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安龙

安龙县:乡村旅游“金钥匙”解锁高质量充分就业新路径

2025年04月24日 08:15:05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肖雄 郭菲

  “乡村旅游火了,家门口就业的岗位就多了,乡亲们的腰包也鼓了!”五一假期临近,安龙县就业局副局长潘丽莲说起乡村旅游带动就业,满脸都是笑容。她在手机键上敲敲打打算了一笔账:全县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就业超13000人次,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

  如今,乡村旅游不仅让安龙县的山水“活”了起来,更成了乡亲们的“幸福产业”。

  近年来,安龙县凭借好山好水好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以旅富民、以业兴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从万峰湖畔的亲水经济,到海子溶洞的生态奇观,再到笃山镇的攀岩公园,乡村旅游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解锁高质量就业的“金钥匙”。

  坝盘村:亲水经济“划”出就业新活力

  “过去,我们这里虽然风景优美,但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冷冷清清。现在,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农家乐、民宿、特色小吃摊位一家接着一家开起来。”万峰湖镇坝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启仁介绍,“目前,坝盘村已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00余万元。”

  走进坝盘村,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古榕树与布依吊脚楼相映成趣,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近年来,坝盘村依托万峰湖的优质水域资源,将非遗文化与新兴运动相结合,打造出“桨板+竹筏”亲水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爆,坝盘村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村里新增了教练、救生员、维护员等岗位40余个,沿线打造民宿4家、农家乐5家、餐馆酒店13家、服务摊位80多个,800余名村民实现灵活就业。

  “过去外出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现在村里旅游发展起来,我自己开了农家乐,月收入5000多元!”返乡农民工王超武兴奋地说,“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家人,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

  坝盘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不仅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还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村民们在经营农家乐和民宿的过程中,将布依族的饮食文化、民俗风情融入其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海子溶洞:生态奇观成为就业富矿

  走进海子镇“壹口洞天”的溶洞景区,这里仿佛是一个神秘的地下王国。

  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在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地下暗河潺潺流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这个形成于亿万年前的溶洞奇观,如今已成为带动当地就业的重要引擎。

  “我今年31岁了,有两个孩子,分别读四年级和五年级。在这里上班,工资稳定,还可以接送娃娃上下学,很方便。保底工资每个月3000元,算上提成每个月到手有4000多元。”海子镇石丫口村民黄迎欢说,“以前在外面打工,总是担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现在好了,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心里踏实多了。”

  景区开发过程中,施工方优先聘用当地群众参与建设、保洁、安保等工作,带动就业3000余人。同时,村民围绕溶洞资源发展配套产业,新增农家乐、民宿、白酒酿造、餐饮等项目,用工需求达200人次。

  “我们这里山清水秀,溶洞景观独特,发展乡村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子镇镇长陈俊宏表示,“我们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景区建设和配套产业发展,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海子溶洞景区的开发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随着游客的增多,周边的交通、物流等产业也逐渐繁荣起来。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攀岩公园:悬崖峭壁“攀”出就业新高度

  “以前,我在广东打工,管不了娃娃。攀岩公园需要服务员,我就回来了,现在一个月工资3000余元,还可以带娃娃和照顾老人。”笃山镇梨树村村民黄福云说,“在这里工作,我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能学到很多攀岩知识,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有活力了。”

  笃山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攀岩资源,依托险峻的悬崖峭壁,打造了西南地区最大的户外攀岩基地,不仅吸引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更成为当地就业的新引擎。

  攀岩公园的建设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公园提供攀岩教练、安全保护、装备维护、保洁餐饮服务等岗位80余个,景区建设用工2000余人次。同时,攀岩公园的火爆也带动了周边特色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新增就业60余人。

  “这里的攀岩资源非常独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攀岩爱好者。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我们不断完善景区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笃山镇镇长蔡明表示,该镇还鼓励村民发展民宿和餐饮产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攀岩公园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还促进了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今,笃山镇已经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体验攀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政策赋能:全链条服务护航就业创业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为了巩固乡村旅游就业成果,进一步发挥“安龙加油雁”人才服务员作用,安龙县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我们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给予创业贴息支持。”安龙县就业局副局长潘丽莲介绍,“同时,我们开发旅游地区‘乡村公益性岗位’200余人,托底安置景点景区附近困难群体就业。”

  此外,安龙县还开办了旅游从业人员、短视频营销、厨师、美容等培训班5期,培训本土文旅人才200余人。通过这些培训,培养出一批懂旅游、会经营、善管理的本土人才,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乡村旅游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潘丽莲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乡村旅游就业领域的政策创新和服务升级,为安龙乡村旅游景区在促进群众就业创业上下功夫,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肖雄 郭菲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安龙县:乡村旅游“金钥匙”解锁高质量充分就业新路径

