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遗产

黔西南州乾隆《南笼府志》评说

2013年01月28日 15:36:26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崔利军

    《南笼府志》是黔西南地区有史以来第一部以府志冠名的方志,撰成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月上浣(上旬)”[1],故名之曰乾隆《南笼府志》。作者李其昌,字敬伯,号濂溪,四川成都人,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初授保宁府(四川阆中市)教授;后以功升江西峡江县知县;寻调新建县(江西新建县)知县;二十三年(1758年),擢莲花厅(江西莲花县)同知;二十七年(1762年),任南笼府(府治安龙)知府。在任期间“多善政,以爱民为本”[2];“工于艺制,刊行甚多”[3],先后纂有《莲花厅志》、《南笼府志》和《濂溪诗钞》二卷。

    李其昌莅任南笼知府时,正值修志之风盛行的“康乾盛世”。在时风影响下,鉴于南笼改厅设府百余年无志书,“旧时《普安州志》、《安南卫志》皆缺佚,《安南县志》草创未备”[4], “文献凋残可惧”[5]的现状,曾有编撰《莲花厅志》经验的他,于是“博采风闻,广咨遗老”[6],乃撰是志。

    乾隆《南笼府志》有刻本、抄本、油印本、影印本四种。

    刻本为写刻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扉页正中题书名,右上角书“西蜀李濂溪辑”,左下角有“本衙藏版”字样。《卷首·自序》末有三枚篆字图章,两枚为阳刻朱文,一枚阴刻白文;首枚为朱文,有“臣李其昌”四字。《卷首·凡例》钤有条形篆字阳刻朱文藏书章。白口、墨鱼尾(单鱼尾),鱼尾上题“南笼府志”,下列卷名、卷目号和页码。四周双边、乌丝栏、无书耳。每半页8行、行18字,约2.8万字。抄本乃线装本,由国立北平图书馆制作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家图书馆有藏。油印本系校勘本,1965年7月,由贵州省图书馆以湖北省图书馆原馆藏线装抄本为底本,原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藏本胶卷、《贵州通志》、《兴义府志》为参校本,精校而成。后附校勘记,板式体例、装帧形式一如其旧。影印本有二:一为海南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一为巴蜀本(巴蜀书社,2006年版)。

    全书主体八卷,凡天文、地理、赋役、营建、秩官、选举、人物、艺文八志。另有卷首、卷末。卷首含序文、凡例、目录、舆图四部;卷末分祥异、苗患、寺观、明末遗事四类,为《附外志》。

    乾隆《南笼府志》编排合理,剪裁得当。分“舆图”为《南笼府州、县并驿道全图》、《南笼统辖水道全图》、《南笼府亲辖舆图》、《南笼府城池公署图》四幅,列于“卷之首”,使南笼山川形势一览无余;在《卷首·目录》各卷下,罗列篇、字总数及门类,便于对志书的总体把握;一改普通方志常例,划“灾异”、“寺观”于《天文志》、《营建志》外,而附诸卷末《附外志》中,继承、弘扬了重人事、轻鬼神仙佛和“以往事为鉴”[7]的传统进步史观。府志以简练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距今249年前的南笼府治——安龙一隅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土、人物、民族、沿革等方面的历史画卷,而于亲辖地外“二州、二县之事,笔俱未及”[8],“似过于简”[9]。故,咸丰年间的兴义府知府、直隶南皮人(河北南皮县)张锳以为“犹之州县志也”[10]。

    乾隆《南笼府志》纂修完成后,黔西南地区修志蔚然成风。雍正九年(1731年),安南县知县何天衢、乡贡郭士信等撰成《安南县志》;咸丰三年(1853年),张锳撰成号称“一代名志”的《兴义府志》;光绪九年(1883年),湖南岳阳(湖南岳阳市)余厚墉编订《兴义府志续编》;宣统元年(1909年),安南县乡绅易辅上之《安南县乡土志》付梓出版;民国时期,周叙彝《安南县志》、杨学溥《普安县志》、刘祖沅《兴仁县采访录》、洪宣《南笼续志》、李兰生《安南县志稿》、冉晟《兴仁县志》、罗骏超《册亨县乡土志略》、葛天乙《兴仁县补志》、耿修业《晴隆县志》、蒋芷泽《兴义县志》先后刊行于世。

    注:

    [1]李其昌 《南笼府志·序文》  乾隆二十九年刻本(影印),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4]张锳 《兴义府志·名宦传·李其昌》卷五十八  咸丰三年刻本

    [3] 李调元 《蜀雅》 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6][7][8]《南笼府志·凡例》

    [9][10]《兴义府志·序》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黔西南州乾隆《南笼府志》评说

