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名背后的民生诉求——从兴义城区的几条老街说起
街名背后的民生诉求
——从兴义城区的几条老街说起
兴义街心花园。箭头所指,从左至右依次为沙井街口、稻子巷口、铁匠街口、豆芽街口、杨柳街口。
有幸在沙井街中段,居住了二十年,生命的黄金时代,即从而立到半百的壮年,在此度过。兴义承认与否,我不清楚,但自以为,也应该算是半个兴义人了。
最初的那段日子,我并不知道,沙井街一名的由来。时间长了,才发现隔壁有个水井,出水量不小,水质也不错,还因为一到雨季,还会冲出沙子,因此名为冒沙井。鉴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下伏流纵横交错,猜测是其中的一条,在此出露的原因。
街因井而得名,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看似没有什么含义的街名,却表达了一种特别的诉求,那就是基本的民生诉求。上了年纪的邻居告诉我,过去的沙井街一带,都是水田,出水点很多,是兴义重要的水源点。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生命活动便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想到这里,我才发现,从街心花园向四周发射的六条老街,都是围绕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这一起码的民生诉求,来命名的,可谓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换句话说,从兴义六条老街的名字背后,我们看到了诞生于农耕文明时代的兴义,最初的轮廓和构架。
每个名称的诞生,都是有原因和含义的。诞生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富有地方文化特质、寄寓着人们某种情感诉求的街名,也不例外。
作为黔西南州州府驻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兴义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城市建设长足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都市氛围也日益浓厚。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一个最明显也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前,兴义还是一个普通的县城,而近几年来,兴义奇迹般地长大了,长得越来越像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了。
城市在长大,人口在增加,过去居住在老城区的人们,随着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正在向四周分散。
然而,尽管城市面积扩大了几倍,出现了兴义广场、坪东广场、下五屯莱蒙帝景、丰都飞洋华府等几个城市副中心,但是广大市民、尤其是从小生长在老城区的人们,还是无法忘记,以街心花园为中心的那些街巷的名字,还是喜欢回到那些虽然狭窄拥挤、却无限温馨的街巷去徜徉、去逗留。因为那些地方,已经铭刻在每个兴义人的灵魂里,是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可感又和蔼可亲的“乡愁”。
偶尔漫步在稻子巷里,我的眼前,就会浮现这样的画面:狭窄的街道,人来人往,中间是人行通道,两旁一字儿排开的摊位,口袋或箩筐里,装的大多是稻子。守护这些摊位的,都是来自附近的农民。他们都不富有,收获的稻子也不算多,但是没有购买盐巴、农具等必须品的钱,只有用稻子来交换。周边的桔山、丰都、下五屯,都是良田好土,盛产水稻。而当时的条件,除了水碾,可以将稻子变成大米的工具,唯有石碓。但种田的农民们,原本已经非常辛苦,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把稻子加工成大米,情愿少卖一点钱,于是呢,便直接把稻子,或背或驮,送到街上。
对于生活在城里的人们来说,这是每逢赶场的日子,必须光顾的地方。天事地事,吃是大事,毕竟民以食为天,只有填饱肚子,才可能去考虑其它事情。
不用怀疑,这是一条售卖粮食的街巷,以稻子为主。当然,也应该还有包谷、小麦、大麦、荞子、小米、苋米、芸豆、豌豆、米豆之类。不仅稻子的价格相对较高,有些人家恐怕不能光吃大米,还得掺进包谷或小麦、大麦或荞子,再说光吃大米,不吃别的,生活也不一定有滋味。
碗里有饭,还须有菜相佐。这菜当然最好是肉,但是顿顿吃肉,不仅腻烦,更多的人家,根本吃不起,那就吃蔬菜吧。豆芽街于是应运而生。