黔西南日报 | 2025年04月24日 08:15:05 | 肖雄 郭菲

  “乡村旅游火了,家门口就业的岗位就多了,乡亲们的腰包也鼓了!”五一假期临近,安龙县就业局副局长潘丽莲说起乡村旅游带动就业,满脸都是笑容。她在手机键上敲敲打打算了一笔账:全县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就业超13000人次,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

  如今,乡村旅游不仅让安龙县的山水“活”了起来,更成了乡亲们的“幸福产业”。

  近年来,安龙县凭借好山好水好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以旅富民、以业兴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从万峰湖畔的亲水经济,到海子溶洞的生态奇观,再到笃山镇的攀岩公园,乡村旅游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解锁高质量就业的“金钥匙”。

  坝盘村:亲水经济“划”出就业新活力

  “过去,我们这里虽然风景优美,但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冷冷清清。现在,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农家乐、民宿、特色小吃摊位一家接着一家开起来。”万峰湖镇坝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启仁介绍,“目前,坝盘村已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00余万元。”

  走进坝盘村,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古榕树与布依吊脚楼相映成趣,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近年来,坝盘村依托万峰湖的优质水域资源,将非遗文化与新兴运动相结合,打造出“桨板+竹筏”亲水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爆,坝盘村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村里新增了教练、救生员、维护员等岗位40余个,沿线打造民宿4家、农家乐5家、餐馆酒店13家、服务摊位80多个,800余名村民实现灵活就业。

  “过去外出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现在村里旅游发展起来,我自己开了农家乐,月收入5000多元!”返乡农民工王超武兴奋地说,“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家人,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

  坝盘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不仅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还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村民们在经营农家乐和民宿的过程中,将布依族的饮食文化、民俗风情融入其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海子溶洞:生态奇观成为就业富矿

  走进海子镇“壹口洞天”的溶洞景区,这里仿佛是一个神秘的地下王国。

  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在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地下暗河潺潺流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这个形成于亿万年前的溶洞奇观,如今已成为带动当地就业的重要引擎。

  “我今年31岁了,有两个孩子,分别读四年级和五年级。在这里上班,工资稳定,还可以接送娃娃上下学,很方便。保底工资每个月3000元,算上提成每个月到手有4000多元。”海子镇石丫口村民黄迎欢说,“以前在外面打工,总是担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现在好了,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心里踏实多了。”

  景区开发过程中,施工方优先聘用当地群众参与建设、保洁、安保等工作,带动就业3000余人。同时,村民围绕溶洞资源发展配套产业,新增农家乐、民宿、白酒酿造、餐饮等项目,用工需求达200人次。

  “我们这里山清水秀,溶洞景观独特,发展乡村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子镇镇长陈俊宏表示,“我们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景区建设和配套产业发展,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海子溶洞景区的开发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随着游客的增多,周边的交通、物流等产业也逐渐繁荣起来。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攀岩公园:悬崖峭壁“攀”出就业新高度

  “以前,我在广东打工,管不了娃娃。攀岩公园需要服务员,我就回来了,现在一个月工资3000余元,还可以带娃娃和照顾老人。”笃山镇梨树村村民黄福云说,“在这里工作,我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能学到很多攀岩知识,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有活力了。”

  笃山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攀岩资源,依托险峻的悬崖峭壁,打造了西南地区最大的户外攀岩基地,不仅吸引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更成为当地就业的新引擎。

  攀岩公园的建设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公园提供攀岩教练、安全保护、装备维护、保洁餐饮服务等岗位80余个,景区建设用工2000余人次。同时,攀岩公园的火爆也带动了周边特色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新增就业60余人。

  “这里的攀岩资源非常独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攀岩爱好者。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我们不断完善景区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笃山镇镇长蔡明表示,该镇还鼓励村民发展民宿和餐饮产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攀岩公园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还促进了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今,笃山镇已经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体验攀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政策赋能:全链条服务护航就业创业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为了巩固乡村旅游就业成果,进一步发挥“安龙加油雁”人才服务员作用,安龙县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我们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给予创业贴息支持。”安龙县就业局副局长潘丽莲介绍,“同时,我们开发旅游地区‘乡村公益性岗位’200余人,托底安置景点景区附近困难群体就业。”

  此外,安龙县还开办了旅游从业人员、短视频营销、厨师、美容等培训班5期,培训本土文旅人才200余人。通过这些培训,培养出一批懂旅游、会经营、善管理的本土人才,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乡村旅游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潘丽莲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乡村旅游就业领域的政策创新和服务升级,为安龙乡村旅游景区在促进群众就业创业上下功夫,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肖雄 郭菲

推荐阅读
亮点黔西南  2025-03-25
亮点黔西南  2025-03-26
亮点黔西南  2025-03-28
黔西南消防  2025-04-05
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2025-03-31
亮点黔西南  2025-03-27
黔西南州文体广旅局   2025-03-31
亮点黔西南  2025-03-31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5-03-30
黔西南日报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