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睛隆

贵州广播电视台第5频道摄制组走进晴隆

2015年07月07日 08:07:16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陈亚林

雨后的云雾让24道拐更加神密(陈亚林摄影).jpg

雨后的云雾让24道拐更加神密。

摄制组在北盘江抗战桥拍摄(陈亚林摄影).jpg

摄制组在北盘江抗战桥拍摄。

三台摄影机同步取景拍摄(陈亚林摄影).jpg

三台摄影机同步取景拍摄。

亮点黔西南讯 7月2日至3日,由贵州广播电视台第5频道组成的导演(央视)、制片、摄像记者一行,在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和晴隆县委统战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走进晴隆“24道拐”抗战公路进行采访拍摄。

摄制组一行首先来到观景台,放眼望去“24道拐”盘山公路似披上一层轻沙美不胜收,景区周边呈现出飘渺的云雾,若隐若现,十分奇妙。“从上往下看去,雨后的云雾让24道拐更加神密,更是难得一见的美景啊!”几位摄像师惊叹的说道。

晴隆“24道拐”盘山公路始修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次年完工,是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唯一陆路运输线的交通咽喉要道,有“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之称。这里古称“鸦关”,山形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

“24道拐”盘山公路,堪称险峻公路建设史上的杰出典范,是中美两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历史的真实写照,被誉为“中国抗战生命线”,又称“历史的弯道”。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址名录。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录制《横空出世——贵州抗战记忆》三集电视纪录片。此次摄制组将通过震撼世界的“24道拐”历史照片,对“24道拐”抗战公路和北盘江抗战老桥进行全方位拍摄。

透过抗战时期美军援华战地记者拍摄的那张晴隆“24道拐”盘山公路照片,可以让人们看到无数英勇的汽车兵,为了抗战,他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抢运抗战物资,付出艰辛和牺牲;可以看到千百万贵州各族人民,为了抗战,他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铺路架桥,同样付出鲜血和生命。另外,摄制组还通过面对面对当地抗战历史研究学者进行采访,了解“24道拐”盘山公路修筑背景和在抗战期间起到的作用。

“四山壁立色如赭,盘江横流绝壁下,惊涛赴壑奔万流,竣板悬空容一马……”。第二天一早,摄制组一行乘车来到有“滇黔锁钥”之称的北盘江“抗战桥”进行采访拍摄,该桥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多次重修、更建。

民国二十五年(1936)11月,黔滇公路通车,铁索桥改建为钢索吊桥。抗战时期,因钢索吊桥连续数天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坠入江中。后经过“复整修原”,拆下的钢索吊桥架设于原桥址上,于民国三十一(1942)4月完工(建为钢索链式吊桥)通车。事后,日军宣称,没有两年时间中国人休想架好新桥。而然,中国军民和援华美军工程兵只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就在原址上建起一座钢架桥,保障了大批战略物资的运输,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次摄制组将主要拍摄北盘江桥在抗战期间担负的作用和保护情况,日本飞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将桥炸毁,当时护桥、修桥的情况如何等等;电视纪录片将体现贵州人民在抗战期间,发扬坚韧不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据了解,摄制组一行是从安龙县完成“沙(子岭)八(渡)公路”采访拍摄后,专程到晴隆重点对“24道拐”和北盘江抗战桥进行相关历史采访拍摄。电视纪录片计划在9月初播出。

在抗战桥遗址上采用轨道拍摄(陈亚林摄影).jpg

在抗战桥遗址上采用轨道拍摄。

在24道拐采访拍摄(陈亚林摄影).jpg

在24道拐采访拍摄。

(陈亚林 摄影报道)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贵州广播电视台第5频道摄制组走进晴隆

亮点黔西南 | 2015年07月07日 08:07:16 | 陈亚林

雨后的云雾让24道拐更加神密(陈亚林摄影).jpg

雨后的云雾让24道拐更加神密。

摄制组在北盘江抗战桥拍摄(陈亚林摄影).jpg

摄制组在北盘江抗战桥拍摄。

三台摄影机同步取景拍摄(陈亚林摄影).jpg

三台摄影机同步取景拍摄。

亮点黔西南讯 7月2日至3日,由贵州广播电视台第5频道组成的导演(央视)、制片、摄像记者一行,在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和晴隆县委统战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走进晴隆“24道拐”抗战公路进行采访拍摄。

摄制组一行首先来到观景台,放眼望去“24道拐”盘山公路似披上一层轻沙美不胜收,景区周边呈现出飘渺的云雾,若隐若现,十分奇妙。“从上往下看去,雨后的云雾让24道拐更加神密,更是难得一见的美景啊!”几位摄像师惊叹的说道。

晴隆“24道拐”盘山公路始修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次年完工,是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唯一陆路运输线的交通咽喉要道,有“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之称。这里古称“鸦关”,山形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

“24道拐”盘山公路,堪称险峻公路建设史上的杰出典范,是中美两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历史的真实写照,被誉为“中国抗战生命线”,又称“历史的弯道”。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址名录。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录制《横空出世——贵州抗战记忆》三集电视纪录片。此次摄制组将通过震撼世界的“24道拐”历史照片,对“24道拐”抗战公路和北盘江抗战老桥进行全方位拍摄。

透过抗战时期美军援华战地记者拍摄的那张晴隆“24道拐”盘山公路照片,可以让人们看到无数英勇的汽车兵,为了抗战,他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抢运抗战物资,付出艰辛和牺牲;可以看到千百万贵州各族人民,为了抗战,他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铺路架桥,同样付出鲜血和生命。另外,摄制组还通过面对面对当地抗战历史研究学者进行采访,了解“24道拐”盘山公路修筑背景和在抗战期间起到的作用。

“四山壁立色如赭,盘江横流绝壁下,惊涛赴壑奔万流,竣板悬空容一马……”。第二天一早,摄制组一行乘车来到有“滇黔锁钥”之称的北盘江“抗战桥”进行采访拍摄,该桥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多次重修、更建。

民国二十五年(1936)11月,黔滇公路通车,铁索桥改建为钢索吊桥。抗战时期,因钢索吊桥连续数天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坠入江中。后经过“复整修原”,拆下的钢索吊桥架设于原桥址上,于民国三十一(1942)4月完工(建为钢索链式吊桥)通车。事后,日军宣称,没有两年时间中国人休想架好新桥。而然,中国军民和援华美军工程兵只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就在原址上建起一座钢架桥,保障了大批战略物资的运输,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次摄制组将主要拍摄北盘江桥在抗战期间担负的作用和保护情况,日本飞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将桥炸毁,当时护桥、修桥的情况如何等等;电视纪录片将体现贵州人民在抗战期间,发扬坚韧不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据了解,摄制组一行是从安龙县完成“沙(子岭)八(渡)公路”采访拍摄后,专程到晴隆重点对“24道拐”和北盘江抗战桥进行相关历史采访拍摄。电视纪录片计划在9月初播出。

在抗战桥遗址上采用轨道拍摄(陈亚林摄影).jpg

在抗战桥遗址上采用轨道拍摄。

在24道拐采访拍摄(陈亚林摄影).jpg

在24道拐采访拍摄。

(陈亚林 摄影报道)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