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坚持多渠道筹资,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建设扶持资金和项目奖补资金支持的同时,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投融资主体多元化、项目建设业主化、建设资金社会化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园区建设提速推进。截至6月底,已投入资金4.3亿元建设园区大道、厂区油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园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
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始终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在坚持总原则、大方向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在土地征用、规费征收、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台具体政策措施,解决投资者关注的、棘手的突出问题。严肃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实现“无关系”办事、“无停留”办公、“无利益”服务和招商项目“无障碍”入驻。
坚持内外并举,狠抓招商引资。采取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感情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狠抓招商引资,园区产业化稳步推进,一批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带动能力强的的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进驻园区。截至6月底,已有27个项目(企业)入驻园区,总投资180余亿元,可带动解决5000余人就业问题。
强化项目支撑,推进项目落地。坚持“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的工作方针,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跟踪督促机制,有针对性的做好重点项目的编制和衔接工作,形成了“开发一批、储备一批、报批一批、开工一批”的工作格局。今年上半年,新增入园企业10个,新开工项目10个,竣工投产项目8个,完成投资14.67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数的73.3%。
落实产业政策,实现良性循环。建立企业入园准入制度,对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能耗、高危、高污染项目拒之园外,对入园项目严格执行环评、安评和“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坚持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的理念,在园区新投资项目建设中,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着力打造生产节约、环境优良的生态园区。(姜翔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