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新闻

锻炼,得有韧劲儿——聚焦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健身

2020年05月07日 10:49:24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原韬雄 禹丽敏 范昊天 史 哲

  锻炼,得有韧劲儿(健身新视野)

  ——聚焦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健身(上)

  核心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越来越多人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线上健身云指导、居家锻炼总动员,全民健身展现出新面貌。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健身爱好者,听他们讲述自己如何将健身融入生活,如何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学太极、练瑜伽、自制健身器材,居家锻炼花样多,“宅家”的这段日子里,不少人爱上了运动。健身要想取得好效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得有股持之以恒的“韧劲儿”。

  将运动计划化整为零、灵活安排时间,不拘泥于场地、多种方式穿插锻炼……民间高手有自己的“高招儿”,将运动习惯保持下去。

  丢掉“惰性思维”,健身习惯从无到有

  “健身不动腿,锻炼止于嘴”,是很多人在刚开始尝试体育锻炼时容易陷入的窘境。其实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并不难,不妨先动起来。

  清晨的西安,马路上行人车辆都不多,杨竹莉轻快地跑着。坚持晨跑两个多月,她觉得自己像换了个人,感觉一整天都元气满满。“之前很少运动,尝试过几次不同的运动,没能坚持下来。”杨竹莉说,工作日总是很忙,周末常睡懒觉,是以前的常态。现在习惯了早起跑步,再想赖床都难了。

  是什么让她有了这样的变化?今年春节期间,杨竹莉感冒发烧,去医院做检查,“诊断结果是普通感冒,让我松了口气,但也给我敲了警钟,得加强锻炼了。”思来想去,不如晨跑吧。可每天跑多少?坚持不下来怎么办?健身得放下“惰性思维”,让身体先动起来!

  从3月8日开始,杨竹莉每天早上6点起来晨跑。“趁着街道还没人跑一圈,20分钟下来,出一出汗很舒服。”杨竹莉说,刚开始晨跑的那几天,被窝是最大的“敌人”。她怕自己坚持不下来,就拉着丈夫一起跑,两人相互监督。

  每天早起1小时,跑个步精神好。杨竹莉说:“这段时间下来,感觉身体轻盈,状态越来越好。”养成了晨跑的习惯,她心里充满成就感,每天打卡,记录跑步里程,与朋友们分享。“看着每个日子都打上钩,觉得自己干了件了不起的事,从开始晨跑到现在我还没间断过,这也是个挑战自我的过程。”

  “坚持运动”不再是负担,而且杨竹莉越跑越“上瘾”。她说:“每天不跑一跑都觉得难受。”现在杨竹莉每周都会专门找个地方,用双脚丈量大地——杜陵、曲江池、大明宫遗址公园……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利用“碎片时间”,健身计划化整为零

  宅在家,时间有了,健身也该提上日程了。家在宁夏银川西夏区的何如汇便是如此。

  何如汇是一名美容行业从业者,说起锻炼,一直很难抽出时间。“服务业平日里很忙,所以匀给锻炼的时间实在有限。”何如汇以前尝试过跑步,但早上要给家人准备早餐,还要送孩子上学,实在太匆忙,所以只坚持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疫情防控期间,生活节奏慢下来了,何如汇在丈夫的带领下,开始学习八段锦,就这样又开启了自己的健身之旅。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一边说话,何如汇一边展示起八段锦动作。

  “一套做下来,经常会浑身发热,气血通畅,而且不需要器械,只要有一小块空地就可以开始锻炼。”何如汇说,身体出出汗,心情很是舒畅。

  当前,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何如汇也重新开始工作了,但她的运动习惯并没有中止。“以前总说没时间运动,现在想想其实都是借口,我们需要的是自律。”一套八段锦做下来不过半个小时,现在何如汇经常会在孩子未醒时做一遍,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如果时间充裕,我就努力将每个动作保持得更久一点,那样身体会感觉更好。”何如汇说,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将运动计划化整为零,坚持健身就不是难事。

