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安龙

这种造型奇特的战国时期青铜乐器 贵州仅在安龙县出土

2020年11月09日 15:43:38来源: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 作者:龙虎

  龙说夜郎丨这种造型奇特的战国时期青铜乐器,贵州仅在安龙县出土,只是偶然吗?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西南的明江河畔,在临江一些岩壁的断面,留存有几十处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的赭红色岩画,时间跨度为战国至东汉时期,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其中一处名为高山崖画,画中有两件造型奇特的乐器,悬挂于一个“士”字形木架的下栏,左右各一个。其形状上小下大,似半截橄榄形,最奇特的是顶端,有一对倒撇的“八”字形羊角状双钮,明显区别于木架上栏的无钮乐器。画面下方,还绘制有两面铜鼓,其中一面鼓面绘有8道太阳芒,另一面鼓面只绘有鼓心。身体修长的古代骆越人,正侧身伴随着铜鼓和钮钟的节奏翩翩起舞。


花山岩画中的羊角钮钟

  广西岩画上这种造型奇特的青铜乐器,与铜鼓一样,是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化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是既古老又富地方特色的民族乐器和礼器。这种乐器未见诸于历代的金石著录,根据考古发掘,它兴起于战国,消亡于东汉。因其顶端歧出两片羊角形鋬钮的显著特征,广西考古学家蒋廷瑜将之命名为“羊角钮钟”,并获得学界一致认可。据别志安《羊角钮钟及其若干问题研究》一文,迄今为止,羊角钮钟仅发现于我国的广西、云南、湖南、贵州、广东等省区和越南北部。其中,广西最多,为24件。云南排名第二,出土23件。湖南省长沙和衡阳共发现5件,但均为收集。广州发现1件,但来源不详,暂不能断定为广东本省出土。越南靠近中国的北部地区,共出土14件。此外,贵州也出土3件,均出土于黔西南州的安龙县。


安龙县化力区停西公社出土的羊角钮钟

  1984年7月上旬,水电部九局工程队在安龙县化力区停西公社(今属木咱镇)境内修筑公路,工程队在木科垭口爆破土石方时,于岩石缝隙中发现一件羊角钮钟。钟体合范铸造,上小下大,中空,截面呈橄榄椭圆形。通高37厘米,底平,横长21厘米,纵宽16厘米。钟体上端有竖长方形穿孔,用于系绳或穿孔悬挂。孔高2.5厘米,宽1厘米。顶端歧出两片羊角形鋬钮,钮高8厘米,宽2.5厘米。1987年,安龙县城南大鱼塘(文昌宫旧址)又出土一件羊角钮钟,样式与上述一致,只是稍小,通高29.5厘米,底纵长17厘米,器物厚重,达5.6公斤。2008年7月,安龙西城区改造,发现一个青铜器窖藏,再次出土一件羊角钮钟。高31厘米,下底横长18.5厘米,纵宽14.5厘米。钟体上端穿孔较大,孔高4厘米,宽1厘米。与前述两件通体素面不同,这件在钟体底端的双面,饰有锯齿纹。文物出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贵州仅在安龙出土羊角钮钟,是否纯属偶然呢?


安龙县城南大鱼塘(文昌宫旧址)出土的羊角钮钟

  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国南方有两大族群系统。西南内陆地区族群称“濮(pú)”,沿海地区族群称“越”,即我们通常说的百濮和百越。根据羊角钮钟的出土地点,主要分布在红河流域、西江流域的百濮族群和百越族群。根据考古资料,目前已知最早的羊角钮钟,为1975年云南楚雄万家坝一号墓(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出土的一套6件羊角钮编钟。同时,也是迄今出土这类编钟件数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套。因此,蒋廷瑜先生认为,羊角钮钟起源成形于百濮系统的滇,之后向南、向东不断传播,继而影响同为百濮系统的靡莫、句町、夜郎和百越系统的骆越、西瓯等族群。从目前广西共有11处(云南为9处)发现羊角钮钟的情况看,显然,羊角钮钟在骆越、西瓯等族群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并成其为代表性的礼乐器之一。