站在豆芽街上,我就会想,和稻子巷一样,当年的街道两旁,摆着若干卖豆芽的摊位,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芽……或坐或站、或男或女的摊主,面前放着一个巨大的箩筐,那是盛装和运送豆芽的工具,此时又权当柜台,一物多用;箩筐上放着簸箕或筛子,里面的豆芽,整齐地排列着,看上去十分壮观。在生活物资、尤其是菜肴相对匮乏的年代,豆芽这种成本低廉、味美可口又营养丰富的东西,大概是人们打发一日三餐的最佳选择。
当然,作为菜市,豆芽街上,绝对不可能只卖豆芽,肯定还有其它菜肴。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其它菜肴,想必也不过是当地出产的时鲜蔬菜,比如冬春时节的白菜萝卜,夏秋时节的瓜豆和辣椒茄子,以及鸡猪鱼鸭,即使有点外来物品,大多应为不受保存时间影响、价格昂贵、普通家庭鲜有问津的奢侈品。
然而豆芽呢,不仅从仲春到晚秋,大半年时间都可制作,在时鲜蔬菜轮流上阵、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背景下,豆芽似乎成了打不败的常胜将军,始终占据着那条街的重要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要给那条街命名,岂不是只有“豆芽街”最为贴切?或许就像其它街巷一样,原本就没有人给它命名过,而是出入那条街上的人们,有意无意之间,天天呼喊然后约定俗成。
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作为情感动物的人,有了吃的、能够吃饱,就确保了生命能够延续,就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和考虑其它需求的可能。
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呢?当然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比如那些售卖稻子的农民,要保证年年都有稻子,送到街上来卖,必须确保春种秋收等生产活动的继续,而生产活动需要农具,尤其是铁制农具。于是,铁匠出现了,铁匠街出现了。农民们将卖稻子等土特产品得到的钱,购买锄头、犁铧、镰刀、钉耙、斧子、菜刀等农具和厨具,回去继续他们的生产活动。
皮匠街、白纸街等名称的由来,无不如此。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饱喝足之后,不能成天睡大觉、无所事事啊!要让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要让大家赖以生活的环境有秩序,就要对社会成员,进行教化,使之知书识礼、文明做人;就要宣传和普及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使大家懂得廉耻、知道敬畏。这便有了从事政策法规宣传和文化教育的机构,这些机构,相对地集中在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的功能定位,被固定下来,便有了宣化街一名。资料显示,兴义近现代赫赫有名的教育机构——笔山书院,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四易其址,最后定格在宣化街东北侧,并更名为兴义高等小学堂,即后来的兴义师专所在地。
休闲娱乐,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在劳作之余,总得有个地方,去散散步、乘乘凉、健健身;在茶余饭后,总得和街坊邻居、亲朋故旧,坐在一起切蹉交流,拉拉家常、说说旧事、倾诉情感、放松身心。到哪里合适呢?自然是杨柳街。就像村寨里的古树下面,那里有小桥流水,有杨柳依依,有晴天的凉爽、夜晚的温馨。随着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便在两边修建了房子,开起了铺面,做起了以缝纫为主的生意,解决人们的穿戴问题。
兴义之有城,时间不长,迄今仅222年。然而,因为上天赋予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好,土地宽广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物产多样丰富,水源充沛,适宜人居,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即旧石器时代,“兴义人”就已经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经营和耕耘。在《徐霞客游记》里,作者感慨,在普安州十二营中,“钱赋之数则推黄草坝”为首,“其地田塍中辟,道路四达,人民颇集,可建一县”。