  开发“自制器材”,健身设备就地取材

  疫情防控期间,健身场地、场馆大多处于关闭状态。想健身没场地、没器材,怎么办?通过健身小视频等形式,世界冠军、健身达人等在线教学,人们在家里也能练出很多花样。

  “我们一直在坚持锻炼,保持每天一定的运动量。”4月15日,31岁的武汉市民金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夕,金星和妻子一起回湖北黄冈浠水县清泉镇乡下过年。疫情来袭,包括黄冈在内的湖北各地陆续实行交通管制,村里也加强了疫情防控。

  金星平时经常和朋友、同事打篮球,每周还要去健身房锻炼两三次。刚开始宅家的那几天每天只有吃吃睡睡,让有着健身习惯的金星觉得很难受。“再这么下去,身体都要懈怠了。”他说,得想办法在家里运动,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居家抗疫不出门,这该怎么练?其实健身不必拘泥于场地与形式,开动脑筋,灵活应对,办法总比困难多。乡下没有健身器械,又不能到外面去,拿什么锻炼?金星就地取材,在桶装矿泉水瓶里放入小石块和自来水,自制“哑铃”,还能根据装水量的多少调节重量。他还把农村用来盖房子的砖头固定在挑水的竹竿两头,制作出简易的“杠铃”。

  “自制的健身器材,虽然简陋,但力量训练的效果丝毫不差。”金星笑着说,每天他都会到院子里,练上至少一个小时。有自制的杠铃和哑铃,有时还会跟着健身达人的教学视频锻炼,家人看金星练得起劲儿,也跟着练了起来。小小的农家院成了金星和家人的健身房。

  如今村民可以凭健康码有序出行了。金星也开始增加户外的有氧运动,每天早上围着镇子跑跑步,偶尔也会去附近的篮球场打打球。

  天气渐暖,到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去公园跑跑步,有人到球场投投篮,运动的方式有各自的喜好,坚持的收获却是同样的精彩。当良好的健身习惯养成时,带给他们的不只是健康,还有别样的经历与感悟。

  原韬雄 禹丽敏 范昊天 史 哲

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锻炼,得有韧劲儿——聚焦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健身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07日 10:49:24 | 原韬雄 禹丽敏 范昊天 史 哲

  锻炼,得有韧劲儿(健身新视野)

  ——聚焦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健身(上)

  核心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越来越多人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线上健身云指导、居家锻炼总动员,全民健身展现出新面貌。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健身爱好者,听他们讲述自己如何将健身融入生活,如何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学太极、练瑜伽、自制健身器材,居家锻炼花样多,“宅家”的这段日子里,不少人爱上了运动。健身要想取得好效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得有股持之以恒的“韧劲儿”。

  将运动计划化整为零、灵活安排时间,不拘泥于场地、多种方式穿插锻炼……民间高手有自己的“高招儿”,将运动习惯保持下去。

  丢掉“惰性思维”,健身习惯从无到有

  “健身不动腿,锻炼止于嘴”,是很多人在刚开始尝试体育锻炼时容易陷入的窘境。其实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并不难,不妨先动起来。

  清晨的西安,马路上行人车辆都不多,杨竹莉轻快地跑着。坚持晨跑两个多月,她觉得自己像换了个人,感觉一整天都元气满满。“之前很少运动,尝试过几次不同的运动,没能坚持下来。”杨竹莉说,工作日总是很忙,周末常睡懒觉,是以前的常态。现在习惯了早起跑步,再想赖床都难了。

  是什么让她有了这样的变化?今年春节期间,杨竹莉感冒发烧,去医院做检查,“诊断结果是普通感冒,让我松了口气,但也给我敲了警钟,得加强锻炼了。”思来想去,不如晨跑吧。可每天跑多少?坚持不下来怎么办?健身得放下“惰性思维”,让身体先动起来!