云南楚雄万家坝一号墓出土一套6件羊角钮编钟

  羊角钮钟以滇为中心,在向南和向东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各民族、部落的不同差异,因此在一些细部特征上,也产生一些新的变化。譬如,原本素面没有纹饰的钟体,逐渐加铸纹饰。广西贵港罗泊湾一号汉墓(东面)和云南麻栗坡县新堡寨村(南面)均发现人面纹羊角钮钟。即在钟体上铸造人面像,脸呈桃形,眼、鼻、口清晰突起,头顶一对倒八字形外撇的弯角,形若羊角,麻栗坡出土的羊角钮钟,甚至还在下巴处铸有一撮山羊胡须。再如,羊角钮钟标志性的“羊钮”,也有发生变化的情况。如广西发现羊角钮钟最东边的一处,即西江流域最东边的一处(广东发现那件未算,因出土地不详),位于玉林市容县龙井化,共出土4件,其中3件的“羊钮”,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被横拉为“一”字形,并且钟身上加饰有云纹,下端还环饰九道弦纹。


玉林市容县龙井化出土,其中3件的“羊钮”已经横拉为“一”字形

  羊角钮钟在贵州,目前只有安龙县出土,并且是在县境三个不同的地点,因此可以排除其偶然性。安龙县位于南盘江北岸,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这里属于夜郎文化范畴。南岸即是广西的隆林县和西林县,主流观点认为,属古代句町文化范畴。两地相距不远,从两地出土的羊角钮钟(安龙3件,西林2件)形制、羊钮比例、外撇幅度等特征来看,也最为接近。笔者也特别注意到,安龙出土的其中一件,也在素面的基础上,加铸有锯齿纹。两地地域大致属于古代百濮和百越的文化交融、交叉地带,因此如果单从羊角钮钟来说,在安龙出土3件,也属情理之中。


广西贵港罗泊湾1号墓出土的西汉人面纹羊角钮钟

  此外,出土羊角钮钟的贵港罗泊湾一号汉墓,是迄今广西规模最大的木椁墓,墓主人已经推断是南越国时期桂林郡的最高官吏。西林县普驮粮站出土2件羊角钮钟,墓主人已经推断是古代句町国的首领。而在云南晋宁石寨山一代滇王之墓中,同样出土一件羊角钮钟。据此可以推断,羊角钮钟并不是在民间随便使用的一件普通乐器或礼器,而是高贵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换句话说,羊角钮钟的使用规格和等级很高。(来源: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 作者:龙虎)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这种造型奇特的战国时期青铜乐器 贵州仅在安龙县出土

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 | 2020年11月09日 15:43:38 | 龙虎

  龙说夜郎丨这种造型奇特的战国时期青铜乐器,贵州仅在安龙县出土,只是偶然吗?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西南的明江河畔,在临江一些岩壁的断面,留存有几十处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的赭红色岩画,时间跨度为战国至东汉时期,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其中一处名为高山崖画,画中有两件造型奇特的乐器,悬挂于一个“士”字形木架的下栏,左右各一个。其形状上小下大,似半截橄榄形,最奇特的是顶端,有一对倒撇的“八”字形羊角状双钮,明显区别于木架上栏的无钮乐器。画面下方,还绘制有两面铜鼓,其中一面鼓面绘有8道太阳芒,另一面鼓面只绘有鼓心。身体修长的古代骆越人,正侧身伴随着铜鼓和钮钟的节奏翩翩起舞。


花山岩画中的羊角钮钟

  广西岩画上这种造型奇特的青铜乐器,与铜鼓一样,是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化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是既古老又富地方特色的民族乐器和礼器。这种乐器未见诸于历代的金石著录,根据考古发掘,它兴起于战国,消亡于东汉。因其顶端歧出两片羊角形鋬钮的显著特征,广西考古学家蒋廷瑜将之命名为“羊角钮钟”,并获得学界一致认可。据别志安《羊角钮钟及其若干问题研究》一文,迄今为止,羊角钮钟仅发现于我国的广西、云南、湖南、贵州、广东等省区和越南北部。其中,广西最多,为24件。云南排名第二,出土23件。湖南省长沙和衡阳共发现5件,但均为收集。广州发现1件,但来源不详,暂不能断定为广东本省出土。越南靠近中国的北部地区,共出土14件。此外,贵州也出土3件,均出土于黔西南州的安龙县。


