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战标识到文化旅游地标
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的由来
9月1日,由省委宣传部、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黔森影视文化工作室、贵州黔北记忆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30集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在贵阳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暨投资签约仪式,副省长陈鸣明出席并讲话。
在随后举行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座谈会上,出品方、拍摄方、投资方和拍摄地党委、政府,针对各自筹备的情况进行梳理和讨论,认为该剧能再创贵州影视佳绩,志在将“二十四道拐”这一抗战地标打造成贵州文化和旅游的地标。
“关于24道拐”
在许多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场的资料中,有一张美国随军记者所拍摄的著名黑白照片:长长的美军GMC十轮大卡车队,沿着中国西南一条呈现无数“S”状转弯的陡峭山区公路,从幽深谷底翻越险峻的山顶,缓慢爬行运送物资。
这张照片首次刊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上,因为显示了被称为“中国抗战生命线”的滇缅公路的奇伟景象,并见证了在那段岁月中的中美关系而轰动世界。随后,这张照片又在国内外被无数次地登载,其所展示的就是当时滇(云南)黔(贵州)公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闻名遐迩的滇缅公路延伸线——“二十四道拐”。
然而,由于当时美军记者没有注明该照片具体拍摄地点,在战后的近60年里,尽管包括无数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在滇缅公路线跑了许多来回,把类似的地形与道路走了个遍,却始终没有发现它的具体位置。
《二十四道拐》:献礼国际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黔西南州晴隆县复原安南古城的工程,目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预计投资5000万元的《二十四道拐》将于今年10月在我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开机,该片将作为2015年国际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献礼大片,导演由曾执导《走西口》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李三林担纲。
近年来,随着贵州影视作品和影视文化的异军突起,引起了业界专家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去年召开的中国电视产业20周年研讨会上,中宣部、广电总局领导和专家颇为关注贵州影视现象,他们认为,贵州影视是中国影视行业杀出的一匹黑马,可称之为影视界的“贵州现象”。
副省长陈鸣明说,“贵州在全国来说,尽管近两年我们的很多指标已经冲在了前列,自己和自己比发展速度确实很快,但和其他省份横向比较,仍然欠开发,仍然相对落后。可我们的文化并不落后,贵州有丰富的文化存量,同时也要做好文化增量。《二十四道拐》的开机,对于宣传贵州,增强贵州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绝地逢生》,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贵州推出的电影《幸存日》、《云下的日子》,‘黔森影视’繁荣了贵州影视文化。”
“二十四道拐”:价值在延伸
《二十四道拐》总制片人、总编剧,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邀请滇缅抗战史专家、自由撰稿人戈叔亚出任该片顾问,戈叔亚欣然答应。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黔西南州一举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十四道拐”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国家记忆》出版团队访问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了大量二十四道拐的照片,这组照片大多是1944年至1945年期间拍摄的,每张照片背面都有准确的文字说明拍摄地点、时间、拍摄人等要素。
当时美国新闻界发表了大量赞誉公路和中国人民抗战的文章。“二十四道拐”照片因为展示了这条运输线上罕为人知的“超现实的图景”,成为了这段历史的集中代表,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对于二战时期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充满了很多传奇故事,而这其中不乏看到“二十四道拐”的身影,二十四道拐成为了中国抗战史上,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惧艰险的象征。
然而,在采访中,戈叔亚说,严格意义上,“二十四道拐”不在滇缅公路或者“史迪威公路”上。他认为,滇缅公路是昆明至畹町段,“史迪威公路”是缅甸芒友至印度雷多段。
戈叔亚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二十四道拐”已经成了滇缅抗战史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我曾经受邀去美国参加一个关于抗战的纪念活动,当时大家想找一张照片代表滇缅公路,选来选去,选中了‘二十四道拐’照片。”
贵州人对“二十四道拐”的保护,在戈叔亚看来,是做得非常不错的。他说:“贵州人对这段路非常有感情,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二十四道拐’从一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下子申报成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可以说是一个壮举!我接触的不少参加抗战的老兵都知道这条路,他们路过后都很难忘记。如今电视连续《二十四道拐》即将开机,这是贵州为纪念世界和平贡献的文化作品。”(董青报道)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