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义龙

义龙大龙潭社区警务室:知群众冷暖,护一方平安

2019年12月16日 15:25:17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罗开琴

  黔西南州顶效镇大龙潭安置区,2016至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共4438户20763人。为了有序推进新市民安置区后续安置工作,大龙潭社区警务室紧紧围绕居民的安居乐业,以建设新市民平区为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全面为民服务的能力,致力于为群众排忧解难。

  便民利民受欢迎

  做好基层警务工作,维护社区治安,打造和谐家园,把群众的生活琐事和烦心事当作是自家事,这是大龙潭警务室民辅警一直在做的事。

  大龙潭警务室辅警王应学说:“由于刚搬来,很多小孩贪玩,又对环境不熟悉,家长常常找不到孩子。或者有群众半夜在超市门口醉倒找不到家等,这些问题我们都要立即帮忙解决。”为了方便群众联系他们,每一栋楼的电梯里都贴有警务室民警的照片和联系电话,只要群众有需要,他们就会尽力完成。

  为了让新市民能快速融入新的生活环境,除了提供安稳的住所条件外,确保新市民享有当地市民同等服务也是重中之重。

  龙秀才一家是从2018年6月份从望谟迁过来的,他自己也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就业办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他说:“户口迁过来以后,小孩离上学地方近,开个证明也方便,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都可以找警务室民警帮助解决。”

  社区警务室民警会定期走访住户,了解搬迁群众的相关情况,积极向新市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居民法制意识,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警务室民警每次走访时都会有一名精通布依话的同事随行,这样既能提升与居民的亲切感,同时又方便沟通和宣传。

  化解矛盾促和谐

  和睦的邻里关系是构建社区和谐环境的基础,警务室民警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6月4日,大龙潭社区A区13栋住户肖某找到社区民警,说昨晚自家门锁被人弄坏,当班民警便调取监控录像,原来是楼下住户杨某喝醉酒走错了门,便用力将门踹坏。通过民警调解,杨某承认其错误并积极承担换锁费用。

  7月18日凌晨一点,大龙潭警务室接到韦某报警,说自己和罗某产生了一些赔偿上的纠纷,原因是两人从老家蔗香镇蔗香村搬到大龙潭安置区的路上,韦某在罗某车上吸烟,不料将车上的线子、棉布单和织布机烧掉了一部分。警务室人员赶到现场,经过调解,韦某主动承担赔偿责任,对此协调结果,双方都表示满意。

  对于此类的民事纠纷,警务室人员在处理时,不仅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在调节过程中及时地让双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为促进和谐社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安全出行靠大家

  易地扶贫搬迁户身份的转变,生活习惯和思想行为上的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为了提高新市民安全防范意识,警务室民警定期开展关于治安、防盗、防网络电信诈骗、防交通安全事故等宣传活动。

  不仅如此,社区宣传展板及公布栏保证实时宣传、实时提醒。加强新市民小区交通、消防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以杜绝新市民小区内交通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居民出行和居住安全,社区正在完善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对新市民居住区的人、车、物、事进行数据汇集,警务室、物管、公安部门全方位进行实时监控,从物防、技防、人防三个方面形成一层又一层安全防护网。

  警务室人员7×24小时轮班制在岗服务,早、中、晚巡逻,及时对形迹可疑的人员进行询问排查。为群众安装两轮防盗芯片,给留守儿童发放平安手环,开通社区通往学校的公交车。通过现代全时警务为居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保驾护航,提升居民的安全感、满意感和舒适感。

  大龙潭警务室是社区民警与居民联系的桥梁,有效保障了居民的利益,确保新居民“搬得出,稳得住”,岗位上的每个民警都在为续写新市民安置区后半篇文章一丝不苟的做好每一件事。

  (罗开琴)

责编:卢生龙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义龙大龙潭社区警务室:知群众冷暖,护一方平安