亮点黔西南 | 2013年01月28日 15:36:26 | 崔利军

    《南笼府志》是黔西南地区有史以来第一部以府志冠名的方志,撰成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月上浣(上旬)”[1],故名之曰乾隆《南笼府志》。作者李其昌,字敬伯,号濂溪,四川成都人,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初授保宁府(四川阆中市)教授;后以功升江西峡江县知县;寻调新建县(江西新建县)知县;二十三年(1758年),擢莲花厅(江西莲花县)同知;二十七年(1762年),任南笼府(府治安龙)知府。在任期间“多善政,以爱民为本”[2];“工于艺制,刊行甚多”[3],先后纂有《莲花厅志》、《南笼府志》和《濂溪诗钞》二卷。

    李其昌莅任南笼知府时,正值修志之风盛行的“康乾盛世”。在时风影响下,鉴于南笼改厅设府百余年无志书,“旧时《普安州志》、《安南卫志》皆缺佚,《安南县志》草创未备”[4], “文献凋残可惧”[5]的现状,曾有编撰《莲花厅志》经验的他,于是“博采风闻,广咨遗老”[6],乃撰是志。

    乾隆《南笼府志》有刻本、抄本、油印本、影印本四种。

    刻本为写刻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扉页正中题书名,右上角书“西蜀李濂溪辑”,左下角有“本衙藏版”字样。《卷首·自序》末有三枚篆字图章,两枚为阳刻朱文,一枚阴刻白文;首枚为朱文,有“臣李其昌”四字。《卷首·凡例》钤有条形篆字阳刻朱文藏书章。白口、墨鱼尾(单鱼尾),鱼尾上题“南笼府志”,下列卷名、卷目号和页码。四周双边、乌丝栏、无书耳。每半页8行、行18字,约2.8万字。抄本乃线装本,由国立北平图书馆制作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家图书馆有藏。油印本系校勘本,1965年7月,由贵州省图书馆以湖北省图书馆原馆藏线装抄本为底本,原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藏本胶卷、《贵州通志》、《兴义府志》为参校本,精校而成。后附校勘记,板式体例、装帧形式一如其旧。影印本有二:一为海南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一为巴蜀本(巴蜀书社,2006年版)。

    全书主体八卷,凡天文、地理、赋役、营建、秩官、选举、人物、艺文八志。另有卷首、卷末。卷首含序文、凡例、目录、舆图四部;卷末分祥异、苗患、寺观、明末遗事四类,为《附外志》。

    乾隆《南笼府志》编排合理,剪裁得当。分“舆图”为《南笼府州、县并驿道全图》、《南笼统辖水道全图》、《南笼府亲辖舆图》、《南笼府城池公署图》四幅,列于“卷之首”,使南笼山川形势一览无余;在《卷首·目录》各卷下,罗列篇、字总数及门类,便于对志书的总体把握;一改普通方志常例,划“灾异”、“寺观”于《天文志》、《营建志》外,而附诸卷末《附外志》中,继承、弘扬了重人事、轻鬼神仙佛和“以往事为鉴”[7]的传统进步史观。府志以简练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距今249年前的南笼府治——安龙一隅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土、人物、民族、沿革等方面的历史画卷,而于亲辖地外“二州、二县之事,笔俱未及”[8],“似过于简”[9]。故,咸丰年间的兴义府知府、直隶南皮人(河北南皮县)张锳以为“犹之州县志也”[10]。

    乾隆《南笼府志》纂修完成后,黔西南地区修志蔚然成风。雍正九年(1731年),安南县知县何天衢、乡贡郭士信等撰成《安南县志》;咸丰三年(1853年),张锳撰成号称“一代名志”的《兴义府志》;光绪九年(1883年),湖南岳阳(湖南岳阳市)余厚墉编订《兴义府志续编》;宣统元年(1909年),安南县乡绅易辅上之《安南县乡土志》付梓出版;民国时期,周叙彝《安南县志》、杨学溥《普安县志》、刘祖沅《兴仁县采访录》、洪宣《南笼续志》、李兰生《安南县志稿》、冉晟《兴仁县志》、罗骏超《册亨县乡土志略》、葛天乙《兴仁县补志》、耿修业《晴隆县志》、蒋芷泽《兴义县志》先后刊行于世。

    注:

    [1]李其昌 《南笼府志·序文》  乾隆二十九年刻本(影印),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4]张锳 《兴义府志·名宦传·李其昌》卷五十八  咸丰三年刻本

    [3] 李调元 《蜀雅》 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6][7][8]《南笼府志·凡例》

    [9][10]《兴义府志·序》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