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建“三型”党组织让基层党建“活”起来
亮点黔西南讯 黔西南州晴隆县在实施基层党建“细胞工程”中,立足于“营养足、功能好、活力强”的目标要求,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着力构建“发展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实现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双促共进”,让基层党建工作“活”起来。
延伸设置,建“发展型”党组织。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村社联建、村校联建、公司+基地+党员+农户、支部+协会、区域共建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设置模式,依托“一村一品”工程、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和专业协会科学设置党组织。重点在草地畜牧业、马铃薯、家禽类、水产、茶叶、果蔬、苡仁米、烤烟、干果类等产业链上建党组织,延伸党组织设置。凡是初具规模的种植及养殖基地、相对稳定的种植园区等有3名党员的产业组织,采取基地+党组织+党员带农户”、“党支部+协会+党员带会员”等组织模式,单独建立党支部或跨区域组建党组织;凡是不足3名党员的,联合组建党支部或挂靠基地所在村党组织;凡是暂时没有党员的产业或协会,派出党建联络员指导帮助开展党的工作。在鸡场镇探索“村企联建”设置模式,创建“中共晴隆县鸡场镇学官发祥联合支部委员会”,把学官村与发祥煤矿以组织的形式紧密联合起来,促进企业与农村和谐发展,实现村企双赢。目前,全县在草地畜牧业、煤矿、蔬菜、柑桔等产业上共建党组织15个、党小组85个。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三亚、兴义等地建立流动党支部2个。
消除“盲点”,建“服务型”党组织。为适应社区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的需要,把社区党组织向各居民小区、楼宇、集贸市场、群众性社团等区域逐步延伸,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等功能型党组织。同时,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由党支部、公安派出所、计生办组成的流动党员联络管理站,负责流出流入党员的联系、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外出流动党员档案库。如莲城镇东北社区在安居工程小区建党小组,积极探索构建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初步形成组织全覆盖、工作区域化、活动开放式、管理服务型的新模式,切实消除党建“盲点”。 结合“联乡驻村”工作,深入开展“结对共建”和“结对帮扶”活动,突破党员隶属单位、行业和党组织的局限,将区域内离退休干部、单位负责人、积极分子、共青团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建立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制度、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党员社区表现评价制度,确定赶集天作为驻社区单位党员“社区工作日”,逐步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
勇于破题,建“创新型”党组织。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摆在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纳入全县党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局之中统一部署。去年以来,全县创新方法,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形式,扩大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对于那些行业准入条件比较严格、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管理比较规范的社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成立行业党支部。对管理社会组织数量较多的业务主管单位,依托业务主管单位有关部门成立社会组织党支部。对于行业管理不强,规模不大,又没有上级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社会组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乡(镇)、社区党组织负责领导。全县选派97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指导帮助建立党组织,共建非公企业党组织401个、社会组织党组织24个,组建率100%。(黄霖 报道)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