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贞丰

“贞丰一品”:贵州首个政府扶贫示范品牌的“出山”之路

2017年06月02日 08:12:58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李远莉
 如何让“绿色农产品”走出大山,高效助力脱贫致富?贵州省贞丰县借助其传统生态美食,推出区域品牌“贞丰一品”,走出了一条优质农产品提质增效的扶贫路径。
 
据介绍,“贞丰一品”于2016年11月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揭牌,是贵州首个政府扶贫示范品牌。贞丰县委书记陈湘飚表示,“贞丰一品”在贵阳打开市场后,将立足贵州走向全国。
 
“贞丰一品”以打造县域农特产品品牌为核心,以当地有机特色农业为基础,重点打造贞丰糯食、牛干巴、花椒、黑猪、连环砂仁、古法红糖、茶叶、金谷黄鸡、小黄姜等知名电商品牌。
 
绿色糯食 助力贫困户“回家”
 
贞丰有着悠久的糯食文化,2016年10月,贞丰县获得中国饭店协会授予的“中国糯食之乡”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贞丰县委、县政府的扶持推动下,贞丰糯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胖四娘、余家粽子、熊大妈等多家老字号粽子生产作坊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远销省内外,糯食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贞丰农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之前我一直在外打工,虽然收入比在这儿每月多几百元钱,但是两个孩子还在读书,我回来就可以陪着他们学习成长。”贞丰县鲁容乡皎贯村的郭鸿书是当地的精准扶贫户。郭鸿书说,他几个月前才回到家乡,现在在贵州熊大妈食品有限公司上班,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
 
据了解,像郭鸿书这样在“熊大妈”打工脱贫的精准扶贫户有50多户,共计200多人。
 
区域品牌 持续带动脱贫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贞丰县围绕“贞丰一品”品牌,探索形成了以山地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在跑水、跑土、跑肥“三跑地”石漠化严重的北盘江镇顶坛片区,兼顾生态治理,大力发展花椒产业。
 
以砂仁、板栗、生姜等经济作物的套种,突破产业单一限制,实现了“山顶绿帽子、山腰钱袋子、山脚产金子”。
 
同时,以“糯食小镇”为基础,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脱贫指标,按照“园区带动、科技支撑、培育主体、打造品牌”的思路,形成了“合作社+电子商务+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贞丰一品”区域品牌的建设,激活了贞丰县创新创业内生动力,贞丰县工商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县有300余家微企,现在已猛增至900余家。
 
贞丰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正渊介绍,2017年,贞丰县计划发展糯米种植基地2万亩,带动3万头生猪养殖和1500亩板栗、1000亩粽粑叶种植,建成糯食文化产业园和贞丰糯食文化一条街,发展餐饮门店200家,预计将带动2万人就业,实现4000人脱贫。
 
“触电”销售 线上交易额超2500万元
 
紧随“互联网+”战略方向,贞丰县还先后建设了电商产业园,结合实体店布局推出“贞丰一品”区域农业品牌。2016年8月,贞丰县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现在贞丰县的粽子特别好卖,尽管各个厂家每天加班加点生产,但仍然供不应求。”贞丰县大数据电商馆运营总经理闵芳德介绍,在线上,他们已推动“贞丰一品”入驻了京东、淘宝、苏宁、贵州电视台购物频道等电商平台。在线下,自2016年11月首家线下店铺在观山湖区开业以来,“贞丰一品”已陆续在贵阳开了15家实体门店。
 
截至目前,2017年贞丰电商馆和贞丰县域内各电商企业完成线上交易额2500余万元,下一步将走往北上广,计划三年内拓展到百城千店。
 
贞丰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正渊介绍,“贞”,是“贞丰”的“贞”,也代表着“真正”的“真”,“一品”则代表着“独特”和“唯一”。未来,贞丰县将依托“贞丰一品”,继续把贞丰优质的农特产品推出大山,走向世界。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贞丰一品”:贵州首个政府扶贫示范品牌的“出山”之路

