两个单元介绍了辽代创造的两项独具特色的制度:四时捺钵与南北面官。四时,即四季。捺钵为契丹语的译音,意为辽帝的行营。四时捺钵意为流动的政治中心。辽取得燕云十六州后,疆土一面是草原地区,一面是燕云十六州。根据不同地区、民族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辽代实行南北面官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两项制度不仅是辽代在制度和管理方式上的创新,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馆际合作提供高水平讲解服务
自开幕以来,“大辽五京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观展。他们带着对辽代的好奇而来,收获了满满的知识而归,这离不开博物馆志愿者和讲解员提供的高质量的讲解服务。在本次展览中,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社教部的三位讲解员在两周时间里进行了29场公益讲解,为近千人次观众提供了讲解服务,还为首都博物馆志愿者和讲解员举行了2场培训。
内蒙古博物院社教部主任乌兰托娅告诉记者,通过此次展览和民族地区讲解员的讲解,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更使观众感受到民族地区讲解员的风貌,加深了大家对草原文化和民族地区的印象。
在内蒙古博物院讲解员秦娜看来,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不仅使文物互通有无,更拉近了不同地域文化的距离,增进了对彼此历史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本次展览让更多的首都乃至全国观众了解到北方民族尤其是契丹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契丹民族在思想上的开放和包容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产生的重要意义。”秦娜说。
展示民族特色与观众零距离互动
在“大辽五京展”开展伊始,首都博物馆便推出了与展览相关的主题活动。展览开幕当天,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为观众带来“辽代考古大发现与草原丝绸之路”的精彩讲座,通过蒙古高原辽代重大的考古发现揭示草原丝绸之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展览期间,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盖之庸带来的“辽代金银器研究”讲座,以耶律羽之墓、陈国公主墓等出土辽代金银器为线索,揭示了辽代金银器的器形、工艺、纹样等产生源流与发展脉络,并对辽代金银器的文化诸因素进行了相关探讨。
首都博物馆每年密集的展览如何吸引观众,一直是该馆宣教部主任杨丹丹思考的问题。“此次展览中来自内蒙古地区的270多件文物承载的是辽代民族兴衰的过程,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我们在展览期间联系了内蒙古自治区相关博物馆,通过各个博物馆不同的教育活动,带给观众展厅内外的多重感官体验。博物馆在做好教育与服务工作的同时,更希望给公众打造不一样的观展新感受、新体验和新模式。”她说。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新时代的观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场地限制,随时随地感受到博物馆的文化气息。因此,只有把博物馆的舞台融入到社会大舞台才会有更多连接的可能。”杨丹丹说。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