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种植“青纱帐” 编织甜蜜梦(图)
种植“青纱帐” 编织甜蜜梦
——晴隆东方红村发展甘蔗产业促农增收侧记
李拼鳌
图为东方红村蔗农刁学辉在给成熟的甘蔗剥叶、剃杆。
“看见了甘蔗林,我怎能不想起青纱帐!”12月初的一天中午,冒着冬日的寒风,记者来到黔西南州晴隆县光照镇东方红村半坡塘、山背后、大寨、旧哨等村民组,时令虽已是寒冬,可这里的田间地头一派生机,目之所及,均被层层叠叠的翠绿染成了一幅幅迷人的美景,给东方红村的经济发展增添了一道“甜蜜风景线”。
“往年我两把佬要种七、八亩甘蔗,现年纪大了,今年才种了3亩,一年就是专门种点甘蔗,轻轻松松赚万把块钱就行了。”尽管眼下甘蔗才刚成熟开始上市,但正在甘蔗地里忙着给甘蔗剥叶、剃杆的半坡塘组年近古稀的蔗农刁学辉对今年种植甘蔗的“钱景”已满怀乐观。
“还是种甘蔗来钱快,有搞头呀,今年我种了8亩甘蔗,总产量应该在40吨左右,产值2.8万多元,除去成本,纯收入2.4万多元还是有的。”在旧哨组村民组长罗运洪家,今年已年近花甲的他不仅盖起了楼房,还买了摩托车,家具一应俱全。他说,这都是他家近年来坚持甘蔗种植的收获。据悉,在东方红村,像罗运洪一样种蔗致富实现甜蜜梦想的蔗农还有很多,如今的东方红村,数不清的“甘蔗楼”平地而起,一辆辆“甘蔗摩托车”、“甘蔗汽车”行驶在通村串户公路上,一批批“甘蔗电视”、“甘蔗电磁炉”拉近了蔗农与外面的距离,一个个“甘蔗手机”、“赶着电脑”联通了致富信息 … … 甜蜜的甘蔗产业,不断编织着老百姓的甜蜜梦想,酿造着老百姓的甜蜜生活。
地处光照镇东南面北盘江江畔的东方红村,现有16个村民组1125户4198人,这里的喀斯特地貌曾经一度成为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紧箍咒”,全村50%以上的国土面积均为石漠化山区。“春耕一大坡,秋收几小箩。”的顺口溜曾是当地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地农户开始利用光照充足的北盘江沿岸地带,尝试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甘蔗,寄望甘蔗甜蜜的汁液能换来温饱。“当时种植经验的缺乏,种植模式都是粗放型的,广种薄收,见不到效益,形不成规模,部分农户虽然种了,但没能致富。”回想当年甘蔗种植不增收的情景,村支书李泽书记忆犹新。
近年来,东方红村围绕“打基础、调结构、强支柱、促跨越”的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国发2号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依托纬度低、光照足、土壤适宜发展甘蔗产业的独特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把甘蔗产业化发展作为发展全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壮大种植规模,优化品种结构,加大推广良种良法,稳定面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做大做强甘蔗产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今,行走在东方红村,随处感受到的,是甘蔗这个甜蜜的产业带给农民的增收喜悦。三间房组农民赵明和在2006年前也种过甘蔗,但当时粗放的种植模式未上他一家过上甜蜜的日子。口袋里没几个铜板,赵明和这个农家汉子有时连吃油盐都感到揪心。近年来,他依靠科技,优化甘蔗品种,推广良种良法,扩大甘蔗种植规模,连同自己的责任田地和流转来的土地,每年稳定种植甘蔗7亩,一举摆脱了穷日子,过上了甜蜜的幸福生活。“今年,我种植的7亩甘蔗产量可达7.5万多斤,除去各项开支,一家种植蔗收入近2.5万元,加上其他收入,今年预计超过4万元。”以前连吃油盐都揪心的赵明和,现在吃穿住都有了很大改善,心情也比较舒心。
今年40岁出头的旧哨组蔗农刘世鹏给记者算了一笔对比账:以前种包谷和水稻,生产投资大,幸苦一年每亩地最多生产包谷300公斤,每亩田遇着好年景也不过产400公斤稻子,每亩田地一年的收入也只是六百到一千元,现在我租了3亩土地,连同自己的责任田地全部用来种植甘蔗,平均亩产5000公斤,按现在收购价均价每公斤0.70元计算,亩产值纯收入3000余元,是种水稻、包谷的3倍还要多。
据村支书李泽书介绍,甘蔗种植有了可观效益,蔗农种植热情高涨。今年,东方红村1125户人家有50%以上的农户发展甘蔗产业,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产量可达4000多吨,产值315万元。
采访结束,离开东方红村,回望那甘蔗林织成的一片片浓绿的“青纱帐”,回想刚才蔗农的述说和生产生活的变迁,记者不住默念,东方红村发展甘蔗这甜蜜的产业,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像“倒吃甘蔗”一样,一节更比一节甜!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