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红色遗珠——坡王兵工厂
2016年10月18日 11:00:13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岑志福
在坡王兵工厂旧址上寻找制造兵器时留下的火炭。
红七军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37年,曾在大观镇纳丁村坡王组创建了自己的兵工厂,生产出大量武器弹药,为武装和壮大抗日力量,战胜日本侵略者,作出过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今天我们要去老家坡王实地看看,想约你一起去,有兴趣吗?”8月24日,望谟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军打来电话盛情邀请。
昔日的深山老林,还有兵工厂?那么,兵工厂现在是怎样的?旧址究竟在哪里?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与杨军,望谟县史志办副主任罗朝勇,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局文物办邱成发一行来到了大观镇纳丁村坡王组,探访这个兵工厂。
80多年过去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但坡王兵工厂不应该从人们的记忆和视野中消失。为了这一目的,我走进了大观镇纳丁村坡王组,找到了村委会主任杨昌道,在他的带领下,找到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进行探询。
村民杨昌群今年67岁,他与村里四位老年人一起带我们来到了当时兵工厂旧址,并用挖锄挖出当时生产兵器所用的火炭。站在兵工厂旧址的上方,老人们都打开了记忆的匣门,用手指点着,给我们讲述起8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往事。
根据寨里老年人和杨军,原望谟县复兴镇人大主席杨光祖(已退休)1998年10月5日采访村里老人(杨通辽,时年82岁;杨通友,时年76岁;杨通佑,时年76岁;杨光信,时年76岁。均已故。)的记录资料,让人们更加清晰地回忆起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抗日往事。
1937年农历“三月三”这天,风和日丽,坡王布依寨迎来了远方宾客牙永平、李跃清、李德荣(均系广西人)等人。他们来到罗开舜家(时为当地很有威望的进步人士),寨人皆大欢喜,亲戚们热情招待。因牙永平此前与罗结拜为老庚,大伙都以亲人般称兄道弟,比罗开舜小的人称牙为老庚哥,大的称老庚弟。热闹三天后,牙永平等告别了罗开舜,离开了坡王,不知去向,后来才知道是到卡法寨了。为了预防卡法兵工厂暴露而避敌围剿和发展地方革命武装力量,时隔半个月以后的一天,李跃清带10几个人又来到罗开舜家。他们自带行装、炊具及造枪工具老虎钳、鼓风箱、大小锤等。第二天即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坡王兵工厂正式悄悄成立了。李跃清受牙永平委托,宣读了罗开舜为兵工厂厂长、李跃清为技师的委任状(委任状已遗失)。此后,牙永平不时来到坡王兵工厂作指导,兵工厂办得红红火火,规模越来越大,其中有一年还扩大到纳丁寨设子厂。
兵工厂秘密设在坡王寨边的原始森林里(现还有遗址)。厂房为简易木柱房,造枪工人住在离厂房30米外的粮仓脚,师傅李跃清(当地人叫他李老板),还有李德荣(人称“李炮匠”),车工老王、老莫,其他10多个人回忆起来面很熟,但不记得他们的具体姓名了。他们大多是广西人,讲广西话,与当地人讲汉话,也懂一些布依话。
厂内安装有老虎钳8台,鼓风炉2座,造枪钢材由板陈兵工厂供应。罗开舜指派可靠的杨通辽、杨卜由章俩人赶马到板陈驮来,每趟往返有两天半到三天路程。钢材驮到坡王交给老王验收,每驮付给工钱三到五块大洋。李师傅负责绘制枪械图案,然后由李德荣交到板陈总厂,总厂按图案所需的零部件制成毛坯,再运回坡王。李跃清指导工人加工磨细、刨光、装配成枪支,日产一至二支,取名叫“内关二马机”,比“板陈造”还精短、别致。每造出一支枪都要进行试枪,经过10发子弹试打无误,该支枪才算合格。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几乎天天都有枪声响,枪口都朝对门坡——纳盘、里垌方向打。后来,对面寨子生怕误伤人畜,曾派人到坡王向罗开舜说情,从此试枪枪口朝天打了。
兵工厂在李跃清的带领下,工人们抓紧生产,精益求精,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后来因造枪任务重,实在忙不过来,李师傅便雇佣当地农民到厂内做工,他们既能领到相应的报酬,又能学到一技之长。其中有罗正权、罗公顶力等本地人,后来他们都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铁匠,还能制造火药枪用作防身或打猎。
兵工厂制造出来的枪支除自用外,还给坡王组每户农户发放1至3支枪。其余的以每支34块大洋出售,源源不断地为卡法连队提供物资支援;同时无偿武装了上下伏开、纳棒、坡王、纳丁等寨子的农民,保护地方民众安全。自从坡王兵工厂秘密诞生并造出枪支,使这一带民众长期有了一个安宁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兵工厂在坡王、纳丁存在的几年间,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杨通辽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深有感触地说:“兵工厂的人待人真好,与民同甘苦,共患难,从不侵犯群众利益,他们与反动派完全不一样啊!”他们白天做工,晚上到寨上同民众摆家常,都以商人身份接触群众,但从其言谈举止中看得出来,他们与普通百姓非同一般。