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干的死鱼。
红椿码头恢复平静。
随着天气好转,兴义万峰湖高坝水域发电量的增加,附近水域含氧量随之增加。从3月10日开始,在相关部门的引导、帮助下,于今年1月25日搬至红椿码头避寒的6000吨箱网箱鱼,陆续踏上“回家”之旅,目前已全部迁移结束。
水体缺氧,6000吨网箱鱼搬家
从今年1月20日开始,位于滇黔桂三省(区)接合部的安龙万峰湖高坝水域,由于因持续低温导致湖水缺氧,网箱鱼大面积死亡。1月26日,这一情况被及时送到黔西南州畜牧水产局渔业发展中心,该中心当即派出技术人员前往调查。
据渔业部门的检测数据表明,致使鱼类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和低温凝冻气候有直接关系。专家分析,2010年12月20日以来,万峰湖遭受凝冻和阴雨的袭击,湖面网箱养鱼所需的正常气候被破坏,湖内微生物活动量减少,造成水体严重缺氧,湖底和湖面的氧气释放不足,导致网箱鱼大量死亡。
事件发生后,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展开行动。为了尽量减少养殖户和渔民的损失,经过紧急调研,决定特事特办,从2011年1月25日开始,万峰湖高坝水域养殖区内的网箱,有组织地向上游兴义水域的清水河口和红椿码头转移(这一片水域污染少,含氧量较高)。经过7天的协同作战,约6000吨网箱全部安全转移。
红椿码头,商贩叫苦
3月19日早上,记者来到了万峰湖红椿码头,在该码头船舶公司门前,记者发现了好些已晒干的死鱼。
“这些鱼是网箱鱼搬来后,死的少部分。”船舶公司总经理蒋国尧告诉记者,1月25日,这些网箱鱼搬来后,也陆续出现部分死鱼。他说,近一个月时间来,他的游船几乎开不出去,好几次都是请海事部门开道。“红椿码头的旅游损失是很大的,但是考虑到他们(养殖户、渔民)的损失也很大,所以我们还是大力支持的。”
“贵州龙一号”游船停泊在红椿码头,船老大向先生告诉记者,网箱移上来这段时间,他们总共才出了几次船,而以前每天要出两三次。“看到他们的鱼死,我们也很心痛的。”向先生说,这些死鱼大部分被附近村民捞回家喂猪。
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如果这些网箱不搬到红椿码头,不晓得还要死多少鱼。“前段时间,我们天天到湖面上打捞,将死鱼背回家烤干后打细喂猪。”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凝冻期间,低温缺氧共造成万峰湖高坝水域70多万斤网箱鱼死亡,损失350万元。
含氧量增加,
6000吨网箱鱼安全“回家”
3月19日中午,住在万峰湖红椿码头湖畔的村民老陈,从屋里拎出两提土产的芭蕉,摆在门口公路边后仰起头,迎着湖面上刮过来的微风,皱了几下鼻头,深深地吸了两口气,而后转身咧开门牙掉光的嘴,对正在剔枸树皮的老伴说:“不臭了嘞!”老伴应了一句:“网箱都搬走了,肯定不臭了嘛!前段时间臭够喽!”
记者了解到,随着天气好转,高坝发电量增加,高坝附近水域含氧量随之增加。安龙县万峰湖镇党委相关负责人称,从3月10日开始,在有关部门的引导、帮助下,红椿码头水域的网箱鱼陆续踏上“回家”之旅。
“这些网箱鱼回来以后,我们成立了6个工作组,每天24小时监测,目前没有出现死鱼的情况。”安龙县万峰湖镇党委书记颜仕亮如是说,该镇党委、政府将尽最大努力,保障“回家”的6000吨网箱鱼“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