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双语书记”——贵州大学研支团专访脱贫攻坚先进人物黄胜江
亲切交谈。
“眼望北盘江,有水喝不着……石缝种苞谷,只够三月活……”是流传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北盘江流域村落的童谣。原本坐落于此的里秀村也不例外,气候炎热,交通不便,是童谣中“水喝不着”,只能靠苞谷过活的贫困村落。2016年9月,黄胜江受组织派遣,来到里秀村成为了一名驻村干部,成为里秀村第一书记,开始了他与里秀村的不解之缘。
2020年8月12日下午,贵州大学第22届研支团贞丰分队抵达里秀村。水泥道路干净,两旁芭蕉树成林,这是队员们见到的里秀村的崭新模样。到达村委会,门前两根柱子上的“掉血掉汗不掉队,脱皮脱发要脱贫”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见到黄胜江书记的时候,和其他正在忙碌的扶贫人员一样,他正埋头在电脑桌前工作,穿着印着“鲁容脱贫攻坚”的白色短袖。见到队员们到来,他热情地和队员们打招呼,让队员们感到很踏实亲切。
分队成员汤思丽(右)正在记录对黄胜江书记(左)的专访过程。
随后,黄胜江书记和队员们在会议室进行了交流。与队员们简单地认识后,书记对队员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地欢迎,并给队员们简要的介绍了里秀村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民生民情等等,让队员们对里秀村有了初步了解。
交流后,队员们在办公室对黄胜江书记开始了专访。专访的主要内容是有关黄胜江书记早年的经历,在扶贫这条路上的故事以及在他这其中的心路历程。在一个接一个的故事中,成员们了解到,里秀村的村民85%以上是布依族,民族文化氛围浓厚,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不会汉话,或者是汉话较差,所以在黄胜江书记到来前,村干部和村民的沟通不畅,时常出现工作安排不及时,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黄胜江书记到来后,他用布依语和汉语双语架起和村民的沟通桥梁,带领村民们改种适合热带气候的百香果,开展副业蜂蜜产业等等,里秀村走向了致富之路。他还在村委会专门设置了布依语和汉语的“双语调解室”,村民们也因此亲切地称呼他为“双语书记”。通过一小时的专访,队员们对黄胜江书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这位小有名气的书记发自内心地钦佩。
合影。
下午五点,队员们结束了专访,和黄胜江书记在村委会门口进行了合影留念,黄胜江书记将记载有贵州脱贫攻坚先进人物群像的《第一书记》一书赠予贞丰分队,以资鼓励。
这一次专访让每一位队员都感触良多,对脱贫攻坚的认识也更加深入。脱贫攻坚这条道路上有无数个里秀村,也有无数个黄胜江书记,中国梦正是由一位位这样的书记,一个个里秀村,一起建设实现的。记载和宣传这些故事,正是让榜样的力量扩大,让先进人物的故事鼓舞我们继续前进。
(李悦 麻瑞杰)
责编:蔡荣涛 卢生龙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