李跃清等人在杨通辽家摆谈时,对前来聊天的寨上人说:“我们办兵工厂,造出枪杆子来,就是为了抗击国内外敌人,保家卫国,只有把反动派消灭掉,中国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才能当家作主人。”牙永平每次来到坡王、纳丁,住宿主要在罗开舜家,还经常出入坡王杨正科、纳丁罗廷国两家,成为两家的常客。原因一是为了维护稳定:牙永平在与群众接触中了解到,杨罗均为两寨寨老,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威望,牙永平凭借他们的威望来组织武装,以保一方平安稳定;二是为了发展教育:在当时,这一带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师资严重缺乏。经过牙永平的启发和疏导,杨罗俩人心领会神,鼎力支持,一致推举有一定学识的杨正学(杨正科之胞弟)任教。学校就设在坡王杨正科家,他将自家木瓦结构的厢房贡献出来做教学楼,学校取名为“坡王私塾小学”,现在还保存有一小半残楼。坡王小学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先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人才,其中有杨光智(原黔南州政府秘书长、望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光祖、杨植、杨军等60多人(其中坡王30多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尽心尽力工作。
兵工厂为当地群众办了一桩桩实事好事,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红色记忆。一是挖掘水井。以前坡王是远近闻名的缺水寨,仅有寨边一条小水沟的水井,不卫生且经常断水,只好到一里之外的大水沟里挑水吃。兵工厂急群众之所急,在原小水井的一侧重新选好位置,发动军民撬开石块,清理泥沙,截流成井,常年不断,从而缓解了坡王人的饮水困难。二是栽种常青树。在新水井下方有一棵大树,据说是牙永平从很远的地方带来栽种的,名叫“常青树”,至今仍青翠茂盛,令人心生敬慕。三是铺设街道。先前,坡王寨上有条纵横交叉的十字泥巴路,由于路面狭窄,雨天道路稀滑,很难行走。牙永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与罗开舜、杨正科磋商后,作出了军民共建石铺街的决定。消息一传开,寨人无不欢欣鼓舞,各家各户都来参加劳动,有平整路面的,有盘抬石头的,有铺路砌坎的,干得热火朝天,终于修出了全长近1000米、平均宽为2米的石铺街道。但由于街道年久失修,导致路面破损变形,以后寨人又多次对街道进行修复,如今已全部实现硬化了。为纪念兵工厂的为民情谊和丰功伟绩,坡王后生一直把街道、水井、常青树誉为“红军街”“红军井”“红军树”,并自发树碑立传,以示铭记恩情、世代传颂。村民杨昌华还作诗记载和歌颂红军的精神:
红军大爱未能忘,行善亲民世代彰。
筑井修街多便利,开堂办教好风光。
钢枪矗立人心静,绿树成荫寨貌扬。
部队恩情如日月,祥光隽永映坡王。
兵工厂处处为民谋福利,坡王人为了表达对兵工厂的感激之情,纷纷为兵工厂义务担水、砍柴、送小菜、缝补衣被等;在罗开舜的带领下,杨正学、杨通金、杨光仁等十多名青年男子组成一支护厂队,他们白天做农活,夜间轮流巡逻,以保百姓平安和防止坏人破坏兵工厂;杨正科、杨光仁无偿让出约二分地给兵工厂种菜;杨通全献出近10平方米的木板给兵工厂用作床板。
后来,牙永平把主要精力放在卡法连队建设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坡王兵工厂。在牙永平离开坡王、纳丁后,全由罗开舜负责带人维护管理兵工厂,短短几年间,制造出数以千计的枪支来,他们为支援卡法连队建设和维护地方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保护兵工厂方面,罗开舜操尽了心血,承担了风险。
之后,罗开舜因病去世,兵工厂因无人管理而撤散。
硝烟随风飘逝,斯人音容犹在,当年兵工厂子弟兵在坡王人心里播下的红色种子,早已落地生根,红军艰苦卓绝、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后记:
坡王布依寨系望谟县大观镇纳丁村坡王组,距红军卡法连队旧址约18公里,距县城20公里。
2016年6月12日,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全面启动。本次普查内容将在地文景观、水域景观、遗迹遗址、旅游商品等8个主类基础上,增加乡村旅游、康体养生、红色旅游、山地体育等4类普查内容。期间,普查队深入到望谟县大观镇纳丁村坡王组,对坡王兵工厂遗址进行全面普查。坡王兵工厂遗址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历史借鉴意义,它是红军卡法连队革命史料的丰富延伸和有力补充。
目前,望谟县史志办、县文化部门正在对坡王兵工厂相关历史资料进行挖掘整理,希望坡王兵工厂早日得以发掘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关信息
- 起于兴义, "兴永郴赣铁路"项目进入勘查阶段 经过安 2016-10-16 09:03:46
- 望谟交警为农电员工上交通安全课 2016-10-16 08:15:27
- 望谟交警为农电员工上交通安全课 2016-10-16 08:10:56
- 望谟:男子为筹毒资多次抢劫 检察机关依法批捕 2016-10-14 09:00:41
- 望谟:男子为筹毒资多次抢劫 检察机关依法批捕 2016-10-14 09:00:13
- 望谟县民政局积极组织开展“扶贫日” 募捐活动 2016-10-13 17:13:41
- 望谟边饶镇:扶贫搬迁助脱贫 欢天喜地选靓房 2016-10-13 16:28:56
- 望谟“导责罚”三结合严抓占道经营 2016-10-13 08:43:06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