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睛隆

一个苗寨的生活变迁 晴隆碧痕新坪

2015年02月04日 14:00:28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陈贤海 龙昌琳

 一个苗寨的生活变迁

——晴隆县碧痕镇新坪村民族组变化见闻
03.jpg
(图为苗族同胞在“苗族绣花节”活动中表演歌舞)
隆冬时节,晴隆县碧痕镇新坪村民族组组长杨文光,带着记者来到民族村寨采访,看到村子里都铺上了水泥路,一排排经过立面改造的崭新的房子让人眼前一亮。村寨里的家家户户建起了水泥平房,彻底告别了阴暗、低矮的茅草房,苗寨面貌焕然一新。
谈起苗寨的生活变化,杨文光兴奋地说:“以前,我们苗寨有28户人家居住的是茅草房,有3户人家居住的是瓦房,一来怕风雨,二来怕火灾。我家曾经着过两次火灾,家中的粮食、衣物等全部被烧光了,衣、食、住等全靠政府救济了。现在,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坚固的水泥平房。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让咱们老百姓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茅草房弱不禁风,茅草房的房顶是用干枯的茅草搭盖,房顶上压着砖头、木条等物品。茅草屋里面光线昏暗,床、柜子等家具摆在狭小的空间里。茅草屋冬冷夏热,到了夏天热得慌,有时候要到户外睡觉;到了冬天,冷得不行,盖两床被子都不够。说实在话,茅草房住着的确不舒服,茅草屋的空间太小了,有的茅草屋只有几平方米,勉强摆下一张床,是真正的“蜗居”。尤其是风雨天是最令人提心吊胆的时候,雨水会渗进茅草屋,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因为茅草屋结构不牢固,每逢大风来临之前,都要在屋顶上压一些重物,否则房顶很可能被大风掀开。总之,和平房、楼房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提起住茅草房的不便,苗族教师张辉感触很深。
02.jpg
(图为苗寨村民在家中观看电视)
“现在好了,平房很宽大。以前一家人要分别住在几间茅草屋里,很不方便,现在全家人都能住在一起,不仅宽敞,而且住着舒服。水泥和茅草就是不一样。”苗族妇女李金飞感慨幸福新生活。
为了改变苗寨贫穷落后的面貌,多年来,该镇、村干部多次深入苗寨开展扫盲工作,动员适龄儿童入学,让他们用知识改变生存环境。近几年来,该组考取了6个中专以上学生。这些“秀才”在校勤奋学习,在岗扎实工作,把取得的“实用经”带回家传给左邻右舍。他们每回家一次,都要用苗语向寨邻老幼宣传计划生育、科技兴农、法律、法规等。在晴隆县农业局工作的王平,每次回家时,他用苗语动员村民依靠科技发展种植、养殖业,组织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引导村民发展种养殖增收致富。该组苗族农民杨文光,前些年才喂养两头本地母猪,近年来,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投资20多万元,在山坡上建起了500多平方米的猪圈,喂养母猪31头,发展仔猪300多头,由于精心管护,注重疫病防治,年收入15万元,全家日子过得幸福美满。苗族妇女李金飞,从13岁开始就向她姐姐、妈妈们学刺绣技术,一针一线,从简单到复杂,如今已20多年的刺绣历史了。近年来,她每年要刺绣10多套嫁妆,收入达10万元,走上了致富路,全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为了挖掘与传承浓郁的民族文化,着力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村寨,每年正月初八,该组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举办多姿多彩的“苗族绣花节”,每年观众达数千人,让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促进民族经济繁荣发展。
01.jpg
(图为苗寨一角)
在民族组,许多村民告诉记者,现在高速路从门前穿过了,全组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电视机、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苗族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陈贤海 龙昌琳)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一个苗寨的生活变迁 晴隆碧痕新坪

亮点黔西南 | 2015年02月04日 14:00:28 | 陈贤海 龙昌琳

 一个苗寨的生活变迁

——晴隆县碧痕镇新坪村民族组变化见闻
03.jpg
(图为苗族同胞在“苗族绣花节”活动中表演歌舞)
隆冬时节,晴隆县碧痕镇新坪村民族组组长杨文光,带着记者来到民族村寨采访,看到村子里都铺上了水泥路,一排排经过立面改造的崭新的房子让人眼前一亮。村寨里的家家户户建起了水泥平房,彻底告别了阴暗、低矮的茅草房,苗寨面貌焕然一新。
谈起苗寨的生活变化,杨文光兴奋地说:“以前,我们苗寨有28户人家居住的是茅草房,有3户人家居住的是瓦房,一来怕风雨,二来怕火灾。我家曾经着过两次火灾,家中的粮食、衣物等全部被烧光了,衣、食、住等全靠政府救济了。现在,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坚固的水泥平房。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让咱们老百姓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茅草房弱不禁风,茅草房的房顶是用干枯的茅草搭盖,房顶上压着砖头、木条等物品。茅草屋里面光线昏暗,床、柜子等家具摆在狭小的空间里。茅草屋冬冷夏热,到了夏天热得慌,有时候要到户外睡觉;到了冬天,冷得不行,盖两床被子都不够。说实在话,茅草房住着的确不舒服,茅草屋的空间太小了,有的茅草屋只有几平方米,勉强摆下一张床,是真正的“蜗居”。尤其是风雨天是最令人提心吊胆的时候,雨水会渗进茅草屋,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因为茅草屋结构不牢固,每逢大风来临之前,都要在屋顶上压一些重物,否则房顶很可能被大风掀开。总之,和平房、楼房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提起住茅草房的不便,苗族教师张辉感触很深。
02.jpg
(图为苗寨村民在家中观看电视)
“现在好了,平房很宽大。以前一家人要分别住在几间茅草屋里,很不方便,现在全家人都能住在一起,不仅宽敞,而且住着舒服。水泥和茅草就是不一样。”苗族妇女李金飞感慨幸福新生活。
为了改变苗寨贫穷落后的面貌,多年来,该镇、村干部多次深入苗寨开展扫盲工作,动员适龄儿童入学,让他们用知识改变生存环境。近几年来,该组考取了6个中专以上学生。这些“秀才”在校勤奋学习,在岗扎实工作,把取得的“实用经”带回家传给左邻右舍。他们每回家一次,都要用苗语向寨邻老幼宣传计划生育、科技兴农、法律、法规等。在晴隆县农业局工作的王平,每次回家时,他用苗语动员村民依靠科技发展种植、养殖业,组织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引导村民发展种养殖增收致富。该组苗族农民杨文光,前些年才喂养两头本地母猪,近年来,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投资20多万元,在山坡上建起了500多平方米的猪圈,喂养母猪31头,发展仔猪300多头,由于精心管护,注重疫病防治,年收入15万元,全家日子过得幸福美满。苗族妇女李金飞,从13岁开始就向她姐姐、妈妈们学刺绣技术,一针一线,从简单到复杂,如今已20多年的刺绣历史了。近年来,她每年要刺绣10多套嫁妆,收入达10万元,走上了致富路,全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为了挖掘与传承浓郁的民族文化,着力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村寨,每年正月初八,该组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举办多姿多彩的“苗族绣花节”,每年观众达数千人,让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促进民族经济繁荣发展。
01.jpg
(图为苗寨一角)
在民族组,许多村民告诉记者,现在高速路从门前穿过了,全组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电视机、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苗族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陈贤海 龙昌琳)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