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蔗香镇:园区示范带动让产业兴起来
望谟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核心区位于蔗香镇平亮村林楼组,距望谟县城20公里。该区域原为玉米种植区,水土流失严重,农民增收逐年减少。2015年以来,蔗香镇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改革发展模式,以“三个转变、四方共商、四方共赢”模式,全力推进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项目,建成望谟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形成示范,有效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全县养牛、养鸡产业发展。
着力推进“三个转变”找准问题有效破局
产业发展必须找准问题瓶颈,精准转变,实现产业发展集中化、规模化、循环化。一是由分散养殖向集中养殖转变。蔗香镇多年来实施的养殖项目,大部分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个别农户获得项目资金补助后就不再饲养,或粗放养殖管理不善失败,造成实施了不少产业项目,但没有实现养殖量的批量增长,年年依旧。针对这种现象,镇、村干部通过走访了解,召开群众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共商,决定不再“走老路”,采取“铸巢引凤”策略,建设基础设施,引进企业,动员贫困户以项目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到企业中,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 模式,进行集中养殖,从根本上破除分散养殖形成的弊端,让产业活起来。二是由小散弱向规模化转变。分散养殖,小、散、弱,技术服务跟进难,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农户损失较大,冲击农户的养殖信心,导致养殖成效难以显现。针对这种现象,通过集中养殖,形成规模化,便于政府管理部门在技术服务、运营管理、联通市场等方面进行跟踪服务,引导企业抵御市场风险, 推动企业发展、农户受益,让产业强起来。三是由单一养殖向循环养殖转变。分散养殖,农户大部分只养殖一种类别。而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正在形成种草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养鸡(或特种养殖)→蚯蚓粪便种植有机农产品,实现循环养殖,绿色发展让产业效益高起来。现在的园区,草茂盛、牛成群、蚯蚓发、鸡争食,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产业集中化、规模化、循环化已经初步形成。
着力推进四方共商 切准利益实施共建
实施共建必须切准利益共同点,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园区建设。一是政府统筹引导。如何建设好园区,让群众有收益、企业入驻舒心、发展可持续,一直是蔗香党政班子成员思考的问题。蔗香镇政府组织拟入驻企业、村委会、贫困户代表进行多次共商确定,由镇政府组织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村委会做好协调服务;拟入住企业制定需求计划,以满足入驻企业需求为目标进行建设;动员贫困户以项目资金或资源入股到企业中,让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在园区建设中都能准确找到自己利益点所在,形成合力统一推进建设。二是企业经营管理。引进民营企业望谟县牛犇谷跑山牛养殖公司进驻, 申请项目资金300万作为移民村、望南村、坝猫村贫困户150户量化到户的资金入股到公司中,养殖跑山牛600头;引进民营企业贵州金绿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驻,申请项目资金28.99万元作为坝猫村贫困户15户量化到户的资金入股到公司中,养鸡2万羽。入驻企业独立经营管理,保障贫困户年收益为入股资金的5%并逐年增加,企业融入市场生产经营获得利润。三是村委会协调服务。由村委会成立平台公司贵州万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服务于园区建设,负责建设期间的协调服务;建设完成后负责保障水电、土地协调服务,资产管理出租的等获得收益,核算后交村委会。四是贫困户参股。动员贫困户以量化到户的项目资金入股到企业中获得分红,发动群众种植皇竹草出售获益获得经营性收入;流转土地获得资产性收入,多方式多渠道帮助群众增收。
着力推动四方共赢 瞄准效益实现发展
长远发展必须找准共赢机制,四方参与共建瞄准效益实现共赢。一是政府赢民心。通过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引进优质种牛30头,实现存栏牛600头、生态鸡2万羽,年出栏肉牛1200头、生态鸡6万羽以上,为县内养殖场提供种苗和培训技术,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有效地带动贫困户脱贫,有效地建成产业示范,有效地培育运营企业,有效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了全面谋发展争脱贫的态势,让产业兴起来,赢得了民心,进一步增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企业赢效益。望谟县牛犇谷跑山牛养殖公司通过选优和品种改良,实现基础母牛产仔率提升,牛犊的生长较快,成年牛体重提高40%以上,每头基础母牛的产出年平均增加3000元以上,年经营性收入到达180万以上并通过延伸下游产业链,开办终端门店“牛犇谷全牛堂”,提升牛肉附加值,增加企业收入。贵州金绿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家庭农场+贫困户”即1+1+N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家禽养殖产业,实现经营性收入到达240万。三是村集体赢资产积累。镇政府完成基础实施建设后移交村委会管理,每年获得场地租金4万元的同时,出售村集体种植的皇竹草不低于8万元,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四是农户得实惠。按照核心区现有草地农户、设施和资金入股收益计算,总共带动了289户贫困户(其中:种草82户、场内务工25户、入股分红165户、合作养牛12户),平均每户收入达1.5万元以上。同时,通过试验示范和现场培训,为全县养牛、养鸡产业培养了技术骨干,增强技术干部的操作能力,带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培训300人次以上的动物疫病防治、冻精输配、饲养管理等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和农村经纪人。
(熊 虎)
责编:林晓静 卢生龙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