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睛隆

群众致富脱贫的摆渡人 晴隆县莲城镇五里村“第一书记”吴家富

2016年03月06日 09:59:40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张星应 罗开峋

亮点黔西南讯  曾经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如今田间地头,家长里短,退休后的他主动请缨,报梓乡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老党员、老干部勤政、清廉、为民的公仆情怀。他是扶贫路上的践行者,他是群众致富的摆渡人,他是黔西南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晴隆县莲城镇五里村“第一书记”吴家富。

情系乡土恋故情
从15岁参军入伍离家,1982年转业回地方工作,吴家富离开家乡已45年了。当听说省里选派干部任村“第一书记”的政策后,他的头脑中忽然就闪现出“故乡”的影子。恰巧州委领导找他谈及退休的相关事宜,问其对组织还有什么要求?他坚定的说:“回乡去任第一书记”。
“由于多年在外,我对故乡十分眷恋,这次组织选派‘第一书记’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希望回乡为乡亲做点事。”为此,他第一时间把一封情真意切的申请递到了组织部门。
当来到老家莲城镇五里村,这里的山水草木、鸡狗鸣叫、时有炊烟袅袅,一切都那么的亲切。
“我是带着责任而来,我只能用实际行动报答乡亲们的信任,如果干得不好,那我就不配当这个‘第一书记’。”吴家富说。
走村串户画蓝图
五里村是二类贫困村,共有16个村民组,人口4008人,有400多名贫困群众,贫困面超过10%。让400余名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这是摆在吴家富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走访调研是开展好驻村工作的第一步,到村后,到村任职的第一天上午,他就独自走遍了5个村民小组,与贫困户交心谈心,与党员带富户座谈“取经”。走访结束,他回到党员活动室,立即组织村四名常务干部、组干部等召开村“两委”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村级发展规划问题,从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一丝的疲惫。
通过走访和与村干部开会讨论,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在他的心里渐渐铺开,五里村“三化一业”(农村城镇化、经济产业化、农业合作化和旅游业)的村级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如今,“三化一业”已经编入了五里村“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年来,吴家富共走访贫困户60余户、创业户28户,调解矛盾纠纷5起。
攻坚拔寨靠党员
驻村时间长了,吴家富逐渐认识到,脱贫攻坚不能光靠村“两委”班子,还要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了他的面前:全村76名党员,其中60岁以上老党员及“伤、残、病”党员比例达50%以上,剩下的党员也基本上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不断探索和论证,吴家富提出了“荣誉党员”管理办法,将60岁以上的党员和“伤、残、病”党员适度放宽管理,即列为“荣誉党员”进行管理,让他们享受党员权利,但放宽履行党员义务的要求;对60岁以下具无“伤、残、病”的党员一律进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在发挥作用方面:注重发挥农村党员,特别是无“伤、残、病”的党员在扶贫攻坚战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对口帮扶、结对帮扶贫困户,切实发挥共产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作用。
如今,五里村年轻党员身上荣誉感增强了,责任感增强了,干事创业的激情被激发了出来。“脱贫攻坚,除了要靠政策支持,党委政府帮助,靠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还要靠广大党员的示范带动。”吴家富说。
脱贫靠干不靠说
蓝图已经既然已经有了,党员群众也积极的动了起来,吴家富立说立干,来到县交通局、县扶贫办等部门协调发展规划、扶贫项目、帮扶资金等事宜,共争取到通村油路等项目建设经费180万元,田坝-藕塘-杨家沟的通村油路项目已落地实施;创办了占地约30亩的村办停车场,引进洽谈了总投资约500万元的石材加工厂和总投资约400万元的纯净水厂项目,争取到10余万元村级发展经费,改善了办公环境,并争取到大型停车场、大型生活超市等投资意向;规划论证了村级办公场所搬迁新建项目和藕塘坝子约140亩荒芜田地复耕项目,积极推动“歪山景区”旅游业发展,引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不仅如此,刚上任之初,五里村还是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村里就依靠每年1万元的村级运行经费艰难度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吴家富通过创办村级经济实体,协调注册开设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银行账户,消除了“空壳村”,通过努力,村集体资金创收3万余元,基本消除了“空壳村”。
谈到五里村下一步如何脱贫致富,吴家富说:“除了按照‘三化一业’的规划要求努力外,一方面要走扶贫开发的路子,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解决全村群众的安居、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要实施土地流转,大力引进和发展加工业、服务业等,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城乡结合部的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
听了吴家富的打算,村支书赵汝祥感慨地说:“这些年村里就是种点烤烟、种些苞谷,有些年青人到县城打些零工,没有什么好的产业,吴书记毕竟是见识广、站得高、看得远,他一来,给我们理清了路子,增强了信心,我们要抓住机遇好好干一场。”(张星应 罗开峋报道)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群众致富脱贫的摆渡人 晴隆县莲城镇五里村“第一书记”吴家富

