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库|教育|房产|旅游|公告|汽车|财经|健康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睛隆

《中国日报》整版刊发我州晴隆、贞丰石漠化治理的报道

    贵州“晴隆模式”:从岩石到牧群
 

晴隆:喀斯特荒地变牧场

‌晴隆:喀斯特治理,农民变牧民

  在云雾和细雨中俯览晴隆山,酷似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成群的绵羊和山羊悠闲地在草地上走着,而他们的叫声和身上铃铛所传来的声音,不停的在群山中回响。

  在这里我遇见了超过200多只山羊的主人,来自贵州省晴隆县菜籽村的易会能。“畜牧并不是一项密集型的劳动”,这位62岁的老人告诉我。“我每天只需要带它们出来走上几个小时,然后回到家里配上些小菜,喝上几口酒。”易会能笑着说。

  在2002年开始从事畜牧业之前,易会能一家四口过着清苦的日子,他们生活来源仅仅是依靠在山坡上种植的玉米来维持。那时候他们尽管整天地呆在田里,从几公里外的地方取水来浇灌,时常还要清理野草来为玉米生长提供空间,可是由于生产效率的低下,始终无法能够使他和家人走出贫困的困扰。

  “我们这里的人,一大片土地往往只能收到一篮子的玉米。在过去,人们根本没办法负担得起比玉米更加有营养的食物。大伙的身体体质都非常的差,而且经常容易疲倦。”易会能说道。

  易会能和贵州数百万在大山深处的人们一样,都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样的情况在晴隆县就尤为严重,该地长期遭受着被人们称作“地球癌症”的土地石漠化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过度的土地使用让晴隆脆弱的喀斯特地貌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损坏。森林和草地被过度的烧毁来转化为耕地,从而来养活在当时迅速增长的人口。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了毁灭性的土壤侵蚀、基层岩石暴露使得土地的生产力极大程度的下降。

  如今在晴隆山上依稀可见的一块块巨大的岩石,还在提醒人们过去这里是一片饱受石漠化侵害的地区。

  官方数据指出,在晴隆县1331平方公里的地域中,属于喀斯特地质的土地占到了68%。全县超过46%的土地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土地石漠化的影响。

  晴隆县县长姜仕坤告诉我们,这里的土壤深度达到了5-20厘米,而每年的降雨量则有1500-1700毫米。“由于喀斯特地质的原因,大部分的雨水都流入了地表裂缝而没有作用到农作物上。”他进一步解释道,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玉米是唯一能够在薄层干燥的土壤上存活的种植物,可是它却无法保持水土,往往每到雨季就会被大于冲走。

  当地农民陷入了这样的一个困境:当越来越多的人种植玉米的时候,土壤也变得越来越稀薄。增加劳动力和化肥投入反而使得土壤的生产力变得越来越低。

  “当时每亩土地的产量甚至还不到150公斤,而这片土地也将在3到5年内彻底变成荒地。”姜仕坤回忆过去说道。

  当地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后决定,用能够更好地维持水土结构的草地来取代一片片玉米地,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2002年,一个由政府出资修建的绿地和畜牧业中心在晴隆动工,2年后正式纳入使用。晴隆人将想法迅速转变为了实践。

  “我们在较稀薄的土地上种植了5到6种更加适合生长的绿草。” 晴隆县绿地和畜牧业中心主任张大全说道:“这些绿草可以生长到30厘米高,并且同时还将增加土壤有机物质含量1-2个百分点。做为回报,他们构成了一片绿色的草原。”

  张大全说道,在过去,倾斜度超过25度的农业土地中,一年里每0.07亩地就会有1.26吨土壤流失。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土壤侵蚀的问题。

  “我们种植的这些绿草将能够存活20年, 同时基本不需要进行人工保养。每个季度都会有两到三种绿草生长,这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给大山带来了一片绿意。”

  该中心还引进了世界上最优质的两种肉用绵羊——-波尔山羊和杜泊绵羊,并且将他们借给村民们来养殖和培育。

  而畜牧业的收入,也将按照基地10%、村民90%的原则来进行分配,在过去这一比例是2:8。张大全表示畜牧业中心还定期部署工作人员对村民们进行培训,防止牲畜传染病并且提供兽医看护。

  在从中心借来32头波尔和杜泊山羊之前,56岁的夜迈村村民范兴元一直过着孤独的日子。“我是村里第一个尝试这个行业的人,那会儿大伙儿都认为我是一个失败者。”范兴元说道。

  而现如今,范兴元在13亩草地上养殖的1130头动物每年将给他带来五万元的纯收入。同时靠着自己摸索出来的畜牧经验和心得,他还被畜牧业中心聘请成为那里的一名业余技术人员。