安龙县化力区停西公社出土的羊角钮钟

  1984年7月上旬,水电部九局工程队在安龙县化力区停西公社(今属木咱镇)境内修筑公路,工程队在木科垭口爆破土石方时,于岩石缝隙中发现一件羊角钮钟。钟体合范铸造,上小下大,中空,截面呈橄榄椭圆形。通高37厘米,底平,横长21厘米,纵宽16厘米。钟体上端有竖长方形穿孔,用于系绳或穿孔悬挂。孔高2.5厘米,宽1厘米。顶端歧出两片羊角形鋬钮,钮高8厘米,宽2.5厘米。1987年,安龙县城南大鱼塘(文昌宫旧址)又出土一件羊角钮钟,样式与上述一致,只是稍小,通高29.5厘米,底纵长17厘米,器物厚重,达5.6公斤。2008年7月,安龙西城区改造,发现一个青铜器窖藏,再次出土一件羊角钮钟。高31厘米,下底横长18.5厘米,纵宽14.5厘米。钟体上端穿孔较大,孔高4厘米,宽1厘米。与前述两件通体素面不同,这件在钟体底端的双面,饰有锯齿纹。文物出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贵州仅在安龙出土羊角钮钟,是否纯属偶然呢?


安龙县城南大鱼塘(文昌宫旧址)出土的羊角钮钟

  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国南方有两大族群系统。西南内陆地区族群称“濮(pú)”,沿海地区族群称“越”,即我们通常说的百濮和百越。根据羊角钮钟的出土地点,主要分布在红河流域、西江流域的百濮族群和百越族群。根据考古资料,目前已知最早的羊角钮钟,为1975年云南楚雄万家坝一号墓(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出土的一套6件羊角钮编钟。同时,也是迄今出土这类编钟件数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套。因此,蒋廷瑜先生认为,羊角钮钟起源成形于百濮系统的滇,之后向南、向东不断传播,继而影响同为百濮系统的靡莫、句町、夜郎和百越系统的骆越、西瓯等族群。从目前广西共有11处(云南为9处)发现羊角钮钟的情况看,显然,羊角钮钟在骆越、西瓯等族群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并成其为代表性的礼乐器之一。


云南楚雄万家坝一号墓出土一套6件羊角钮编钟

  羊角钮钟以滇为中心,在向南和向东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各民族、部落的不同差异,因此在一些细部特征上,也产生一些新的变化。譬如,原本素面没有纹饰的钟体,逐渐加铸纹饰。广西贵港罗泊湾一号汉墓(东面)和云南麻栗坡县新堡寨村(南面)均发现人面纹羊角钮钟。即在钟体上铸造人面像,脸呈桃形,眼、鼻、口清晰突起,头顶一对倒八字形外撇的弯角,形若羊角,麻栗坡出土的羊角钮钟,甚至还在下巴处铸有一撮山羊胡须。再如,羊角钮钟标志性的“羊钮”,也有发生变化的情况。如广西发现羊角钮钟最东边的一处,即西江流域最东边的一处(广东发现那件未算,因出土地不详),位于玉林市容县龙井化,共出土4件,其中3件的“羊钮”,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被横拉为“一”字形,并且钟身上加饰有云纹,下端还环饰九道弦纹。


玉林市容县龙井化出土,其中3件的“羊钮”已经横拉为“一”字形

  羊角钮钟在贵州,目前只有安龙县出土,并且是在县境三个不同的地点,因此可以排除其偶然性。安龙县位于南盘江北岸,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这里属于夜郎文化范畴。南岸即是广西的隆林县和西林县,主流观点认为,属古代句町文化范畴。两地相距不远,从两地出土的羊角钮钟(安龙3件,西林2件)形制、羊钮比例、外撇幅度等特征来看,也最为接近。笔者也特别注意到,安龙出土的其中一件,也在素面的基础上,加铸有锯齿纹。两地地域大致属于古代百濮和百越的文化交融、交叉地带,因此如果单从羊角钮钟来说,在安龙出土3件,也属情理之中。


广西贵港罗泊湾1号墓出土的西汉人面纹羊角钮钟

  此外,出土羊角钮钟的贵港罗泊湾一号汉墓,是迄今广西规模最大的木椁墓,墓主人已经推断是南越国时期桂林郡的最高官吏。西林县普驮粮站出土2件羊角钮钟,墓主人已经推断是古代句町国的首领。而在云南晋宁石寨山一代滇王之墓中,同样出土一件羊角钮钟。据此可以推断,羊角钮钟并不是在民间随便使用的一件普通乐器或礼器,而是高贵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换句话说,羊角钮钟的使用规格和等级很高。(来源: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 作者:龙虎)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0-29
黔西南日报   2020-10-30
黔西南人才市场  2020-11-03
中共安龙县委组织部  2020-10-28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22
兴义市人民政府网  2020-11-23
义龙新区新闻中心  2020-11-05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盘兴铁路项目部  2020-10-31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14
廉洁黔西南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