多彩贵州网 | 2017年06月02日 08:12:58 | 李远莉
 如何让“绿色农产品”走出大山,高效助力脱贫致富?贵州省贞丰县借助其传统生态美食,推出区域品牌“贞丰一品”,走出了一条优质农产品提质增效的扶贫路径。
 
据介绍,“贞丰一品”于2016年11月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揭牌,是贵州首个政府扶贫示范品牌。贞丰县委书记陈湘飚表示,“贞丰一品”在贵阳打开市场后,将立足贵州走向全国。
 
“贞丰一品”以打造县域农特产品品牌为核心,以当地有机特色农业为基础,重点打造贞丰糯食、牛干巴、花椒、黑猪、连环砂仁、古法红糖、茶叶、金谷黄鸡、小黄姜等知名电商品牌。
 
绿色糯食 助力贫困户“回家”
 
贞丰有着悠久的糯食文化,2016年10月,贞丰县获得中国饭店协会授予的“中国糯食之乡”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贞丰县委、县政府的扶持推动下,贞丰糯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胖四娘、余家粽子、熊大妈等多家老字号粽子生产作坊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远销省内外,糯食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贞丰农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之前我一直在外打工,虽然收入比在这儿每月多几百元钱,但是两个孩子还在读书,我回来就可以陪着他们学习成长。”贞丰县鲁容乡皎贯村的郭鸿书是当地的精准扶贫户。郭鸿书说,他几个月前才回到家乡,现在在贵州熊大妈食品有限公司上班,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
 
据了解,像郭鸿书这样在“熊大妈”打工脱贫的精准扶贫户有50多户,共计200多人。
 
区域品牌 持续带动脱贫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贞丰县围绕“贞丰一品”品牌,探索形成了以山地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在跑水、跑土、跑肥“三跑地”石漠化严重的北盘江镇顶坛片区,兼顾生态治理,大力发展花椒产业。
 
以砂仁、板栗、生姜等经济作物的套种,突破产业单一限制,实现了“山顶绿帽子、山腰钱袋子、山脚产金子”。
 
同时,以“糯食小镇”为基础,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脱贫指标,按照“园区带动、科技支撑、培育主体、打造品牌”的思路,形成了“合作社+电子商务+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贞丰一品”区域品牌的建设,激活了贞丰县创新创业内生动力,贞丰县工商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县有300余家微企,现在已猛增至900余家。
 
贞丰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正渊介绍,2017年,贞丰县计划发展糯米种植基地2万亩,带动3万头生猪养殖和1500亩板栗、1000亩粽粑叶种植,建成糯食文化产业园和贞丰糯食文化一条街,发展餐饮门店200家,预计将带动2万人就业,实现4000人脱贫。
 
“触电”销售 线上交易额超2500万元
 
紧随“互联网+”战略方向,贞丰县还先后建设了电商产业园,结合实体店布局推出“贞丰一品”区域农业品牌。2016年8月,贞丰县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现在贞丰县的粽子特别好卖,尽管各个厂家每天加班加点生产,但仍然供不应求。”贞丰县大数据电商馆运营总经理闵芳德介绍,在线上,他们已推动“贞丰一品”入驻了京东、淘宝、苏宁、贵州电视台购物频道等电商平台。在线下,自2016年11月首家线下店铺在观山湖区开业以来,“贞丰一品”已陆续在贵阳开了15家实体门店。
 
截至目前,2017年贞丰电商馆和贞丰县域内各电商企业完成线上交易额2500余万元,下一步将走往北上广,计划三年内拓展到百城千店。
 
贞丰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正渊介绍,“贞”,是“贞丰”的“贞”,也代表着“真正”的“真”,“一品”则代表着“独特”和“唯一”。未来,贞丰县将依托“贞丰一品”,继续把贞丰优质的农特产品推出大山,走向世界。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