亮点黔西南 | 2019年12月16日 15:25:17 | 罗开琴

  黔西南州顶效镇大龙潭安置区,2016至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共4438户20763人。为了有序推进新市民安置区后续安置工作,大龙潭社区警务室紧紧围绕居民的安居乐业,以建设新市民平区为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全面为民服务的能力,致力于为群众排忧解难。

  便民利民受欢迎

  做好基层警务工作,维护社区治安,打造和谐家园,把群众的生活琐事和烦心事当作是自家事,这是大龙潭警务室民辅警一直在做的事。

  大龙潭警务室辅警王应学说:“由于刚搬来,很多小孩贪玩,又对环境不熟悉,家长常常找不到孩子。或者有群众半夜在超市门口醉倒找不到家等,这些问题我们都要立即帮忙解决。”为了方便群众联系他们,每一栋楼的电梯里都贴有警务室民警的照片和联系电话,只要群众有需要,他们就会尽力完成。

  为了让新市民能快速融入新的生活环境,除了提供安稳的住所条件外,确保新市民享有当地市民同等服务也是重中之重。

  龙秀才一家是从2018年6月份从望谟迁过来的,他自己也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就业办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他说:“户口迁过来以后,小孩离上学地方近,开个证明也方便,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都可以找警务室民警帮助解决。”

  社区警务室民警会定期走访住户,了解搬迁群众的相关情况,积极向新市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居民法制意识,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警务室民警每次走访时都会有一名精通布依话的同事随行,这样既能提升与居民的亲切感,同时又方便沟通和宣传。

  化解矛盾促和谐

  和睦的邻里关系是构建社区和谐环境的基础,警务室民警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6月4日,大龙潭社区A区13栋住户肖某找到社区民警,说昨晚自家门锁被人弄坏,当班民警便调取监控录像,原来是楼下住户杨某喝醉酒走错了门,便用力将门踹坏。通过民警调解,杨某承认其错误并积极承担换锁费用。

  7月18日凌晨一点,大龙潭警务室接到韦某报警,说自己和罗某产生了一些赔偿上的纠纷,原因是两人从老家蔗香镇蔗香村搬到大龙潭安置区的路上,韦某在罗某车上吸烟,不料将车上的线子、棉布单和织布机烧掉了一部分。警务室人员赶到现场,经过调解,韦某主动承担赔偿责任,对此协调结果,双方都表示满意。

  对于此类的民事纠纷,警务室人员在处理时,不仅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在调节过程中及时地让双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为促进和谐社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安全出行靠大家

  易地扶贫搬迁户身份的转变,生活习惯和思想行为上的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为了提高新市民安全防范意识,警务室民警定期开展关于治安、防盗、防网络电信诈骗、防交通安全事故等宣传活动。

  不仅如此,社区宣传展板及公布栏保证实时宣传、实时提醒。加强新市民小区交通、消防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以杜绝新市民小区内交通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居民出行和居住安全,社区正在完善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对新市民居住区的人、车、物、事进行数据汇集,警务室、物管、公安部门全方位进行实时监控,从物防、技防、人防三个方面形成一层又一层安全防护网。

  警务室人员7×24小时轮班制在岗服务,早、中、晚巡逻,及时对形迹可疑的人员进行询问排查。为群众安装两轮防盗芯片,给留守儿童发放平安手环,开通社区通往学校的公交车。通过现代全时警务为居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保驾护航,提升居民的安全感、满意感和舒适感。

  大龙潭警务室是社区民警与居民联系的桥梁,有效保障了居民的利益,确保新居民“搬得出,稳得住”,岗位上的每个民警都在为续写新市民安置区后半篇文章一丝不苟的做好每一件事。

  (罗开琴)

责编:卢生龙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0-29
黔西南日报   2020-10-30
黔西南人才市场  2020-11-03
中共安龙县委组织部  2020-10-28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22
兴义市人民政府网  2020-11-23
义龙新区新闻中心  2020-11-05
中共晴隆县委组织部  2020-10-28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盘兴铁路项目部  2020-10-31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