  从3月8日开始,杨竹莉每天早上6点起来晨跑。“趁着街道还没人跑一圈,20分钟下来,出一出汗很舒服。”杨竹莉说,刚开始晨跑的那几天,被窝是最大的“敌人”。她怕自己坚持不下来,就拉着丈夫一起跑,两人相互监督。

  每天早起1小时,跑个步精神好。杨竹莉说:“这段时间下来,感觉身体轻盈,状态越来越好。”养成了晨跑的习惯,她心里充满成就感,每天打卡,记录跑步里程,与朋友们分享。“看着每个日子都打上钩,觉得自己干了件了不起的事,从开始晨跑到现在我还没间断过,这也是个挑战自我的过程。”

  “坚持运动”不再是负担,而且杨竹莉越跑越“上瘾”。她说:“每天不跑一跑都觉得难受。”现在杨竹莉每周都会专门找个地方,用双脚丈量大地——杜陵、曲江池、大明宫遗址公园……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利用“碎片时间”,健身计划化整为零

  宅在家,时间有了,健身也该提上日程了。家在宁夏银川西夏区的何如汇便是如此。

  何如汇是一名美容行业从业者,说起锻炼,一直很难抽出时间。“服务业平日里很忙,所以匀给锻炼的时间实在有限。”何如汇以前尝试过跑步,但早上要给家人准备早餐,还要送孩子上学,实在太匆忙,所以只坚持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疫情防控期间,生活节奏慢下来了,何如汇在丈夫的带领下,开始学习八段锦,就这样又开启了自己的健身之旅。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一边说话,何如汇一边展示起八段锦动作。

  “一套做下来,经常会浑身发热,气血通畅,而且不需要器械,只要有一小块空地就可以开始锻炼。”何如汇说,身体出出汗,心情很是舒畅。

  当前,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何如汇也重新开始工作了,但她的运动习惯并没有中止。“以前总说没时间运动,现在想想其实都是借口,我们需要的是自律。”一套八段锦做下来不过半个小时,现在何如汇经常会在孩子未醒时做一遍,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如果时间充裕,我就努力将每个动作保持得更久一点,那样身体会感觉更好。”何如汇说,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将运动计划化整为零,坚持健身就不是难事。

  开发“自制器材”,健身设备就地取材

  疫情防控期间,健身场地、场馆大多处于关闭状态。想健身没场地、没器材,怎么办?通过健身小视频等形式,世界冠军、健身达人等在线教学,人们在家里也能练出很多花样。

  “我们一直在坚持锻炼,保持每天一定的运动量。”4月15日,31岁的武汉市民金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夕,金星和妻子一起回湖北黄冈浠水县清泉镇乡下过年。疫情来袭,包括黄冈在内的湖北各地陆续实行交通管制,村里也加强了疫情防控。

  金星平时经常和朋友、同事打篮球,每周还要去健身房锻炼两三次。刚开始宅家的那几天每天只有吃吃睡睡,让有着健身习惯的金星觉得很难受。“再这么下去,身体都要懈怠了。”他说,得想办法在家里运动,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居家抗疫不出门,这该怎么练?其实健身不必拘泥于场地与形式,开动脑筋,灵活应对,办法总比困难多。乡下没有健身器械,又不能到外面去,拿什么锻炼?金星就地取材,在桶装矿泉水瓶里放入小石块和自来水,自制“哑铃”,还能根据装水量的多少调节重量。他还把农村用来盖房子的砖头固定在挑水的竹竿两头,制作出简易的“杠铃”。

  “自制的健身器材,虽然简陋,但力量训练的效果丝毫不差。”金星笑着说,每天他都会到院子里,练上至少一个小时。有自制的杠铃和哑铃,有时还会跟着健身达人的教学视频锻炼,家人看金星练得起劲儿,也跟着练了起来。小小的农家院成了金星和家人的健身房。

  如今村民可以凭健康码有序出行了。金星也开始增加户外的有氧运动,每天早上围着镇子跑跑步,偶尔也会去附近的篮球场打打球。

  天气渐暖,到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去公园跑跑步,有人到球场投投篮,运动的方式有各自的喜好,坚持的收获却是同样的精彩。当良好的健身习惯养成时,带给他们的不只是健康,还有别样的经历与感悟。

  原韬雄 禹丽敏 范昊天 史 哲

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0-29
黔西南日报   2020-10-30
黔西南人才市场  2020-11-03
中共安龙县委组织部  2020-10-28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22
兴义市人民政府网  2020-11-23
义龙新区新闻中心  2020-11-05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盘兴铁路项目部  2020-10-31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14
廉洁黔西南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