亮点黔西南 | 2016年03月06日 09:59:40 | 张星应 罗开峋

亮点黔西南讯  曾经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如今田间地头,家长里短,退休后的他主动请缨,报梓乡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老党员、老干部勤政、清廉、为民的公仆情怀。他是扶贫路上的践行者,他是群众致富的摆渡人,他是黔西南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晴隆县莲城镇五里村“第一书记”吴家富。

情系乡土恋故情
从15岁参军入伍离家,1982年转业回地方工作,吴家富离开家乡已45年了。当听说省里选派干部任村“第一书记”的政策后,他的头脑中忽然就闪现出“故乡”的影子。恰巧州委领导找他谈及退休的相关事宜,问其对组织还有什么要求?他坚定的说:“回乡去任第一书记”。
“由于多年在外,我对故乡十分眷恋,这次组织选派‘第一书记’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希望回乡为乡亲做点事。”为此,他第一时间把一封情真意切的申请递到了组织部门。
当来到老家莲城镇五里村,这里的山水草木、鸡狗鸣叫、时有炊烟袅袅,一切都那么的亲切。
“我是带着责任而来,我只能用实际行动报答乡亲们的信任,如果干得不好,那我就不配当这个‘第一书记’。”吴家富说。
走村串户画蓝图
五里村是二类贫困村,共有16个村民组,人口4008人,有400多名贫困群众,贫困面超过10%。让400余名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这是摆在吴家富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走访调研是开展好驻村工作的第一步,到村后,到村任职的第一天上午,他就独自走遍了5个村民小组,与贫困户交心谈心,与党员带富户座谈“取经”。走访结束,他回到党员活动室,立即组织村四名常务干部、组干部等召开村“两委”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村级发展规划问题,从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一丝的疲惫。
通过走访和与村干部开会讨论,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在他的心里渐渐铺开,五里村“三化一业”(农村城镇化、经济产业化、农业合作化和旅游业)的村级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如今,“三化一业”已经编入了五里村“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年来,吴家富共走访贫困户60余户、创业户28户,调解矛盾纠纷5起。
攻坚拔寨靠党员
驻村时间长了,吴家富逐渐认识到,脱贫攻坚不能光靠村“两委”班子,还要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了他的面前:全村76名党员,其中60岁以上老党员及“伤、残、病”党员比例达50%以上,剩下的党员也基本上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不断探索和论证,吴家富提出了“荣誉党员”管理办法,将60岁以上的党员和“伤、残、病”党员适度放宽管理,即列为“荣誉党员”进行管理,让他们享受党员权利,但放宽履行党员义务的要求;对60岁以下具无“伤、残、病”的党员一律进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在发挥作用方面:注重发挥农村党员,特别是无“伤、残、病”的党员在扶贫攻坚战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对口帮扶、结对帮扶贫困户,切实发挥共产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作用。
如今,五里村年轻党员身上荣誉感增强了,责任感增强了,干事创业的激情被激发了出来。“脱贫攻坚,除了要靠政策支持,党委政府帮助,靠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还要靠广大党员的示范带动。”吴家富说。
脱贫靠干不靠说
蓝图已经既然已经有了,党员群众也积极的动了起来,吴家富立说立干,来到县交通局、县扶贫办等部门协调发展规划、扶贫项目、帮扶资金等事宜,共争取到通村油路等项目建设经费180万元,田坝-藕塘-杨家沟的通村油路项目已落地实施;创办了占地约30亩的村办停车场,引进洽谈了总投资约500万元的石材加工厂和总投资约400万元的纯净水厂项目,争取到10余万元村级发展经费,改善了办公环境,并争取到大型停车场、大型生活超市等投资意向;规划论证了村级办公场所搬迁新建项目和藕塘坝子约140亩荒芜田地复耕项目,积极推动“歪山景区”旅游业发展,引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不仅如此,刚上任之初,五里村还是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村里就依靠每年1万元的村级运行经费艰难度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吴家富通过创办村级经济实体,协调注册开设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银行账户,消除了“空壳村”,通过努力,村集体资金创收3万余元,基本消除了“空壳村”。
谈到五里村下一步如何脱贫致富,吴家富说:“除了按照‘三化一业’的规划要求努力外,一方面要走扶贫开发的路子,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解决全村群众的安居、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要实施土地流转,大力引进和发展加工业、服务业等,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城乡结合部的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
听了吴家富的打算,村支书赵汝祥感慨地说:“这些年村里就是种点烤烟、种些苞谷,有些年青人到县城打些零工,没有什么好的产业,吴书记毕竟是见识广、站得高、看得远,他一来,给我们理清了路子,增强了信心,我们要抓住机遇好好干一场。”(张星应 罗开峋报道)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