  “生活变得好起来了”范兴元感叹道。

  在过去的十年里,县政府已经就畜牧业发展投入资金超过1.02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央政府和银行贷款。在这十年里,畜牧业带来了13平方公里的草原和42万头山羊及绵羊。这一项目直接让12800户超过5万人收益。同时,2011年晴隆县成功治理了21300亩遭受石漠化侵蚀的土地,并计划在今年继续治理,初步目标为13300亩。

  在谈及牲畜销路时张大全主任表示,目前绝大部分都销往香港。但是国内商家也时常来到村民家商讨采购事宜。

  截止到2011年底,村民年均收入增长到了人均5800元。绿地和畜牧业的发展在占到了收入增加的70%,张大全说道:“更加重要的是,如今村民们对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认识越来越深刻了。”他举例说,如今牧民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都使用当地的草药,而不是带有工业原料的抗生素。

  展望未来,县长姜仕坤表示将目标定位在打造一个“新西兰式的牧场”,并将畜牧业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扩展开来,届时将会有两万户家庭从事畜牧行业,养殖数目将达到一百万头。

  这一举动对更多像易会能这样的村民产生巨大的影响,带领他们走出贫瘠,走向富裕。

  (英文报道见中国日报6月25日第20版)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记者 林琦 翻译 赵凯)

  贞丰县银洞湾村:山民靠科学种植脱贫致富

0013729ec8d81153932203.jpg

贵州省贞丰县银洞湾村居民胡敏忠正在细心照看自己种植的花椒树

  直到今天,48岁的胡敏忠仍然常常穿过村子去造访他的老房子。位于村寨另外一头的老屋虽然仅有三个房间90平米大小,却为胡敏忠一家在上世纪80年代提供了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

  胡敏忠回忆道,他位于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贞丰县的家在过去仅仅有着几样简陋的家用电器。回忆过去的生活胡敏忠说道:“那时我只有两套可以换着穿的衣服。”

  依靠种植玉米、政府的救济金以及从亲戚那里借来的粮食成为了勉强维系胡敏忠一家生活的来源。

  地处北盘江南岸的银洞湾村有着1497名居民。在上世纪60到70年代,村子周围的山上覆盖茂密的树木。可是大山深处的居民们为了解决土地匮乏的问题,砍伐和烧掉了不少的树木来增加耕地面积。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根本没办法生存下来。”胡敏忠说道。“可是往往每隔两到三年就有一场大雨把土壤全部冲走。到后来山上全部都被岩石所覆盖了”

  官方数据显示,在1990年以前,银洞湾村村民每年可供消耗粮食仅有100公斤,而他们的年均收入只有微薄的200元。当地95%以上的高山被岩石所侵蚀,直接加剧了自然灾害和贫困。

  1986年,当胡敏忠意识到再也没办法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耕种时,他带着一家人移居到了临近的马江平农场,在那里他和爱人成为了一个果园的看护人。

  一年后胡敏忠在偶然的机会下遇见了银洞湾村支书罗泽亮。罗泽亮告诉他通过种植花椒,银洞湾的村民们已经找到了改变贫困的途径。

  银洞湾每年的降水量只有800毫米,这使得当地在夏天和冬天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旱影响。罗泽亮说道。1992年,一位村民在偶然的机会下发现花椒比玉米更适合在贫瘠和干旱的土地上种植,经过实践当地农作物生产效率大大改善,这一实践也迅速在村子里普及开来。

  在村支书的劝说下,胡敏忠和家人在1998年再次回到了家乡。通过村里的帮助他买来了花椒种子,在2公顷的土地上开始了花椒种植。

  花椒的发芽周期大概在20-35天之内,在这段时间里胡敏忠每个星期得浇上至少2次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必须从1公里以外的水塘挑水来浇灌土地。”胡敏忠说,“县政府组织了技术人员来交授我们农业知识,同时过去在果园工作的经历也对我现在种植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胡敏忠一家付出的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2001年他挣到了2万元钱,而他与爱人在担任果园看护人的时候工资仅仅只有每个月120元钱。这样的变化让老胡感受到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

  如今胡敏忠一家承包的土地上共种植了超过6000株花椒树,每年的收入超过了五万元。

  据统计银洞湾村和相邻的两个村现在共种植花椒3866公顷。覆盖了约92%受到石漠化影响的土地。当地居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5000元。

  现如今,胡敏忠一家八口人住上了3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并且还养起了猪和牛。为了更好的来往于乡村之间,他在今年1月份买了一辆小型汽车。在他看来,今后的日子将会更好美好。

  (英文报道见中国日报6月25日第20版)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记者 林琦 翻译 赵凯)

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新闻邮箱:ldqxnw@163.com 有奖报料电话:0859 -3224873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