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今天聊聊黔西南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服饰(三十九)
彝族服饰
普安彝族服饰主要流传于北盘江流域的普安县、兴仁市、晴隆县、盘州市等地彝族聚居村寨,其中普安县是彝族服饰的核心留存地。
普安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州北部。县境内居住着布依、苗、彝、黎、回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民间文化多姿多彩。彝族人口在该县为万余人。
据《西南彝志》记载,现今居住在普安的彝族群体大致分两个阶段迁徙而来,一支为明代中期由云南宣威经普安州(盘州市)迁入。另一支为晚清从威宁、毕节、黔西一带迁入。彝族服饰也就是随着这些彝族先民的迁入而带入。
普安县境內彝族服饰,男子头饰一为青布缠头,笼发于其中而束之额,角状;一为头缠留有发尾的青色、蓝色布帕,不束发。衣着有短衣大袖,蓝裙,还有对襟短上衣或长衫,下穿大撒脚长裤,裤管皱有数褶,系青、蓝、白等色,着布鞋或草鞋,身披羊毛披毡。女子头为辫发,以青布缠首,多佩银质梅花贴额,耳坠银质大环、垂至颈;未婚女梳独辫盘于头顶,以白帕褶成瓦状勒盖。已婚女子则将发左右分辫盘发髻于顶,包长布帕,佩戴银质首饰。女性一般上穿长及膝盖的右衽直领衣,在直领处有三对布纽扣,心胸部分两对,腋下三对。下腰处两边分别开衩。颜色主要以蓝色、黑色和白色为主,素面,穿剪刀口船形绣花鞋或绣花草鞋。
普安彝族服饰有婴幼儿、少年、成年等随着各年龄段的不同,亦有各年龄段的穿着特点。小女孩以右祍姊妹装为主,男孩子穿对襟衣、直筒裤。
彝族服饰包含了彝族宗教支系、图腾崇拜、社会结构等内容,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历史积淀。彝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彝文古籍、工艺美术、民风民俗,都在彝族服饰中有所体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征。
彝族服饰是千百年来彝族人民经过不断探索、创新而逐步积累的智慧结晶,彝族服饰的传承,对延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彝族先民把对宇宙的认识上升为哲学,然后又将哲学转化在服饰上,是一个把哲学穿在身上的民族,从而让彝族服饰的创作理念突破了美学的界限,向更加深奥、抽象的哲学领域延伸。其原料传统上以羊毛和麻为主,辅以棉。从种麻至缝制成衣,程序为:种麻、制麻、纺线、绕线、织布、印染、剪裁、缝制成衣,自古传承至今。
2019年,“彝族服饰”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黔西南宣传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