《兴义县志》载:“嘉庆二年(1797年),士民因感普安州判治城黄草坝距普安州路程遥远,考试及赋役不便,推举花流清、曾世耀等人,赴省呈请设县治理。三年三月初七日(1798年4月22日),清廷诏准云贵总督鄂辉所奏,置兴义县,改隶兴义府……城内有兴隆、白纸、十字、皮匠、田坝等5条街。城外(现场坝中心一带)开辟集市。光绪七年(1881年)九月,市场因火灾全毁,贵州巡抚署拨库银1万两,修筑新城……有杨柳、宣化、川祖、铁匠、兴源、豆芽等6条街……原居住在新老城之间一带的湖南籍与云南籍客商,在公路两侧盖起店铺、作坊、住房,形成湖南街、云南街……”
应该说,早期的兴义,应该是一个移民城市;或者说,是大量的外来人口,参与了兴义的城市建设,推动了兴义的发展。当然,时移世易,这些移民的后代,早已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堪称老兴义了。不然,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云南街、湖南街和川祖街等街名。只能说,当年,大量的云南人、湖南人、四川人,还有江西、广东等地的客商,看好黔滇桂结合部的黄草坝,不可限量的前途,不惜邀朋唤友、成群结队,背井离乡,远道而来,经商办企业,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清朝道光年间,兴义知县陈熙,在《江底官渡记》里写道:“亟思劝谕商民,设立公田,为官渡永远计。乃有江右抚州之民商于兴者,欣然起曰:公田一役,我抚州一郡之民,可独任也。并寓书其乡之商于兴者,亦皆翕然乐从,输将恐后”。
从这个记载看,早在清朝中期、甚至早期,仅江西抚州一境,就有不少商人,在兴义经商和从事其它产业,而且人数不少。
张锳领衔篡修的《兴义府志》,收录了清朝光绪年间的兴义知府、湖南岳阳人余云焕所写的《湖广会馆碑记》一文。其中写道:“癸未仲春,凡大湖南北在郡之官、商、幕,以及新旧占籍。于斯者,同时毕集,宴饮欢呼,致足乐也。余乃进诸君而语之日:楚为人才薮,湖广属楚地,洞庭衡岳钟其秀,沅芷湘兰挹其芬;自古忠义、理学,历时辈出;晚近以来,侯伯子男,不胜屈指。故吾乡人之散处于外,皆有乡祠。黔南僻处天末,兴郡界滇粵万山中,剧乱二十年。以人迹罕到之地,变为衣冠萃处之庭。酒绿灯红,念故旧,谈山水,益征乡谊之足重。诸君勉乎哉!”
从这篇碑记中不难看出,大量的湖南人,在兴义做官、经商、务工,盛况空前,还成立了会馆,经常组织乡友活动,而且经过他们的努力,还使兴义这个“人迹罕到之地,变为衣冠萃处之庭。”
良好的商业氛围和地理优势,为兴义后来迅速发展为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商业和交通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兴义县志·商业》这样介绍:“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开始陆续侵占我国东北及沿海国土后,外地商人开始来黄草坝设号,本地商人纷纷增资,扩大经营范围。后因国内沿长江一线已经沦陷,购销方向转往广西、云南及法属安南(今越南),运桐油和走私鸦片外销,购回棉纱及布匹、百货、滇盐、煤油转销。1937—1945年,县城大商号25家,以广东商人苏满朝的同康号最大……还有兴义本地商人朱远锵的鼎新祥、曹龙汉的汉兴祥……”如果没有之前的积累,尤其是长期形成的购买力,抗战期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兴义的商业,不至于如此繁荣。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街横空出世。随着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伴随着共和国铿锵前进的步伐,兴义正在越长越大,长成了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区域中心。但烙印在老兴义人记忆里的那些街巷,注定不会被遗忘。(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文/陶昌武 图/邢贵龙)
- 有你吗?兴义城区各路段违法违规车辆信息曝光 2020-06-30 12:06:06
- 有你吗?兴义城区各路段违法违规车辆信息曝光 2020-06-30 08:40:25
- 兴义城区红叶李成熟 市民肆意采摘要不得 2020-05-28 10:55:17
- 兴义城区红叶李成熟 市民肆意采摘要不得 2020-05-28 10:53:13
- 兴义市多部门联合治理街心花园“封建迷信” 2020-05-22 14:50:06
- 兴义市多部门联合治理街心花园“封建迷信” 2020-05-22 10:09:38
- 兴义市多部门联合治理街心花园“封建迷信” 2020-05-22 10:09:38
- 兴义街心花园:小伙求婚引众人围观欢叫 2020-05-22 07:34:09
- 520之夜,兴义街心花园很热闹 小伙求婚引众人围观 2020-05-21 15:37:42
- 520之夜,兴义街心花园很热闹 小伙求婚引众人围观 2020-05-21 15:37:42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